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彩票购买者有意择号指数体系的完善与应用
中国体育彩票购买者有意择号指数
体系的完善与应用
李刚
上海师范大学
摘 要:以行为经济学为视角,根据数理统计模型,完善了中国体育彩票购买者有意择号行为的指数体系,并将结果与中国福利彩票以及外国彩票的代表性品种相应指标加以比较。我们发现,中国体育彩票购买者有意择号行为程度偏高,且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赌徒谬误错误心理;彩票规则对购买者有意择号行为有显著影响,关注这种行为对于体育彩票机构有重大意义。中国体育彩票相关机构应当制订合理规则缓解彩票购买者有意择号行为,策略性提高单注奖金封顶限额,继续从严控制高频类彩票品种,并向国际彩票领域推广本文指数体系。
关键词:中国体育彩票;彩票购买者;有意择号;指数体系;责任彩票
0 引言
2018年相对于2000年,中国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增加7.98倍,同期中国彩票业销量增加27.25倍,其中体育彩票销量增加30.48倍,即从91.14亿元增加至2 869.16亿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理中心自此也成为世界第1大彩票发行机构。同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合13.6万亿美元,为美国20.51万亿美元的66.31%;而中国彩票销量合772.92亿美元,与美国777亿美元已非常接近。
与此同时,因购买彩票心理不健康而导致悲剧时有发生,并有加重趋势,这一问题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2018年12月21日,中国体育彩票通过了世界彩票协会责任彩票3级认证,并已着手向获得最高第4级认证努力,而世界彩票协会责任彩票框架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对彩票购买者的保护,工作重点是“彩票购买者健康心理的引导”。
本文在已有基础上,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以数理统计的定量方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体育彩票购买者有意择号指数体系,方法可以普遍地应用于各种玩法彩票,结果也更加准确,进而提供了一套能够及时而准确地反映中国体育彩票购买者心理健康程度的“晴雨表”。同时,我们将结果与中国福利彩票以外国彩票的代表性品种相应指标加以比较,从而探讨如下几个问题:
1)中国体育彩票购买者有意择号指数体系的完善;
2)各品种中国体育彩票购买者心理健康程度情况;
3)中国体育彩票购买者心理健康程度的影响因素;
4)提高中国体育彩票购买者心理健康程度的建议。
1 文献回顾与评论
1.1 人们购买彩票的原因
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在其作为经济学奠基性著作《国富论》中就论及彩票,认为“获得某种大奖的徒然希望是产生这种需求(购买彩票)的唯一原因”。
如李刚等(2006)所总结,Friedman等(1948)、Kwang等(1965)、Rubson等(1979)、Dekel(1999)、Garrett等(1999)以及Diecidue等(2003)等研究以传统经济学视角,在理论上证实了完全理性的人也会购买彩票。
行为经济学将行为心理学相关理论融入传统经济学当中,以“行为人”取代“理性人”,发现由于各种认知偏差,相当多数人群有意愿购买一定数量的彩票。例如,在Kahneman等(1979)的行为经济学基石性的经典论文中,作者就以大量彩票事例,描述了在风险条件下人们的决策方式。
传统经济学视角下的文献,只能说明一部分人会购买少量彩票,但并不能充分解释世界各国家或地区都存在庞大的彩民规模和巨额的彩票销量。例如,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609.76亿元,图书零售市场规模894亿,2项合计仅为体育彩票销量的52.41%。因此,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出发来研究人们购买彩票的相关问题,更为恰当。
1.2 控制幻觉
1.2.1 控制幻觉的含义
Langer(1975)提出了控制幻觉(Illusion of Control)概念,它是指人们实际上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影响外部因素,但却自以为能够控制或者至少影响了外部因素,进而对自己成功的主观可能性的估计高于客观可能性。作者发现,即使在纯粹由运气决定的购买彩票活动中,如果能够主动参与和选择,购买者也会主观错误地感觉中奖的机会更高一些。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将彩票购买者控制幻觉分为“外界祈福(External Prayer)”和“有意择号(Conscious Selection)”等2类。
1.2.2 外界祈福
外界祈福,是指彩票购买者向外界寻找启示,以希望提高自身中奖概率。Ariyabuddhiphongs等(2007)对比了泰国2组彩票购买者,前者在购买彩票前先到寺庙里寻找一些号码线索(Number Clues),后者直接在投注店里购买彩票。作者发现,相对于后组,前组人群的中奖渴望和迷信思想更为强烈,他们购买彩票的频次和金额也相对更高。
Guryan等(2008)发现,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某个彩票投注店销售出大奖,也即这家投注店成为幸运店(Lucky Store)以后,未来1周该店彩票销量会增加37.7%,相同邮政区的其他投注店销量也会增加14.1%。幸运店效应会逐步消退,到40周以后将恢复到常态。背后原因在于,大奖开出后,这家幸运店会被宣传为一个“风水宝地”,吸引民众到此购买彩票。
Yuan(2015)在淘宝网收集了52 489个彩票购买者账户在2个月内的388 123个面板数据,发现在当时中国网络购彩被允许情况下,购买者会关注“合买发起者”的历史收益率,进而倾向于跟随近期收益率高的发起者一起合买彩票,尽管实际上前期收益率对未来收益率根本没有任何影响。
1.2.3 有意择号
有意择号是指彩票购买者并非随机而是“主观”地根据某些规则有意识地选择号码。Thaler等(1988)发现,尽管彩票中奖号码是随机产生的,但人们通常以如生日、门牌号等作为投注号码,并且这个偏好是持久稳定的。进一步,Cook等(1993)最早明确提出了“有意择号”概念,并将其原因解释为“人们并不接受关于机会的科学观点,而是相信通过采取某些技巧或努力,可以提高彩票中奖概率”。
有意择号可细分为号码偏好(Number Preference)与错误预测(Mis-Prediction)等2种形式,前者是指购买者会对各号码或组合有不同的偏好;后者是指尽管彩票中奖号码是随机的,但购买者却试图根据过去中奖号码来预测当下中奖号码。李刚等(2018)对这2种形式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本文不再赘述。
1.3 有意择号问题的负面影响
无论是外界祈福还是有意择号,都体现了彩票购买者不健康的心理,但前者只是导致彩票购买者对自己中奖信心提高进而增加彩票购买量,而后者除了会导致上述问题以外,还会引发另外3个负面效果。
1.3.1 彩票市场非有效
借鉴Fama(1970)的思路,Thaler等(1988)提出了“彩票市场有效性(Lottery Market Efficiency)”概念:1)如果所有择号方法都将取得完全相同的期望收益率,彩票市场是“强有效”的;2)如果不同择号方法期望收益率有所不同,但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获得“正”期望收益率,彩票市场是“弱有效”的;3)如果在某些条件下采取某个择号方法可以取得“正”期望收益率,彩票市场是“非有效”的。
在浮动赔率(Pari-mutuel odd)形式下,当期总奖金固定,单注奖金的数量与中奖注数成反比。这样,有意择号行为会导致各个号码的期望收益率不同,进而使得彩票市场不能够是强有效的。Simon(1998)发现,选择那些其他购买者不愿投注的号码,获得的收益率将提高4倍。
1.3.2 彩票购买者损失惨重
李刚(2009)发现,在中国有意择号程度高的省份,数字型彩票销量占当地城镇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相对较高。进一步,李刚(2013)发现,彩票购买者存在赌徒谬误心理时,当他们发现某个号码相当长时间内没有成为中奖号码时,就会一直投注这些号码。如果当期没有中奖,下期会投注更多,以希望中奖奖金把现在和过去的投入都赢回来。
同样,Suetens等(2016)发现,丹麦乐透型彩票购买者,由于有意择号行为,他们投注的号码没有成为中奖号码时,本金全部输掉;即使他们投注的号码成了中奖号码,当期中奖人数过高,单注奖金也会大幅减少。
同时,有意择号程度越强的购买者,越会倾向于投注更多的彩票。这样相对于其他购买者,这些彩票购买者的损失将更为惨重。
1.3.3 彩票发行机构面临运营风险
彩票购买者强烈的有意择号行为,还会给彩票发行机构带来巨大运营风险。原因在于,一旦某些被过度投注的号码真地成了中奖号码时,当期中奖注数就会非常高。若彩票采取固定赔率(Fixed Odd)形式,彩票发行机构就会损失严重。
例如,2008年5月3日中国体育彩票排列三开出“999”的中奖号码,当期排列三全国销量2 746.110 6万元,直选中奖注数90 084注,总奖金达到9 008.4万元,是销量的3.28倍。为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次日起中国体彩中心采取“限号政策”。
2 构建方法
3 彩票购买者有意择号行为的程度
4 彩票购买者有意择号行为的表现
5 进一步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