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型网络诈骗受害人防诈意识调查及防范对策

付敏 法度笔录 2023-06-08

新型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利用通讯工具在网络平台上实施的诈骗犯罪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化程度日益加快,不仅颠覆传统思维模式,改变人们的生活及学习方式,而且也孽生一系列新型违法犯罪。近年来,以金融贷款、网络刷单、网络交友等为主要方式的新型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犯罪手段不断翻新,智能化、团伙化趋势日益明显。作者结合C市N区实际,通过发放2487份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50万元以上受害者,对2020年以来新型网络诈骗案件作了深入调查,特别是对受害人的防骗意识作了全方位了解,多维度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提高群众防骗意识和能力。


一、C市N区新型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特征


CN区地处主城核心区,幅员面积262平方千米,常住总人口约120万人,是以城市为主的都市工业区、中央商务区、国际会展区、服务贸易示范区、风景旅游区。与国内大多数一线城市一样,近年来C市N区新型网络犯罪不断增多。仅2019年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达2122件,同比上升23%;2020年11月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679件,同比上升 40%。通过分析,C市N区新型网络诈骗主要呈现三个特征。


一是经济发达及人口稠密地区案件高发。

C市N区拥有南坪、江南新城两个城市副中心,经济发展和人口密度都较为集中。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区60%以上的新型网络诈骗案件均发生在这两个区域。由于新型网络诈骗传播快、复制性强,人口稠密、且普遍缺乏社会阅历的大学校园成为电信诈骗的重灾区。以全校师生超过三万人的C市N区某高校为例,不完全统计,近两年该校被骗师生已达60余人。


二是诈骗手段日趋产业化并不断升级。

当前新型网络诈骗团伙大多采取集团作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窝点遍布全球。常见的诈骗设备也由原来的电话、网络延伸到现在的“群控设备、多卡宝、GOIP”等智能AI高科技设备,骗取钱财也从受害人的储蓄资产扩展到透支信用卡、抵押养老保险、甚至信用贷款。以今年10月C市N区反诈骗中心在南坪某小区成功打掉的架设GOIP设备,为境外诈骗团伙提供通信服务的犯罪团伙为例,该团伙的头目杨某只是一个“马仔”,通过聊天软件认识了境外“老板”,为牟取暴利答应帮助境外的诈骗团伙架设电信诈骗通信设备实施犯罪活动,其用于实施犯罪的GOIP设备、手机、路由器等作案工具均为“老板”提供。


三是犯罪主体文化程度及年龄偏低。

从2020年C市N区抓获的363名犯罪嫌疑人来看,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小学文化程度108人,占总人数29.7%;初中文化程度151人,占总人数的41.6%。29岁以下261人,占总人数的71.9%;30-39岁88人,占总人数的24.2%;40岁以上仅14人。90后的年轻人成为新型网络诈骗犯罪的“主力军”。同时,新型网络诈骗嫌疑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新型网络诈骗隐蔽性较强,一些不良社会青年由暴露式的抢劫、盗窃犯罪转向新型网络诈骗犯罪。


二、新型网络诈骗的突出类型


当前,新型网络诈骗犯罪花样繁多,层出不穷。据统计,大致有48类300余种。就C市N区而言,主要有三种类型。


网贷类

网络贷款类诈骗是发案数最高的新型网络诈骗类型,占所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24.81%。受今年疫情影响,有些企业或个人存在资金需求,传统银行存在种种门槛,无法顺畅贷款,于是选择相对“便捷”的网络贷款。不法分子通常以收取材料费、信审费、手续费、保险金等为幌子引诱贷款人上钩,通过伪造虚假存单、虚假合同等手段,威逼或不断诱导对方将资金注入其账户。


如今年9月初,C市N区市民张某在上班时通过扫描微信群里的二维码下载了“小米金融”APP(后经查实为假冒钓鱼软件),并上传了个人信息申请贷款,后接到一陌生电话自称贷款平台客服,对方还通过搜索电话号码申请添加了吴某某的支付宝好友。对方了解了吴某某的贷款需求及征信和芝麻信用后,让吴某某转贷款金额的30%用作风控保证金和激活费,称缴纳后立即放款,后吴某某向对方提供的两个账户转账37699元,对方收款杳无音信。

1


婚恋类

网络交友类诈骗,不法分子称其为“杀猪盘”,系通过网络交友的方式与异性开始联系,然后通过“话术”和“套路”取得对方信任,而后再将对方诱导进入赌博或投资平台而实施诈骗的行为。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类诈骗,是C市N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涉及金额最高的诈骗类型,总计损失高达8943万元,占受损金额的45.84%。


如今年10月中旬,南坪某小区居民杨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相聊甚欢后加对方为好友,并建立了网恋关系。后对方推荐杨女士进入了一个炒股群,里面还有专门的“导师”指导操盘,随后引导杨女士下载了一个琴澳通APP,诱导其在里面投资。前期盈利后,杨女士加大投入,却一直亏损,对方还诱导杨女士继续加大投入,称可以翻盘回本,但几番投资过后,杨女士亏损得血本无归,共被骗30万余元。

2


刷单类

刷单类诈骗,其诈骗方式变化频繁,且紧跟热点。诈骗对象主要为希望利用空闲时间赚点小钱改善生活的大学生或家庭妇女,通过宣传“低成本劳动获得高额回报”来吸引受害者,购物平台刷单、社交软件点赞、打字员等形式的兼职,都是该类诈骗的高发渠道。高校是该类发案的“重灾区”


如今年11月,就读C市N区某高校大学生李某在网上寻找兼职工作时,有网友向其推荐刷单工作,并告知李某每单任务完成以后,会有相应的任务金返还。李某连续收到几笔返额后,听信客服投多返多的利诱,开始大额投资刷单,却发现所谓的客服只返利息没返本金。当其联系客服索要本金,却发现自己被拉黑,被骗金额已达9万元。

3


三、新型网络诈骗的受害主体及认知分析


(一)受害对象的特点


调查结果显示,在2487名受骗群众中,18-45岁的中青年占被骗群体的84%,其中90后占比53%,成为被骗概率最高的群体。

此图为被调查对象年龄分析


一是从性别上看,女性被骗高于男性


女性年龄越大,被骗概率越大,男性则相反。2487名受骗群众中,女性占62%,其中31-45岁的女性为受害最大的群体,受骗损失达6831万,占比35%。特别是在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类诈骗中以中青年女性居多。


二是从受教育程度上看,高学历并不能成为被骗的“挡箭牌”。


调查显示,高中及以上学历受骗者占比75%,且高学历者在遭遇新型网络诈骗时,损失金额往往与其学识成正比。良好的课堂教育对于防范新型网络诈骗并没有明显效果,特别是大学生,因其猎奇心重,防范意识薄弱,且普遍存在抗打击能力与自我愈合能力不强问题,更是宣传防范的重点对象。

此图为被调查对象学历分析


三是从高发案类型上看,男性偏于资金需求,女性偏于投资牟利。


18-30岁、30-45岁、45-60岁三个年龄段的男性遭遇贷款类诈骗较多;19-30岁女性遭遇刷单类诈骗居多;31-45岁女性遭遇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类诈骗居多。


(二)认知主动性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86%的被调查对象均反映曾接受过防范新型网络诈骗的宣传讯息,且75%的被调查对象在与骗子沟通中有将部分讯息告诉过亲友,但并未得到相关提醒。


从获取防骗知识主动性情况看,通过海报、横幅、户外广告、手机短信等途径,被动接受讯息的占比59%。这种宣传方式对于提高反诈骗宣传覆盖范围、提高群众基础防骗意识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存在“讲不清”“看不懂”“费用高”的局限。而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矩阵的反诈骗宣传,有着“接地气”“寓教于乐”“受众精准”的特点,但亦存在受众群体比较有限,社会接纳度不高的问题。


此图为被调查对象了解反诈知识的渠道


以上为被调查人乐于接受的反诈宣传渠道


以上为被调查对象喜欢的反诈宣传形式


四、新型网络诈骗案件高发的原因


(一)个人信息的泄露。


据统计,2016年、2017年两年间,公安部门掌握的数据是1475亿条个人信息被泄露。以全国14亿人计算,平均每人100余条个人信息被泄露。今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让很多之前从未开通网银的群体加入网购等互联网经济,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盗用、贩卖事件时有发生。大数据时代,人们的个人隐私似乎成了奢侈品,这让诈骗分子对目标对象的个人信息、家庭情况、工作情况了如指掌,在其冒充老板、冒充公检法实施“杀猪盘”等方式诈骗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产业化诈骗团伙骗术高明。


新型网络诈骗正日趋产业化。在传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是熟络的人进行团队作案,但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犯罪分子在诈骗产业链里的分工更加明确和专业,很多诈骗团伙形成了“线上 + 线下”链条,彼此之间不熟识,但却有着明确的分工配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各司其职”。比如专门贩卖公民信息的“菜农”、专门贩卖对公账户的“卡商”、掌握最新话术本的“话务员”、搭建假平台的技术公司、专门在ATM机取钱的“车手”等等,给公安机关的打击犯罪带来很大挑战。


(三)过于自信或因认知不足导致防骗意识缺失。


从被诈骗受害人心理角度看,确实存在一些人性弱点被犯罪分子利用。如有的事主贪小便宜,盲目相信网购退款、兼职刷单等信息;有的事主胆小怕事,一听到电话中自称是公安机关、洗黑钱、冻结账户,就吓得六神无主,任由摆布。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受害事主并非没有接受过公安机关给予的反诈知识宣传提醒,但大都存在“我不可能被骗”的而思想,拒绝深入了解诈骗分子的手段,给犯罪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


五、防范新型网络诈骗犯罪的对策


(一)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强化源头管控。


首先应该明确,诈骗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走社会治理之路才能有效解决。公安机关虽然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部门,但反诈骗工作应该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让更多的职能部门参与其中。比如金融、通讯行业应落实主体责任,互联网企业应履行好社会责任。通讯运营商要坚决落实实名制,及时关停非法接入,对诈骗电话来源进行筛查预警。市场监管、税务、银行等部门应加强对公账户、网络黑产的查处等等。


(二)强化反诈骗宣传,增强人民群众防骗抗体。


反诈骗宣传应该做深做细,形成“传统+新潮”、“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模式,既要广泛占领学校、医院、社区、车站、公共服务大厅等宣传阵地,又要组建反诈志愿者宣传队,通过大张旗鼓的打快板、发传单、贴海报等宣传模式,形成持久的、连续而密集的宣传声势,不断强化对群众的心理提示,让群众从最初的被动接受逐步转变为主动参与、主动接受。


要充分利用抖音、微视、QQ等热点自媒体,扩大情景式宣传的规模和频次,做到相互补充、相互策应。对于重点受骗群体(如“杀猪盘”),可制作专门的宣传文案,利用微信、广告实施精准推送。通过整合线上线下媒体,强化群众对新型网络诈骗的恐惧感和斗争精神,唤醒群众自觉防范诈骗的意识,形成其从被动感官刺激到潜移默化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


(三)坚持大数据思维主动反制,实现预警预防。


坚持大数据思维,强化与大数据公司与电信、移动、联通三大通讯运营商以及高校的合作,探索建立大数据反制预警平台,对涉案APP、网址、电话、账户等开展深度解析,用技术手段实现对新型网络诈骗犯罪的主动预警、主动反制。


在受害人受骗之前或正在受骗时,从网络或电话的途径截获信息,然后由接受过话术训练的反诈骗预警组进行电话劝阻。当电话劝阻无效时,依托警种联动机制,预警组将该预警信息推送至合成作战中心研判,指挥中心以指令方式下达到相关派出所或社区民警,进行上门劝阻,最后将劝阻效果回报预警组形成闭环作业,最大限度减少新型网络诈骗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损失。


来源:法度  作者:付 敏

分割线

推荐阅读

1. “非接触性诈骗受害人”心理分析、对象属性及宣传措施

2.公安部最新紧急通知!

3.反诈视频合集,一定认真看看!

4.上百家公安局已发出紧急预警,赶紧看!

5.2020年度“九大诈骗之王”,多一人知道少一人被骗!

6.警惕!3月1日起,再干这10件事就是犯罪,稀里糊涂会坐牢!

公众号后台回复【文书

获取2020版GA行政/刑事法律文书word版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法度笔录U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