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履历”照不出孩子光彩人生(锐评)

2017-12-17 中国网传媒经济 中国网传媒经济

“神履历”照不出孩子光彩人生

家委会竞选成名利秀,QQ群、微信群里“排队”点赞,家长“陪做”作业成心病……半月谈记者在上海、湖北、浙江、辽宁等地采访了解到,随着家长对子女教育关注度的攀升和各种现代化手段的广泛介入,家校互动变得日益便捷深入。(12月16日  半月谈)

现在的家长们,较上一辈人知识面更宽,见识更广,对孩子的期望也更大。在信息化的当下,深知各种知识更迭加速,每个人要想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得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而家长们见识到了社会竞争的激励,更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孩子一把,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而家委会便成为了家长们的“争夺”领域。不久前,上海、杭州两地的小学家长竞选家委会时展示的“神履历”“神学历”引发社会热议。在竞选中真假难辨的晒房、晒车、比职业、比资源、拼圈子等“刺激”下,也有家长表示“在这种差距面前,感觉自己无力竞选”。不过在笔者看来,“神履历”固然好,不过,那都是家长的,照不出孩子的光彩人生。

现在的家校互动变得更为频繁。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更关注了;另一方面,老师们对家长的要求也更高了,要求家长检查孩子的作业,陪孩子做作业,同时还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与学校进行互动。这是向好的一面,在互动过程中,可以让家长更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更好地监督孩子。不过,也只是外部力量而已,家长的学历再高,圈子再广,资源再丰富,也不过是属于自己的,不可能完全复制在孩子身上,毕竟每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情况都不一样,再优秀的父母,要培养优秀的孩子,也得孩子具有内生动力才行。

良好的家校互动,绝对不是“神履历”的张牙舞爪,绝对不是“我很厉害”“孩子的爸爸妈妈很强大”这样的高声宣言。进了家委会也跟孩子的优秀没有多大关系,家委会也只是家长代表中的一个符号而已,就像班干部只是学生中的一个符号。试问,有多少在社会上、职场上取得成功的人,就是学生时期,甚至是小学时期的班干部?又有多少班干部在进入社会后,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一份子后,并无特别之处?

“神履历”只是家长们显摆的一个道具而已,一个优秀的孩子,不需要家长为其武装道具,便会成为周围人艳羡的对象。而家长们应该与孩子的成长之路划清界限,让孩子学会长大,毕竟“神履历”照不出孩子的光彩人生。(文/晏一琳)

在"离柜概不负责"上银行永远是赢家

浙江慈溪秦女士在某银行取款22400元,银行却给了秦女士24000元。事后,银行向秦女士讨要额外的1600元,遭到秦女士拒绝。她认为,在这件事上,她自身并没有过错,而且银行规定储户钱 “离柜概不负责”,在这件事情上她也“离柜概不负责”。(12月16日 新华网)

不由想起范伟讲过的一句小品台词:“苍天呀,大地呀,是哪位天使姐姐帮我出了口恶气呀!”

相信,许多人看报道后找到“出恶气”的感觉。网友的这句“干得漂亮,银行不能双重标准,说了‘概不负责’,凭什么问人要钱”,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态度。

可是,尽管我们这些储户看似出了口恶气,也好似以牙还牙了。但对不起,只要“离柜概不负责”还在,天下储户就别想赢了银行,注定永远是输家。“离柜概不负责”,十足的霸王条款一条,沾满“利己主义”色彩。是啊,只要储户取少时,银行就可以亮出“概不负责”,让你哑巴吃黄连有苦也说不出。

有人会说,银行也有出错的时候,他们可以这样对储户,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这样对他们。别说法律不允许,就是姑且可以如此,但要清楚银行出错的机率永远大大小于储户出错机率,理由很简单:一有专业人员,二有专业工具。经过专业人员的数来数去,验钞机的测来测去,岂问出错的机率能有多大?

倒是储户们,一来不会带着验钞机去取钱,这也意味着少了测来测去,二来出于对银行专业人员的信任,往往也不会数来数去。两相对照,谁更可能出错也就一目了然。

再说出错后的应对,以银行的名义追讨个人与以个人的名义追讨银行,根本就无对等可言。银行聘请有律师,预算有专门的追讨资金,拥有广泛的社交资源,起诉秒秒就可以进行。个人呢?考虑时间、成本问题,因为担心胜算怕折腾,大多数人则会选择忍气吞声。

对于银行是否有权声明“出柜概不负责”,至少从专业律师和法律专家的说辞看,“鲜明度”还很不够,顶多也就是“不符合相关法规”。而对于秦女士以离柜概不负责为由拒绝返还钱款的行为,则明确介定,是实实在在的“不当得利”,属于违法行为,有什么对等可言,明显的就是“不平等条约”嘛。

一条明显霸气十足的声明为何一直存在,试问还要存在多少年?甚是值得追问和思考。(文/李强)

敬老院长“揩油”要严惩更要严防

“本以为能在敬老院安度余生,可没想到碰上了想着法子让我们‘进贡’的敬老院长,一点安全感也没有。”躺在病床上的王老伯看见调查人员后内心的委屈一下子迸发出来,被“勒索”已经成为他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12月16日 中国青年网)

本想在敬老院里颐养天年的老人们,一不小心遇到了唯利是图的王院长,谁“进贡”的多,“正义”的天平就自然而然的偏向谁,谁“进贡”的及时,报销费用不过就是大笔一挥而已,于是,安然度日变成了奢侈,没有了幸福舒适,没有了家的温馨,反倒过得战战兢兢、身心俱疲。

看到这样的新闻,着实令人发指,生活在敬老院的大都是孤寡老人,生活贫困且身体较差,不少老人需要定期去医院住院治疗,哪还有闲钱买东西送给院长?可不给好处费就不办事,“进贡”成了老人们安然度日、安稳健康的唯一选择。面对“勒索”,老人们无力反抗、无处申诉,只能“哑巴吃黄连”。身为院长,不思如何为老人服好务、办好事,反倒成天想着如何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如何利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何伺机“揩油”谋好处,还自认为没有直接暴力相向,让老人们“吃得饱穿得暖”就是履职尽责、仁至义尽,殊不知,精神虐待绝不亚于身体虐待。好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王院长的如意算盘还是没能逃过监督的法眼,最终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调离原工作岗位。

但是笔者认为,对于这样的党员干部,绝不能仅仅是调离岗位就草草了事,绝不能是小惩大戒就蒙混过关,如果没有那封“来路不明”的举报信,如果没有调查人员的火眼金睛,是不是还有无数的老人继续深陷折磨而不能自救?是不是会有更多的老人为了这一个签字而无奈低头?

因此,笔者看来,敬老院长“揩油”既要严惩更要严防。只有从严从重处理这类干部,让虐老行为成为不敢触碰的高压线,才能杀一警百,才能让王文江等人不敢再越雷池一步;只有加强日常监管,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警示教育、道德教育等,才能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只有建立完善保护老人的制度机制,让制度成为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才能持续释放威慑力,才能逐步实现从“不敢”到“不想”的自觉。

总之,敬老院长“揩油”是咎由自取,更是自作孽不可活,但是,我们希望调离岗位的王院长能从之汲取教训,真正的扛起责任、挑起担子。同样的,我们更期待更加完善的制度机制,让“老有所养、老有善终”落到实处。(文/苏玳)


(媒体公众号:mediachinacn)

编辑:杜新华   监制: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