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学之母——巴黎大学
点击标题下「世界知识画报」可快速关注
拿着三明治的大学生们零零散散地坐在喷泉旁边,服务生在咖啡馆露台上不慌不忙地为集中精神学习讲义和阅读厚厚教科书的年轻人送上咖啡。与此同时,游客的嘈杂声此起彼伏,而身着西装的教授们在慢条斯理地讨论着什么。实证主义的创立者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站在石头底座上严肃地看着这一切。这就是法国最著名的大学——索邦大学广场中午的景象。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了数个世纪。
从附属于教会到全面自治
索邦大学的前身是一所神学院,创立于9世纪,1150年成为巴黎圣母院的附属学校,1180年法王路易七世正式授予其“大学”称号。当时,在塞纳河上的西岱岛(l'Ile de la Cité),来自法兰西、皮卡第、诺曼底与英格兰四个国家的年轻人学习神学、法律、医学及艺术。欧洲的一些教皇、皇族、科学家和知识分子曾经在这里接受教育。
作为教会的神学院和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教学及学术中心,学校一开始就处在教会和世俗势力的双重夹击下,争取自治的道路艰苦而漫长。1229年,巴黎主教借学生与市民的冲突对学生提起诉讼,警察抓捕学生,激烈冲突中很多学生死伤,师生愤然罢课并撤出巴黎。
长达两年的罢课使得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九世(Pope Gregory IX)不得不出面调解,1231年,法学家出身的教皇确认了大学的法权自治和结社权、罢课权、授予学位的专一权等特权。在与教士进行了无数次争执和斗殴并付出了流血的代价后,大学取得国王特许证书,摆脱了主教们的监督、控制和干涉,终于作为一个独立的团体正式成立。
1253年,神学家罗贝尔·德·索邦(Robertde Sorbon)在原大学基础上建立索邦神学院。自此,索邦神学院成为中世纪欧洲所有大学的典范,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被双誉为“欧洲大学之母”,其机构建制、教学方式乃至学术标准影响了之后欧洲各主要大学的建立模式。
历经几个世纪数次政治和宗教变革,直至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摄政后(1806年)实行教育改革——对所有大学实施中央集权式的管辖,这所已在17世纪更名为巴黎大学(Université deParis)的学校已名存实亡,直到19世纪末才重新恢复自治权。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之际,巴黎大学第一期重建工程竣工,并举行了长达9天的庆祝活动。二战后,巴黎大学随着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经济振兴迅速发展成为法国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并以“索邦”闻名天下。
1968年“五月风暴”学生运动后,法国政府不得不进行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再次明确重申了大学自治的原则。为改善教育品质,巴黎大学被拆分成13所拥有自治权的大学,并于1971年1月1日同时宣告成立。沿用“索邦”称谓的为巴黎第一大学(Université Paris I- Panthéon Sorbonne,先贤祠索邦大学)、巴黎第三大学(Université Paris III- Sorbonne Nouvelle,新索邦大学)和巴黎第四大学(Université Paris-Sorbonne,巴黎索邦大学)。
索邦的声誉享誉全球,为法国也为其他国家培养了无数精英,从总统、总理,到部长、法官等,不胜枚举;它造就了大批世界顶尖的专家学者,包括居里夫人在内的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今天的法国,索邦大学通常指巴黎一大,在特别强调文学类学科时,亦可指巴黎四大。
巴黎第四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所建筑外墙上的精美雕刻
传承名校基因
巴黎第一大学坐落于市中心最有文化气息的先贤祠旁。建于圣吉纳维夫高地(MontagneSainte-Geneviève)的先贤祠,曾经是路易十五为还愿而建的教堂(1791年落成),后改为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共有72位对法兰西做出非凡贡献的伟人安眠其中,包括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居里夫妇、大仲马⋯⋯受到万众景仰。巴黎一大继承了索邦大学(除医学院外)绝大部分学院,即法律与政治、经济与管理以及人文艺术学院,等等,是索邦大学最主要的继承者,其法律、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学科均列法国第一,在欧洲乃至世界相关学术界有着重要影响,创造了无数垂范后世的学术经典。巴黎一大传承了法国精英教育的传统,为法国乃至世界的学术、行政、司法、企业等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今天,巴黎第一大学已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中心,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领先的科研水平跻身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之列。
先贤祠,索邦大学(巴黎一大)的主建筑,法律和经济学院所在地。
巴黎一大现有14个教学单位和5个学院,学生4万多人。其哲学系全法国最大;而相对精小的政治系,与巴黎政治学院不分伯仲;经济管理专业,尤其是管理科学、金融、国际贸易等,被认为是法国最好的经济管理专业之一。学校与全球上百家大学有合作关系和交换学生计划,其中包括英国牛津大学、瑞士洛桑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我国的复旦、同济、华东师范、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及香港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也与巴黎一大有学术合作和交流项目。
巴黎第四大学因部分校区占用索邦校区而得名巴黎索邦大学。它继承了索邦大学文学院和部分社会科学学院,以文学语言及人文学科见长,在法国文学教育领域与巴黎三大一样享有较高声誉。
巴黎四大几乎涉及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所有学科:从古希腊古埃及学、艺术和考古,到语言学、哲学、古典和现代文学、文学评论、历史和地理及城市规划和发展、信息和传媒、商业,甚至独有的音乐和音乐理论。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基础和专业知识的交融,在传统教学方法上加进最新观念和技术,以达到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最佳教学成果,同时在科研领域又享有极高的声誉。这就是为什么巴黎索邦能吸引全世界的莘莘学子。
巴黎四大的法语培训中心,是巴黎地区乃至全法国教学质量最高的语言中心之一。每周20小时以上的小班授课(不超过20人),使学生有充分运用法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法语水平,达到法国公立大学专业课程的入学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巴黎四大还有权颁发“大学校”文凭。
大学和大学校
除了大学,法国还有所谓“大学校”(Les Grandes Ecoles,或译为高等技术大学)。不同于大学从本科(Licence)到研究生(Master)两阶段共5年的逐年淘汰制,排名约前10%的学生高中毕业后,选择进入预科学校进行2到3年的准备,之后参加大学校入学考试。未通过的学生可以转入大学的二三年级继续学习。大学毕业生取得学士学位后,也可通过平行录取进入大学校攻读专业学位。
对法国人来说,大学校首先意味着极其严格的入学考试(Concours),有的学校,比如有总统和部长“摇篮”之称的ENA(Ecole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国家行政学院),竞争激烈达到25∶1。相对于大学而言,其职业化更强,更重视实践,以培养各类型技术人才或商业专才出名。部分大学校是收费的,学生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上学。银行也愿意为他们提供贷款,因为大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非常高,好的大学校能达到百分之百。
黎塞留阶梯教室。阶梯教室是巴黎大学的特色之一,皮埃尔·塞西尔·德·夏瓦纳 (Pierre Cecile Puvis de Chavannes) 和亨利·马丁(Henri Martin) 的巨幅名画装饰着各大阶梯教室、礼堂和长廊。
大学和大学校有两大区别:首先,大学是免费的;其次,上大学不需要通过任何入学考试,仅以中学成绩作参考。巴黎第四大学教师拉娜·塞巴斯蒂安博士说:“由于没有入学考试,学生们的水平参差不齐。班里有很强的学生,也有的连最简单的作业都完成不了,导致全班教学工作开展起来很有难度。不过,经过第一阶段本科三年的淘汰后,研究生班的学生基本都比较强。”为避免走弯路,学生们需预先研究清楚各院系的优劣势,巴黎第一、第二大学的一些院系(如历史系)在大学校里就享有盛名。巴黎一大毕业生阿黛尔说:“法国大学体系受大学校影响很深,大学校比大学更具权威,但也更封闭。的确,不是所有人都能支付得起昂贵的学费,并花几年时间自费参加入学考试培训班。”
开放自由的校园文化
在法国以外的地区,提起法国高校,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索邦大学。它从创建以来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向所有人开放。中世纪,除学生外,一些“客人”也可以支付费用来学校听课。由于索邦大学图书馆馆藏丰富(近300万册),人们将其与梵蒂冈教皇的图书馆相提并论,其读者来自四面八方。
今天,这个传统延续下来。每天上午10点,圣吉纳维夫高地的图书馆前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直到午饭前才会散去。这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一直被外国学生津津乐道,他们不习惯站上好几个小时只为了借几本书。“刚来的时候,进阅览室排的长队让我很惊讶。甚至假日学生们也会来图书馆,一站好几个小时,为撰写报告和复习备考。”巴黎第二大学博士生安吉拉说。
圣吉纳维夫图书馆(建于1834至1850年)被列为世界最美图书馆之一,它最著名的一个风景就是大阅览室里漂亮的绿色台灯。学生中间流传着一个说法:如果有人闪烁灯光,表示他愿意与某人结识。看书累了,学生们经常到外面去抽支烟,喝杯从自动售货机里买的咖啡。顺便说一下,在巴黎大学散烟给别人被认为是愚蠢的行为,这里一盒烟售价6欧元以上,不是每个人都能承担得起这种经常性的开销。为了让学生们在闭馆后离开图书馆,管理员不得不关掉所有的灯,因为不是所有人对闭馆通知有所反应。
圣吉纳维夫图书馆的阅览室
学生们如此爱泡图书馆,与大量的课后作业有关。这也是法国教育的基石之一。大学给了学生很多自由,这既是它的优点,但也很容易变成缺点。巴黎第四大学毕业生朱莉说:“我以前有机会选择各种关于历史的课程,我还选修了社会学、艺术史等额外课程。除了必修的公共课以外,我们还有自由讨论课。这种教学方法很适合历史系的学生,他们的专业知识需要结合课本和讨论来加深印象。但如果想要真正提高学习水平,还需要大量的自习。此外,仅仅一个毕业证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高质量的进修证书,参加大学的各种社团,等等。”如果在校期间分数不高的话,毕业证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听听图书馆门前队伍里的谈话就知道了: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如何准备复习考试。
除了图书馆,在拉丁校区还有其他令游客们意想不到的大学生“力量之源”。例如,没有一个学生没到过圣米歇尔山地铁站旁的烤肉卷饼店(kebab)吃午饭,坐在那里用餐的人会误以为自己加入了大学生的生活。而游客们一般不太可能找到通向圣雅克街的路,那条街上小饭馆和咖啡馆一顿午餐的价格,多年来一直都是4.5欧元。
拉丁区的小酒馆、咖啡馆里总是有很多学生光顾。
索邦大学与先贤祠是巴黎左岸拉丁文化区的标志,而左岸拉丁区正是因索邦大学的人文艺术气息而闻名全球。“印象最深的是,我每次到巴黎路过先贤祠,都要走进索邦大学校园待上一会儿,只为能感受一下它的气息。也许,还有书本里知识的魔力在吸引着我。”巴黎一大中国学生杨璐谈到对巴黎大学的印象时说,“在校园里,我发现学生们就像在最普通的大学里一样。曾一直觉得到索邦上学对我来说梦寐以求但又遥不可及。”现在,杨璐下课后会和朋友们一起从索邦走到卢浮宫,凭学生证他们可以免费参观。当然,像法国学生一样,她也时常光顾那些喧闹的酒吧,酒吧只供应轻啤酒。这也是巴黎的一个传统,和索邦大学一样,一直没有变过。
圣厄休拉教堂(亦称索邦教堂)建于17世纪,是巴黎大学的象征,教堂里安葬着曾任巴黎大学校长的红衣主教黎塞留 (1585〜1642)。
【全文刊于2017年1月号,更多图文阅读请订阅《世界知识画报》】
◎文字为作者原创,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分享,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世界知识画报 ∣和你一起走世界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订阅《世界知识画报》方法
1. 全国各地邮局订阅
国内邮发代号:2-149
国外邮发代号:M666
2. 定价12.00元 全年144.00元
3. 错过邮局订阅可联系杂志社
邮购热线:010-65275359
联系人:刘家彤
邮局汇款信息:
收款人:世界知识画报社
收款人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干面胡同51号
邮编:100010
汇款人资料:请详细填写汇款人地址、邮编、姓名和电话,并在汇款单附言中注明订阅杂志的刊期、数量。
本社提供免费平邮,如需挂号,则每期杂志另收3元挂号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