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干部“盯梢”记者不是“黑色幽默”(锐评)

2017-06-08 中国网传媒经济

干部“盯梢”记者不是“黑色幽默”

6月6日,网络上流传的一份微信群聊天记录截图显示:有记者在户县采访时,疑似遭到当地干部的盯梢!据了解,有人将记者驾驶车辆的车牌号、就餐地点、行走路线等发到上述微信群里,以此提醒各地领导片长,督促各村做好所有工作。(6月7日,《华商报》)

媒体记者到地方暗访,竟然被当地干部联合“盯梢”,记者的行踪完全暴露在了干部们的微信朋友圈之中。这样的桥段,在谍战片警匪片中倒是常见,没想到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也上演了,更令人意外的是,主角居然是干部。

记者暗访督查整改,这是记者作为“无冕之王”在履行自己的责任。可记者正常的履职,却让当地干部提心吊胆,如临大敌。为何干部如此恐惧媒体记者呢?是记者报道不客观,喜欢挑刺找茬,还是干部工作没做到位,心中没底儿呢?恐怕后者,才是主要原因吧。

记者暗访是在尽心履职,可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干部却不务正业地干起了“盯梢”的活儿。更为讽刺地是,干部们“盯梢”记者不仅认真,而且还蛮拼的,如此上心,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如果干部们能将“盯梢”记者的这股干劲儿,用在为民办事,解决问题上,不知道要干出多少的事实。可惜的是,干部们本末倒置,把劲儿用错了方向,这样的“黑色幽默”还是少些为好。

其实,户县的干部之所以如此提防媒体记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户县此前曾多次被《每日聚焦》栏目曝光,而《每日聚焦》栏目是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力主推动的舆论监督栏目。换言之,问题在这个栏目上曝光,涉事的分管领导肯定是会被问责追责的,甚至还会严重影响官员的政治前途和地方的年终的各项目标考核。所以面对记者的暗访,干部们自然是格外地小心翼翼,生怕出了纰漏,被暗访出问题。

正是源于这种思想,当地干部才极尽所能地掌握暗访记者们的行踪,以便知己知彼,提前做好应对工作。奈何百密一疏,干部“盯梢”行为被记者察觉,新闻一经报道,造成了当地的舆论危机。干部自作聪明“盯梢”暗访记者,如今却捅了一个大娄子,在全国媒体上露了一回脸,这后果难道不比记者暗访曝光问题要严重得多吗?

记者暗访揭短亮丑,虽然当地会脸上无光,涉事干部也会受到批评,但是这样的曝光,让问题凸显了出来,有利于“刮骨疗毒”,实现标本兼治。如果领导干部一味地排斥媒体记者,抱着“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心态与媒体为敌,彼此防范对抗,零和博弈,最终只会是双输。

干部“盯梢”记者不是“黑色幽默”,这暴露出了部分领导干部缺乏媒介素养,不懂得和媒体打交道,甚至一些领导干部“谈媒色变”,患上了“媒体恐惧症”。害怕记者和提防记者的领导干部,必须要多学习以克服本领恐慌,与此同时,还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做好本职工作上,唯此,面对媒体记者的暗访,干部才能处之泰然。(沈道远)

领导干部别让书橱只是看起来丰满

记者采访时发现,一些领导干部办公室书橱摆放不少“大部头”书籍,却很少翻阅,长期束之高阁。有的地方新上任的领导干部,经常“标配”一橱新书,这些书籍,也多以“高大上”为主,装帧豪华体面。(6月7日 新华社)

观察现在领导的办公室,不难发现,书橱是必备品,每一个领导的办公室里都有一个或大或小、或高档或朴实的书橱,在这里面陈列满了各类书籍。但是,这装满了书籍的书橱,于领导干部而言,代表着什么呢?或许在很多领导干部眼里,它只不过是一个看起来很丰满的装饰品,对开展工作没什么大作用。笔者的观点却恰恰相反,这一书橱的书,如果读好了、用好了,那就是指引工作方向的一盏明灯,所以,请领导干部们别让书橱只是看起来很丰满。

书籍,它不是摆设品,它存在的价值在于通过阅读别人的先进经验和独到感受,来定位和谋划自己工作的出发点。“读书使人明智”,通过读书,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思想境界得到提高,道德情操得到陶冶,还能够让我们找寻到前进的道路,学习改造世界的方法,掌握改变世界的能力。

然而,那些承载着经典历史文化的古籍,被部分领导当作了“有文化”的标签,那些总结了党的经验教训的读本,也被部分领导当作了“讲政治”的标签,而这些领导干部就把标签贴在自己身上,而从未翻开书本来仔细阅读其中内涵,这就像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既不实用,又非常难看。

有的领导干部为了装饰书橱,显得自己有内涵,就买来一整套一整套的精装书,结果到最后,有的书甚至摆了几年连封都没拆。这就是花公家的钱买书,却没有学到为公家办事的本领,“满足”的却是个人的奢靡之风。

有的领导干部说,“不是不想看着满书橱的书,只是因为太忙,没有时间”,这样的理由,实则是在为自己懒惰和安于现状找借口。在当前的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事物发展瞬息万变,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及时地给自己“充电”,用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来处理和解决新的问题。如果总是以忙为借口,不进行再学习,遇到问题只会闭门造车,那就是要出问题的。

书橱很漂亮,陈列在书柜里的书籍也很“高大上”,但是,如果领导干部只是养养眼,撑撑面子,不去翻开来仔细阅读,认真思考,从中领悟,并进一步修正自己的思想,革新自己的行为,那么就是形同虚设,只是看起来很丰满,得到学习效果的现实就会很骨感。(唐蕾)

强力"惩恶扬善"凝聚"行善"信心

近日,河南驻马店解放路与学院路交叉路口一名女子在斑马线在遭车辆两次碾压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显示,一女子被一辆出租车撞倒在斑马线上,1分钟后遭到另一辆汽车二次碾压死亡。事发时,过往车辆和行人减速缓行,但无人上前保护该女子,引发社会舆论强烈关注。(6月8日 中国青年网)

新闻爆出之后,舆论关注的焦点不是逃逸的车辆,而是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又一次集中放大了人心的冷漠,于是网络上、朋友圈,一片指责声讨之声。遇到这种危情,行人固然应该施以援手,但造成这种结局,我们并不能完全归罪于这些行人,而应该冷静想一想,如果是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近年来,被撞无人施救的事情发生了很多起。比如2016年11月2日,四川乐山一女子在过斑马线时被撞后遭遇二次碾压,数十人经过,但无人施救;2015年2月1日,浙江玉环1名老人在公路中间摔倒,无人帮助,后遭遇轿车碾压,等等。例子还有很多,其矛头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一般群众:是什么让我们在面对这样的危情时集体性地选择了自我保护?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极其脆弱的行善环境。不少助人为乐者因行善行为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这就是在危情面前大家不得不掂量后果的重要原因。像2015年9月广西女子扶起摔倒老太太、并帮其垫付医药费,反而被污蔑。倘若助人为乐都这样,好心没有好报,谁还会积极主动帮助他人?又怎么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要彻底改观这种环境,形成全社会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好风气,必须要各地党委政府先干一步、主动作为,大力“惩恶扬善”,才能凝聚人心、凝聚正气,形成以德治国的磅礴力量。

“惩恶”就是要从严打击违法乱纪的“恶人”。像本案中的逃逸者,其实他才是罪魁祸首,如果他撞人之后不逃逸,立即报警救治,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的惨剧,因而必须从严惩处这类“坏人”;同时要“重典治乱”“猛药去疴”,从严从重打击职业骗子、专业碰瓷的团伙以及反污行善者的人,清除这些“毒瘤”,给社会营造良好的行善环境和土壤。

“扬善”就是要建立健全鼓励助人为乐的体制机制,要让助人者无忧、让行善者得利才能温暖人心、弘扬正气。要从法律上为助人为乐者保障,建立免责机制等鼓励助人为乐的制度,并将其与个人就业、就医、晋职晋薪、个人征信等挂钩,让行善者得到实惠、得到尊重;要引入公益慈善基金,既重奖行善者,又从资金上免除助人为乐人员的后顾之忧;要在思想宣传上发力,加强正面引导,形成人人行善、人人守善的良好社会风气。

弘扬助人为乐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有党委政府牵好头、带好队、服好务,引导社会大众共同参与,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社会治理机制,整个社会助人为乐环境才可能根本好转。(支莉)

(媒体公众号:mediachinacn)

编辑:沈岩   监制:张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