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快速发展的博物馆携我共成长

严洪明 国家文物局 2024-03-30





1987年8月,我毕业分配到浙江省博物馆工作,进入位于杭州西湖孤山的博物馆大门,一眼看到老旧的馆舍,走进破旧的办公场所,心里有些许的失落。晚上住在博物馆的招待所里难以入眠,觉得这里不是干事创业的地方,像个养老院。思想斗争了十来天,鼓起勇气来到省文化厅人事处,恳请把我退回学校重新分配,准备回老家县城工作。人事处长语重心长地劝告我:小伙子,留在杭州工作不容易啊!可以先试着做一年,再不满意从省城调回县里工作容易些。

回到馆里,主持省博物馆工作的书记兼副馆长找我谈话,他说,小严啊,你还看不上省博物馆?其实博物馆工作很重要,也很有意义和价值,要做好博物馆的工作很不容易,学问大得很!对于通过高考跳出农门、向往城市生活又想有所作为的我,老处长和老馆长的教言都讲到我的心坎上了。结果在馆上班不到一年,我就爱上了博物馆,从此日暮天涯,一生相许,与博物馆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博物馆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馆里的前辈传授我工作经验和秘籍,让我受益匪浅。我白天参加展馆的展教等工作,晚上还经常参加展厅的安保值班。20世纪80年代还没有技防手段,在古建筑里举办一个文物展览,因门窗老旧不坚固,保障文物安全的办法还是采用人防措施,每晚安排男职工配一张折叠床睡在展厅里轮流值班。按规定晚间参加展厅安全值班的人员,第二天可以休息,但我很少休息而是接着干,只要其他部门有工作需要就去帮忙,参与了博物馆各个门类的工作实践,也熟悉了藏品的采集征集、保管保护及其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和开放服务等博物馆基本业务。

馆里的老同志曾戏称博物馆就是“搬物馆”,举办展览就是独立展柜、文物展品、辅助展品、照明灯具和各种包装箱柜等的大挪移。我正好年轻有力气,就从配合搬“物”开始,加上用心学思践悟,慢慢摸着了陈列展览的门道,从一个门外汉逐渐成长为对策展和布展有一定研究心得的人员。其中,负责从河南博物院引进的“中原瑰宝——河南博物院文物精品展”等大型展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社会反响。参与改陈的“浙江七千年”也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由此我体会到,付出一定额外的辛勤努力,积极参与博物馆的基础工作,对我后来跨部门调动工作和成长发展都大有裨益。




2001年,组织上任命我为浙江省博物馆馆长助理,对我的个人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观自己在馆十多年来的工作和学习,比较注重实践,缺乏理论思考,研究不深入,对博物馆业务缺乏系统的学习,需要静下心来学习充电,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为此,我向馆领导提出到上海博物馆拜师学习一年的申请,得到馆领导和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经过笔试和面试,我幸运得到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先生的接纳,指导我学习古代青铜器研究和博物馆管理。上海博物馆在其敏求图书馆给我安排了一张写字桌,以便我平时坐下来看书学习。记得第一次马老师在他的五楼办公室给我讲完课后,执意走出办公室送我到电梯口,电梯门打开后,他跨进电梯轿厢一步,帮我按了电梯负二层B2的按钮,然后退出轿厢对我说,“上海博物馆的房子像迷宫,严先生第一天来不熟悉,以后按B2按钮就到敏求图书馆了。”马老师帮我按电梯按钮!那一刻让我惊骇又崇敬,万分感动之余,深切体会到一位国际一流大学者的宽厚仁德,以及老一辈对年轻一代的关怀厚爱。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马老师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与人格魅力,时时鞭策我好学上进、勤勉做事、和善待人,牢固树立起精品意识,激励我把“关怀厚爱”化为砥砺前行的动力。




从1993年参加浙江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起,我有幸还参与了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和安吉馆等两座新馆建设。我想,这不是机缘巧合,是建国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结果,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是“筑梦路上,文化先行”的必需,是践行新时代习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

2005年,组织上任命我为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兼新馆筹建办副主任,从此踏上了自然类博物馆建设的新征程。在老馆长康熙民的培养指导和全馆员工的支持下,我驻点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新馆的施工布展工地,负责方案实施和现场管理,协调解决实施中的问题。参与了新馆项目可研报告、方案策划、预算编审、初步设计、深化设计、施工布展,以及现场监理、跟踪审计和展览评估等全过程。由于杭州馆的土建和安装都是“交钥匙”工程,在新馆现场管理中,遇到了土建工程严重滞后、安装工程严重不到位和十几个参建单位错综复杂的利益和矛盾纠葛,加之上级指令限期开馆所带来的紧张压力,现在想来仍不堪回首。所幸结果不错,新馆基本陈列“自然·生命·人”荣获第九届(2009-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的榜首。


2012年,康馆长光荣退休,组织上派我接班。本以为杭州馆刚刚建好三年,不会有什么建馆任务了,可以专心修炼内功,强基固本,进一步探索改革创新与内涵发展之路。但接任不到一年,上级就找我谈话,要求解放思想,创新建馆思路,省级公共文化场馆可以走出省会杭州市区,在国内率先探索“省县共建”新模式,也即浙江省委、省政府拟议选址安吉县,再建一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安吉新馆。

面对安吉馆建设的新任务、新挑战和新机遇,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广泛调研、前瞻谋划,在总体规划思考、馆舍外观设计与内部功能布局、展览主题遴选和脚本编撰、展示设计与施工布展,以及建成后的运营管理等方面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精心组织、科学实施,力求体现时代特征、浙江特色和生态特点,务求做到精细、精美、精彩。经过两年的前期筹备和三年的馆舍建设及施工布展,以及全体员工的凝心聚力与克难攻坚,一座占地300亩、馆舍面积6万多平方,投资10余亿元的安吉新馆,终于保质如期建成试开馆。

在庆祝新中国70华诞之际,回首自己30多年的博物馆从业经历,受益颇多,感触良多。我从一名农村学生成为博物馆的基层干部再成长为博物院的领头人,是党组织的呵护培养,也是博物馆前辈的鞭策鼓励,还有家庭的大力支持。饮水思源不忘本,继往开来再出发。回望过去,我知党恩感党恩忠于党,感恩前辈和家人的无私支持和帮助;奋进新时代,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铭记党恩强党性,为浙江自然博物院事业的健康发展鞠躬尽瘁、添砖加瓦。



编辑:马佳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