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水府满琳琅 “勇士”探遗珍——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

考古研究中心等 国家文物局 2024-03-30




发掘单位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

宋建忠‍‍‍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发现于2022年10月,位于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海底,西北距离三亚约150公里,遗址水深约1500米。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统筹部署和工作安排,2023年,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对二处沉船遗址进行了深海考古调查,使用“探索一号”“探索二号”科考船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共执行41个潜次调查。


“深海勇士”载人潜器



“探索二号”科考船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环形散落区和条形散落区组成。核心区为船体和大量堆叠有序、码放整齐的陶瓷器、铁器等构成的堆积,方向约350°,长约37米,宽约11米,堆积最高处与最低处高差约3米。船体上部结构不存,残存船体大部分被掩埋覆盖,结构不明,仅在部分位置暴露有隔舱板、底板等,可见10个分舱。环形散落区、条形散落区皆由散落的船载物品构成,遗物相对较少。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正射影像图


一号沉船遗址遗物包括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竹木器等,数量超十万件。其中陶器以罐为主,多酱釉,部分陶罐内装满小件器物;瓷器在表层堆积中占比最大,有青花、青釉、白釉、青白釉、红绿彩、珐华、紫釉、黄釉、绿釉、蓝釉、素三彩等;铜器有盘、锁、器座、灯台、环、勺、铜钱等;铁器有锅、锚等;目前发现的竹木器多为木箱,有的木箱外包金属,大小各异,内装铜盘、铜锁等。


一号沉船出水珐华彩莲纹梅瓶



一号沉船出水孔雀绿釉盖罐


一号沉船出水蓝釉高足碗


一号沉船出水螺形壶



一号沉船出水青花人物纹罐


一号沉船出水三彩象形持壶


从一号沉船遗址提取出水文物543件(套),代表性器物有青花碗、盘、碟、罐、玉壶春瓶、执壶,红绿彩碗、盘、杯,青釉盘、玉壶春瓶、荷叶盖罐,青白釉碗、罐、盘,白釉碗、杯、盒、带盖钵、香炉,蓝釉高足碗,珐华梅瓶、罐,绿釉梅瓶,素三彩鹤形壶、象形壶、螺形壶,铜盘、铜钱等。

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正射影像图


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遗址位于一号沉船遗址东北约12海里处,由核心区和散落区组成。核心区为大量排列整齐、码放有序的原木堆积,长约21米,最宽约8米,方向25°,核心区西北部及东部各有一处由少量原木和陶瓷器散落形成的堆积。二号沉船暂未发现船体,仅在核心区原木堆积中发现一根疑似船构件的条木。


二号沉船遗址出水乌木


二号沉船遗址遗物以原木为主,另有少量的陶器、瓷器、铅锡器、螺壳、鹿角等。从二号沉船遗址提取遗物36件,主要有原木,青瓷碗、罐,青花瓷碗,酱釉陶罐、瓶,蝾螺壳,鹿角等。原木经初加工,被截成一定长度,整体呈黑色,质地较硬,青釉瓷器胎体较厚,素面无纹,青花瓷碗纹样有喜上梅梢、海螺等。
通过器形、装饰纹样等对比分析,一号沉船遗址的青花瓷器与景德镇明代中期窑址及福建老牛礁、西沙群岛盘石屿一号、菲律宾利纳号等明代中期沉船和吉林扶余明代中期墓葬的同类器物相近,其年代为明正德年间;二号沉船遗址青花瓷器装饰的仙人乘槎纹样具有典型的明弘治特点,其年代为明弘治年间。


水下激光扫描


柔性机械手提取文物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年代比较明确,不仅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填补了我国古代南海离岸航行路线的缺环,完善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历史链条,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盛景象,为航线航路、海洋贸易和文化交流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有助于深入探索和充分理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双向流动,对阐释我国海洋文明特质,推动文明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号沉船遗址永久测绘基点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调查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运用考古学理论、技术与方法,严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规程要求,借助深潜技术与装备,对位于水下千米级深度的古代沉船遗址开展系统、科学的考古调查、记录与研究工作,充分展示了我国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的跨界融合,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发掘工作照



1

2

3

4


深海考古队合影



编校:杨亚鹏

审核:徐秀丽监制:李学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