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茅台变汾酒,隐形“四风”还是有(锐评)

2017-10-06 中国网传媒经济

茅台变汾酒,隐形“四风”还是有

茅台专卖店开出的发票名目竟然是汾酒,这是怎么回事?这要从湖南浏阳市纪委的一次节前“四风”明察暗访说起。浏阳市纪委在浏阳城区圭斋东路的国酒茅台专卖店进行节前检查过程中,发现有张发票,开票单位是浏阳市某开发区,而发票名目居然是汾酒,单价258元,数量24瓶,茅台专卖店竟然开出了汾酒的发票。(10月5日新华网)

虽说目前还没有结论,但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其中玄机,那就是买茅台酒却用汾酒来充数。为什么要开成汾酒的发票呢?因为汾酒便宜啊,按单价258元一瓶的汾酒来说,算不上高档酒,而1299元一瓶的茅台酒显然就是高档酒,按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招商引资中也不能使用高档酒,那怎么办呢?办法很简单,就是让茅台酒专卖店开出汾酒的发票就行了。稍微变通一下,这茅台酒专卖店酒也卖出去了,付款单位也可以拿着“合规”的发票回去报账了,真是一举两得。

我们先不管这茅台酒专卖店的汾酒是不是从其他地方调来的,单从检查结束后,老板递过来的四个礼盒就可以看出这里面有问题。如果这发票是真实的,买酒单位买的真是汾酒,他们也没有必要跑到茅台酒专卖店来买。再者,如果付款单位真的是在茅台酒专卖店买的汾酒,老板心中没鬼,他也不用给检查组送什么礼包,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检查组在茅台酒专卖店发现汾酒的发票,只能算是“意外”。因为这茅台酒专卖店和买酒的单位还是不够聪明,如果他们跑到汾酒专卖店去买茅台酒,让汾酒专卖店开出汾酒的发票,检查组就有可能查不出来。所以说这些隐形的“四风”问题检查起来难度还是很大的。当然,并不是说就没有办法了。毕竟茅台酒和汾酒的差价放在那里,一瓶茅台酒的发票要用很多瓶汾酒的发票才能填平。如果出现大量的汾酒发票,这其中肯定有鬼,只要查一查这些酒的去向就会水落石出。总不能在一个餐桌上,一个人平均喝几瓶汾酒吧?

“四风”问题虽然越来越隐蔽,检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但对这些“四风”问题的检查还不能有丝毫放松。因为打击“四风”问题就如同压气球,你用力,“四风”问题就会减少,你一放松,“四风”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你放手不管,要不了几天,“四风”问题就会从隐形变成公开。“四风”问题随着打击力度的加大,会越来越少,也会越来越隐蔽,但绝不会绝迹。因此,各级监督管理部门也必须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装备、不断创新思维,才能发现更多隐形的“四风”问题。

在此,也要劝告一下那些官员,对于还在试图通过“高超的办法”来蒙混过关的,要相信中国的一句俗语,“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一时的侥幸,并不能让你次次侥幸。只要你还在搞“四风”,就终有被曝光出来的一天。趁早收手,才能“回头是岸”,别让一时的快乐葬送了自己的政治前程,那划不来。(文/陆建林)

认为“激光笔提醒”傲慢需反观自身

市民陶先生在琴台音乐厅观看音乐会时用手机拍照,有工作人员用激光笔对他进行照射提醒,他质疑:“这种提醒方式,会不会有些傲慢、不礼貌?”据了解,上演音乐会、舞台剧的场所,有着严肃的剧场礼仪,用手机等摄录演出,在此类演出中属于不文明行为,大多数剧场都会采取激光笔照射的提醒方式,对违规观众进行劝戒,规范观赏礼仪。(武汉晚报10月4日)

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当别人无礼对待自己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先反思自己也有无礼的言行?看看自身言行是否经得起礼貌对待。且在笔者眼中,激光笔照射提醒,并不是一种傲慢之举,而认为它傲慢的原因,在于自己没有看清自己的失礼行为。

既然认为工作人员傲慢和无礼,首先得问,工作人员是否将自己摆在比观众更高的位置上,是否用参杂恶意的态度对待观众。事实上,“激光笔提醒”并不是一种个别场所才施行的孤立现象,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场所,都有类似的提醒措施。换而言之,这类约定俗成的剧场劝诫模式,并不参杂个人主观上的褒贬态度,也就没有居高临下和刻意侵犯的意味,那感到“傲慢和无礼”也许只是观众自己的臆想罢了。

换一个角度看,激光笔照射仅仅是一种“无声的提醒”,既不触及身体,也不妨碍观赏。如果这一措施都可以被称之为“傲慢”,那走进身前拍打提醒或当众点名提示,就可以被称为“霸道”了。那还有多少措施,可以称之为“有礼貌”呢?认为“激光笔照射”是一种侮辱,无非是观众对“当众点名自己”感到不满,其根源在于,并没有把拍照行为当成无礼举动。事实上,新闻中的陶先生,明知音乐厅内禁止拍照,且明白工作人员的用意,但他还依旧认为“机会难得”,坚持拍了照片。这也说明,他根本没有把“入场须知”当一回事,那他还有什么立场指责工作人员的提醒之举?

对此,有专家学者提到,剧场文化的推广和普及,需要一个熏陶和养成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更需要的是宣传、教育、劝说,潜移默化地来引导、强化观众的礼仪意识。然而,没有约束的教育,难以将观众的文化意识,从“无礼”导向“有礼”。在普遍缺乏剧场礼仪认知的情况下,旁人的道德约束难以发挥作用,剧场有责任推出一系列措施约束观众言行。例如在入场之前,用更明确的提示,劝诫观众注重剧场礼仪;加强技术措施,在演出之时能用更隐蔽、更轻柔、更贴心的提醒方式,劝诫观众;建立“黑名单”,对于屡教不改的观众,限制其观看次数。

当然,随着民众剧场礼仪素养的提升,“激光笔照射提醒”作为一种“不安全”的提醒形式,终究会被慢慢淘汰。但作为当前一类比较便宜实用的提醒方式,还需要观众们给予更多的理解,只有相互包容,和谐有序的剧场氛围才能得到有效推广。(文/严奇)

治理旅游欺客宰客顽疾当用重典

治理旅游顽疾当用重典 国庆期间,三亚市公安局旅游警察支队联合三亚市旅游委等部门加强了对涉旅行业的明察暗访力度,并于10月2日依法查处了一家涉嫌欺客宰客的饭店。该店老板服务员被拘留15日,并吊销营业执照。(10月5日 中国新闻网) 

三亚海鲜店欺客宰客,早已被网友们曝光过多次,如今却再次卷土重来,且在国庆期间就连续发生两起,令人震惊,也令人唏嘘。因而违法企业受到严厉处罚,老板服务员被拘留15日,并吊销营业执照,可以说咎由自取。 

其实,旅游城市多曾有过欺客宰客行为,但是屡次发生的还是不多。三亚仅仅国庆期间便发生两起欺客宰客事件,如此名目张胆、肆无忌惮,其背后是固然有违法企业的铤而走险,但更多的还是有关部门的治理不力。此前对于天价海鲜、天价水果、天价素菜,三亚有关部门称,只要是明码标价,又有消费者签字,就不能算欺客宰客。执法者尚且如此“宽容”违法经营,违法企业焉能形成真正的“待客之道”?

虽然前期宰客事件之后,三亚也曾进行过整治,也有一定的改观,但是如今再次连续发生此类的事件,其整治能力和整治效果可见一斑。就算这两次实施了严厉处罚甚至顶格处罚,但三亚的城市形象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恢复。因此,要想重树城市形象,三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在治理旅游顽疾上再下真功、再花大力,真正实施重典治乱。

表面上看目前的处罚很严,但实际上并不算严。行政处罚15日,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出来;吊销营业执照还可以重新申领,因而能起到多大作用还很难说。相比而言,与其侧重行政处罚,不如实施刑事处罚。从酒驾入《刑法》的例子来看,未入《刑法》之前酒驾数量大得惊人;入了《刑法》之后,酒驾数量瞬间减少大半。大量的事实和案例证明,刑法的教育、警示和震慑作用明显优于一般法。这对于治理久整不治的顽症痼疾,显然具有更大的威力和作用;而且,就屡屡发生的情况看,违法企业所涉及的违法所得完全够得上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因而,对这些欺客宰客行为完全可以适用《刑法》诈骗罪。 

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倘若能对一家屡教不改的欺客宰客企业实施刑罚处罚,形成严打欺客宰客的高压态势,相信很多类似的企业都会自觉纠正和规范自身的行为。 法治的意义在规范和警示,法治的精神在实践。当老办法不管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时候,就需要新办法和硬办法。执法唯有敢于亮剑、敢于为正义撑腰,恶行才会低头、才会消逝。三亚欺诈宰客事件的连续再次发生警示我们,对于反复反弹的顽症痼疾,只有“下狠手”“出重拳”,依法重典治乱,让违法者付出惨重低价,才能树好法治典范、有效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文/邹筱枝)


(媒体公众号:mediachinacn)

编辑:杜新华   监制:张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