查看原文
其他

三年了,啥正事儿没干,天天就想杀人放火

金醉 魔宙 2020-02-20

大家好,我是金醉。


昨天晚上跟徐浪聊天,说我最近累坏了,有点写不动,还有人说我看起来像个没有感情的机器。


算了一下,从3个月前到这周,我已经连更11周,也就是说,3个月没有拖更。


这么搞下去,确实会变成机器。


徐浪说,我给你讲个笑话,你笑笑。


我说讲吧。


他说,有一天北极熊给企鹅发微信,说每回找你看电影,你都不去,为什么啊?企鹅说,我TM太南了。


我踹了他一脚,没笑出来。


然后我俩聊了聊,这三年是咋过来的。这么一聊,我感觉确实是有点南。


2016年9月份,我开始在魔宙更新「北洋夜行记」,发的第一篇是「书商之死 :一宗北京潘家园的命案,引出被匿掉的百年秘史」。


然后开始讲金木民国时期的探案故事。一写写3年。


最早的时候,我自己慢慢整理慢慢写,后来逐渐有助理加入,一起整理笔记,研究资料。


随手拍一张案头工作的日常。


100年前的北京,细节上跟现在差别很大,我们找来了那时的北京地图,对照着笔记,一点点在地图上做标注。


助理们要求打码,说要保持神秘感。


每篇故事的“案发地图”就是这么来的。


几乎每篇「北洋夜行记」的开头,都有这么一张案发地图。


后来金木的故事从北京到了上海,从1910年代到1930年代,跨了二十多年,墙上的地图也得跟着换,改上海地图。


仔细看地图中间贴红色标签的地方,是金木笔记里记录的、他事务所的所在地。


在查资料时,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人和事儿,但历史课上一般不讲。


我和助理们合计了一下,决定把这些人和事儿分享给大家,于是有了「北洋奇谭」这个栏目。


喜欢「北洋」系列的,不少人对历史图片着迷。这些照片本身,就能很好的呈现一个时代的模样。


我们收集大量的历史照片,做了「北洋照相馆」这个栏目。


这是一个奇妙的循环:看得越多,就会发现越多,就忍不住想搞搞新的栏目。为了搞这些栏目,就得看更多。


于是,就不断有新的小伙伴加入,一起「坐」这件读和写的事情。


之所以是「坐」,是因为要有好故事,就必须持久地「坐」着。


比如,8月17日,主笔「土豆子」发了一篇北洋奇谭:美国有个失业青年专写华人破案故事,拍了47部电影,一上映鲁迅就去看


文章1万来字,他大概「坐」了一个半月,挖掘整理了这些资料:



不是他手慢,是不敢快,不努力穷尽,就对「陈查理」和他所处的历史背景、细节了解不够。


这种事十分考验记忆力,记忆力不够的时候,就打标签用卡片做外挂大脑,这是项基本技能。


比如这篇民国舞女游行事件:就因为不想让女孩跳舞,他们上街抓走700多人,最小的只有11岁


资料丰富,细节太多,标签就会是这样的:



除了「坐」着,就是跟书打交道——这是可以躺着的。


2016年,资料不过二十来本书,随便堆在桌上,随手就能翻出来看。


后来故事越来越多,书架一层层加高,一列列加宽,就嫌屋子太矮,不能多加几层。


拍照的时候,刚加盖了两格书架(最上边空着的两格),现在也已经满了。


到现在,这个规模的书架,一共有5个,这是其中一面。


因为收集翻阅了太多资料,大家都觉得肚里全是资料,比研究生还苦。


于是我们打了块牌匾,成立了一个“历史资料研究院”,这样每个人就都是院士。



前两天,加盖的两排书架又满了。盘点了一下,有些书籍资料不常用了,不如卖了钱,用来买新书。


结果整理的时候,哪本都舍不得,有人建议说:折个价我们自己买回去,收入充公买书。


最后,一本也没卖,买了新个书架。



读读写写的人,往往有很强烈的分享欲。我们平时也会一起看看电影,聊天吃饭,不定期举行一个严肃活泼的活动:阅读分享会。


有一次分享会上,有伙伴提议,既然读到了一些忍不住要分享故事,为什么不分享给更多人呢?


于是,就有了「多读两页」——又一个新栏目。


「多读两页」发的第一篇文章,是我新买的一本书,深夜挑读,夜不能寐,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天亮之后托人联系了出版社,拿了授权,马上分享给你们。


后来,我又分享几篇小说,有的留言数比北洋夜行记还多,比如那篇《岳千年的江湖》


我喜欢不如你喜欢。这么干是值得的。


到今天,北洋系列已经发布过79篇「北洋夜行记」故事,23篇「北洋奇谭」,10篇「北洋照相馆」,和其他5个栏目、22篇内容。


这相当于每年发超过45篇内容,这么一看,几乎平均每周都有故事——我是不是没怎么拖更?



写作这件事,初衷往往很简单:我爱写,你爱看。


但它和所有事情一样,贵在坚持。写一天两天很简单,写一个月两个月也不是难事,但连续三年五年笔耕不辍,也许就不那么容易了。


尤其是一个故事刚结束,发出去了,还没喘口气儿,就要开始准备下次更新。经常做梦都是杀人放火的场景,惊醒后第一件事儿是找东西记下来,就怕过会儿忘了。


更新「北洋」的三年里,也不是没动摇过。


以前更新,会有好多人点赞。后来微信不知道咋想的,改成了个「在看」的按钮。


我是在看呢?怎么还要说一下?有点奇怪,很多人不愿意点了,或者就给忘了。


有人这么说:



他说的有点过分,毕竟我不希望每周被那么多人嫖。不过也有道理,因为你要没点「在看」,我确实不好知道多少人把故事看完了。


看完故事的人,留言都会写的比较长:





这些话让我们很兴奋,熬夜能熬更久一点,有时候还会觉得,泡面也挺好吃。


哪个助手累疲了,就看看故事的留言。看完大家就会说,虽然很累,但我们觉得值。


我们不但希望你爱看,还希望你能分享给你的朋友们看,更希望你的朋友们也爱看。


今晚本来有人跟我说,可以哭诉哭诉,有多累,你们也不点「在看」,也不打赏,我写不动了。


男人哭吧不是罪,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但这方式有点难学,因为太累的时候,是哭不动的。


不如就这么跟你们聊聊天也挺好,聊下来放松多了。


如果还能顺便找到合适的伙伴,那就更好了,以后大家一起累。累的人多了,在一起就不觉得累了。





说到找人,就多说几句,我想找这样的人:


创作主笔


如果你比较喜欢历史,熟悉某个历史时期,比如清代、民国,或唐宋等。


并且写过故事,尤其是悬疑、历史、或犯罪题材的小说、剧本。


注意,这不是二选一,得同时符合上面两个条件。


策划编辑


前面提到,除了故事,魔宙的历史栏目有几种,比如文字类的,图片类的。


这些栏目的共同点是:用有创意、有意思的形式讲历史。


比如这篇「中关村秘史: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 」


做这样的栏目,你需要这样的条件:


首先,喜欢历史,有一定的阅读量,善于总结分析,并能有效沟通;


或者,熟悉新媒体的表现方式,做过新媒体编辑或文案工作更好;



看完上面的要求,先别着急肯定或否定自己。


务必考虑一个问题:你是不是能「坐」得住。这是一份案头工作,要么在读,要么在写。


你需要阅读和分析大量资料,也会遇到不知道多少次的修改、重写。


考虑完了,觉得确实符合,确实想干,就发送【简历+作品】到邮箱:hr@damozhou.cc


如果想做,又没有工作经验,没写过,可以参考魔宙的故事或文章,试着写一篇,和简历一起发过来。


好了,就这些。



点击赞赏按钮,让我们多添几个书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