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视域中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的影响因素及功能再造
3. 国家体育总局 青少司
摘要: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背景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是将教育系统体育特色学校和体育系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合并,由体育和教育部门基于政策驱动共同命名的青少年体育组织。以已形成体育发展特色和具有较好体育工作业绩的普通中小学校为调查对象,运用实地考察、专家座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认为,专业体育资源、组织服务与管理、体育师资队伍和社会服务融合是影响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的主要因素;创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存在体育和教育系统未共担专业体育服务、共建双重培养目标、共创师资保障机制和共寻社会治理路径等壁垒;合并命名旨在共破壁垒、互补资源,实现以体育教学专业化和体育课程专项化为手段普及体育运动技能,以及以体育项目布局网络化和学校体育精英化为手段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目标定位。基于此,提出有序开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活动、合理规划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发展、灵活调配体育师资和招收特长生、强化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外部治理等对策,旨在通过依规治校、依标创校、依策荣校、依评促校等路径实现功能再造。
关键词:体教融合;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青少年;健康促进
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于同年8月31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联合印发《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意见》提出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合并命名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并由教育、体育部门联合评定。此改革举措旨在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为抓手,发挥教育系统的文化教育资源优势,挖掘其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功能,并将其纳入发现、培养和输送体育后备人才体系;同时,也发挥体育系统专业体育资源优势,在保证学生及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基础上,显著提升学校开展运动训练的水平,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率,实现教育与体育部门在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融合(柳鸣毅 等,2020)。更为重要的是,推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工作是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有利于使文化教育、体育教育、品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全方位、全过程融入基础教育之中,促进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实现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20世纪60年代,体育部门开始命名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遴选了一批有体育普及基础的普通中小学校,扶持其在1~2项体育项目上形成重点,有计划地在课余时间组织业余训练。发展至今,已形成包含12 702所学校的从地市级至国家层级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体系。同时,为了夯实校园足球的发展基础,教育部门以足球为突破口在普通中小学校命名足球特色学校,旨在以学校足球专项体育课程、教育系统足球赛事等推进校园足球普及,并对基础较好且有条件发展足球项目的普通中小学校给予重点扶持。在此基础上,教育部门已开展足球、篮球、排球、冰雪等项目的特色学校和奥林匹克特色学校的命名工作。显然,由体育和教育部门分别命名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两路并走”方式的应有之义是发挥普通中小学校在体育技能普及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基础性作用。
诚然,从发展现状分析,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存在学段结构不合理、体育项目布局单一(惠陈隆 等,2016)、学校代表队教练员缺乏、竞赛体系不成熟配套机制滞后等问题。体育特色学校仅围绕足球、篮球等项目进行大批量命名,其规模效应并未破解学校体育专项化、科学化、体系化不足等问题。尤其缺乏实施“教会、勤练、常赛”所必需的大规模、优秀的体育师资或教练员,同时专项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俱乐部等空间资源、学生体育课余的时间资源,以及不同竞争强度的多层级赛事平台资源不足已成为发展的现实困境(刘海元 等,2019)。从深层次的视角分析,“条块式”行政管理的部门壁垒导致体育部门专业教练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专业技能培训等资源并未有序进入体育特色学校,缺乏两系统协作的常态化管理和服务机制;同时,还存在两系统下的体育赛事限制普通学校参赛资格、成绩奖励标准差异较大、运动技术等级审批存在壁垒等障碍,影响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普及体育技能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柳鸣毅 等,2020)。
鉴于此,体育和教育部门联合评定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并非仅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的统一命名,而是以整合体育和教育部门的资源为手段,打破行政壁垒,将《意见》中相关政策举措融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命名、管理和发展之中,以功能再造促使其实现开展体育运动技能普及系列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掌握1~2项体育技能及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目标定位。因此,亟需通过理论研究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研究从体教融合视域出发,梳理《意见》中有关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及相关体育特长生管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体育融合、体育师资和教练员配备等政策,并对参加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主办的2020年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班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以已形成体育发展特色和具有较好体育工作业绩的普通中小学校为样本,探究未来影响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的重要因素,梳理现实壁垒及探索其功能再造的路径。
1.1 调查对象
本课题组受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青少年体育司委托,开展全国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政策研究工作。为了探索影响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的因素,对2020年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班学员展开调查,被调查学校均为已形成体育发展特色和具有较好体育工作业绩的普通中小学校,研究样本涵盖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表1),调查对象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见表2。本次调查采用网络问卷形式,共发放问卷2 668份,回收2 668份,其中有效问卷2 237份,问卷有效率为83.85%。
1.2 问卷设计
在学习国家有关体教融合、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育等领域的政策文件精神,梳理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育相关学术论文的基础上,设计了“全国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首先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工作研讨会(2020年10月,北京)、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2020年10月,成都)征求部分青少年体育和学校体育管理干部、体育教师及专家的意见并形成问卷初稿,然后在赴浙江、上海、湖北调研时进行问卷初测,根据初测结果修改和完善问卷。调查问卷的非量表部分由27道选择类题目(受访者及其所在学校的基本信息和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组成,量表部分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的设计方式测量“学校领导重视和支持体育工作力度”“学校配备体育传统项目发展必要经费”等20个影响因素指标,从“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分别赋予1、2、3、4、5分。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信效度检验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Cronbach’s α系数为 0.965,问卷信度较好。
1.3 主成分分析
对量表部分的20个题项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965,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为P<0.001,特征值>1的4个因子累计解释率为70.847%。
结合文献分析和访谈结果,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3),可将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的影响因素分为以下4类:1)专业体育资源(第1、2、3、4、5、6、7、8、9、10、11项);2)组织服务与管理(第12、13、14、15项);3)体育师资队伍(第16、17、18、19项);4)社会服务融合(第20项)。
为确定各影响因素主成分的排名,设定某项主成分综合得分为G,第n项影响因素分析项在该主成分上的得分系数为Xn,其所有受访者在该项上的得分总和为Yn,则:
G=X1Y1+X2Y2+…+XnYn
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各主成分综合得分,结果表明,专业体育资源综合得分最高(1 215.474),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处于主导地位;组织服务管理(560.398)、体育师资队伍(478.790)居于次要地位;社会服务融合的综合得分最低(135.441)。
1.4 影响因素分析
1.4.1 专业体育资源
专业体育资源是影响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关乎学校体育课程等体育运动技能普及和学校代表队等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更是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特色”之处的重要体现。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课(第1、2项)、课外体育活动(第3、4项)、体育赛事(第5~9项)和学校代表队(第10、11项)是具有体育办学特色的普通中小学校申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专业体育资源影响因素。1)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普及体育项目、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增强学生体质的基本保障。调查发现,普通中小学每周安排1~3节体育课的比例为63.4%,低于1节的比例为19.4%。实际上,具有体育办学特色的学校更应保证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且应将其作为申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必要条件。在课外体育活动方面,46.7%的学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率不足50%,且学校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比例仅为39.0%。可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应以进一步建立课外体育活动激励机制和拓展举办主体等方式,整合多方体育活动筹办资源,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2)体育赛事。班班有团队、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竞赛和人人可参赛的赛事体系是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筹办、申报、发展的应有之义。调查发现,学校组织的班级、年级和校级赛事比例分别为55.5%、26.5%和11.0%。可见,因校级体育赛事组织率较低而无法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赛事资源,致使未能全面并高效地发挥体育赛事激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反馈学生体质状况和展现运动技能的杠杆效应。3)学校代表队。学校代表队是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营造校园体育文化、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及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在学校代表队参赛级别、训练频率、训练次数、训练时长等方面,参加全国性、省级和市级赛事比例分别为23.3%、52.8%和78.1%;代表队训练时段以“下午放学后”“周末”“寒暑假”比例最高,分别为68.1%、44.8%和43.6%;在训练频率上,每周6~7次比例最高,为31.7%;但是每次训练时长达到60~90 min的比例仅为36.2%。可见,学校代表队将市级体育赛事作为最重要的竞赛资源,运动负荷仍难以达到提高竞技能力的要求。
1.4.2 组织服务与管理
在普通中小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在制定政策、配备经费和投入资源等方面的组织服务与管理水平对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至关重要。尽管当前国家已启动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但是“体育非主课”“体育对升学影响较小”“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念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意愿和动机。因此,无论是激励广大学生积极上好体育课和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还是选拔更多具有运动才能和发展潜质的学生参加学校代表队训练,都需要普通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师重视和支持,也需要得到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认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服务与管理效率受经费保障(第12、13项)、场地设施和基本保障举措(第14、15项)等方面的影响:1)经费保障。专项经费投入是推动传统特色学校课程构建、活动组织、师资引进与培训等多方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障。56.0%的被调各学校用于体育传统运动项目方面的专项经费“有点紧张”,而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专项课程、学校代表队训练与竞赛营养供应等学生后勤保障均不同于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并且围绕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元、更精细化要求,更加需要专项经费的支持和保障。2)场地器材。场地器材是体育传统学校开展体育教学、体育赛事等活动的硬件保障。54.2%的被调查学校场地器材“有点紧张”。由于以运动专项为载体的体育教学、技能普及、体育赛事等活动,以及学校代表队训练等是体育传统学校的特色,场地器材需求量和标准相对高于普通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竞赛、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等需求。3)基本保障举措。科学合理的保障举措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学生人身安全、课程规范建设、运动风险规避等“保驾护航”。在保障举措内容中,“为学生购买保险”“承担外出参赛费用”“定期维护运动设施”“合理安排学习和训练”的比例依次为81.4%、73.8%、60.2%和59.8%。可见,配备专项特色教学、训练及竞赛的必要发展经费,尤其是保障体育场地设施增补、修缮及配备体育师资服装装备等是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组织管理和服务的关键因素。在此工作中,学校领导层的政策制定是其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
1.4.3 体育师资队伍
在体育师资队伍方面,体育教师、教练员等专业技术人员是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育运动技能普及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导者。从基层体育组织工作视角分析,体育教师需兼顾技术传授、心理激励、队伍管理与服务保障等多重职责(Key,2010),对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延续体育工作业绩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学校体育教师(第16~19项)、教练员(第16、17项)是具有体育办学特色的普通中小学校申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师资保障因素,“学校专职体育教师(含教练员)”“学校兼职体育教师(含教练员)”“外聘体校教练员”“外聘体育俱乐部教练员”比例分别为83.1%、25.9%、16.9%和12.3%。历经10余年的改革、创新与发展,体育和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特色学校等相关培训工作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由培训规划、大纲、课程、教材和专业师资团队等组成的培训体系,吸纳了86.2%的学校体育教师定期接受体育师资培训。为满足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专业性和专项性教学、训练、竞赛等指导需要,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还需进一步优化学校体育师资多元化配置方式,疏通普通学校、体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专业技术人员的交互服务通道,定期开展针对不同层次、水平和能力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
1.4.4 社会服务融合
在社会服务融合方面,教育、体育部门联合命名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需要借助体育行政部门、行业协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培训机构和慈善组织等多元化、多类型体育或非体育组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同时,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要以开放办学的理念,将学校体育场馆、体育师资、运动技能培训活动等辐射周边社区,或以学校承办省、市或区(县)代表队任务等形式,发挥其在青少年健康促进、全民健身及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化机制(第20项)是影响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社会服务融合的主要因素,具体体现为建立场地向学生开放、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校园、家校社一体化的社会化机制。调查发现,已设置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学校比例仅为39.0%,尚未形成在普通中小学校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并灵活调配多类运动项目专业技术人员及资源的有利举措。总之,要加快落实《意见》中多项有利于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与社会服务融合互动的改革举措,将其融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政策体系之中,使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社会和青少年共同受益。
2.1 体育和教育系统未共担专业体育服务
根据2017年修订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普通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由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等组成。调研发现,体育工作在普通学校教育体系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体育和教育部门自上而下单独命名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未有效配置双方在体育活动、竞赛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导致在专项体育课程建设、课余训练和体育后备人才输送等方面存在壁垒,主要体现在体育特长生招生、竞赛和科学选材方面:1)体育特长生招生。我国学校代表队运动员大多从就读学生中遴选,按照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实行的中小学生就近入学政策,具有运动项目特长的学生在小学升入初中或初中升入高中时,难以进入运动项目对口中学就读,这使得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或体育特色学校难以保障其兼顾文化学习和业余训练,真正成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阵地。2)体育竞赛。因体育部门在体校或专业青年队、教育部门在学校独立设置赛事体系,且体育部门组织的赛事仅面向各省市专业队或体校,教育部门组织的赛事仅允许普通学校学生参赛,双方分别制定竞赛计划、竞赛成绩奖励等政策,使得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或体育特色学校的赛事资源受限,难以进入国家和地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3)科学选材。小学学生正处于柔韧、协调、灵敏素质和技术动作发展的敏感期,中学学生受身体机能变化和形态发育的影响,力量、耐力等素质快速增长,专项技能习得和应用能力明显提升(Malina et al.,2004),学校应成为开展儿童青少年运动选材的主阵地。然而,各地体育系统因缺乏深入学校开展选材工作的政策依据,难以组织有规模、针对性强和体系化的选材活动,既制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或体育特色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又使得具有天赋的学生难以接受专项训练,体育后备人才选材渠道萎缩。同时,各地教育系统未承担区域训练和竞赛等任务,开展科学选材尚未成为学校体育的必要工作,使得体育和教育系统未共同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或体育特色学校为阵地,常态化地开展科学选材等系列工作。
2.2 体育和教育系统未共建双重培养目标
有组织的体育是推动体育运动普及、传播和发展的基础。显然,普通中小学校是学生有组织地参与体育运动和接受体育教育的主要场域,体育部门命名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旨在为具有体育特色、体育传统且重视体育工作的普通中小学校提供更专业的平台,使其更好地发挥体育促进学生健康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作用。然而,尚未形成“教育系统把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体育系统将学校作为开展全民健身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主要阵地”的双重培养目标(黄爱峰 等,2015)。具体表现为:1)学校发展目标与学校体育特色不一致。长期以来,学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然而“偏文轻武”已成为常态认知。调研发现,多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仅将命名作为学校的一项额外荣誉,学校管理层并未完全着力于打造学校体育传统项目、体育特色,以传统运动项目促进学生健康、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和发现体育后备人才的意愿和行动力不足。因此,多数学校末将专项体育课程、体育教研、体育师资、体育场地、学校代表队和体育竞赛等方面的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过去命名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存在有名无实且并未完全发挥作用的现象,使得地方体育和教育部门逐渐淡化相关的后期扶持、服务和管理等工作,难以实现依托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开展全民健身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双重培养目标。2)学生学业发展目标和体育参与目标不一致。在教育系统中,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和体育考试成绩与升学关系甚微,导致学校、家长和学生不重视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因此,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开展课外体育系列活动阻碍较多,久而久之形成了学生体育锻炼时间被挤压、学生体育参与意愿低、学校因不愿承担学生受伤风险而对开展体育活动持消极态度等现象,甚至出现“学生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歪曲解读。因而,要提升社会各界对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关键性、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认识在经费、政策、场地资源等方面实现合理配置,以提供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教学和竞赛资源,满足有体育天赋的学生参加运动训练的需求,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能力、心理和意愿等身体素养(任海,2018);同时,立足于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发现和培养更多体育后备人才。
2.3 体育和教育系统未共创师资保障机制
体育教师是开展普通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体育师资资源供给不足,城乡差异较大,非体育专业教师从事体育教学的结构性缺编等现象严重(汪晓赞 等,2020)。2015年,教育部对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体育工作调研结果显示,缺额体育教师达154 690人,缺编占比18.38%(《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报告》编写组,2018)。“十三五”期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由50.2万增加到59.5万,增加了9.3万人(人民体育,2020)。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校仍然面临兼具运动专项教学能力、竞赛组织能力和带训执教能力的综合型专业体育教师师资不足的问题,这与体育教师的发展保障机制不完善有关,具体表现为:1)缺乏体育和教育系统教练员、体育教师资源共享机制。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需要依托于具有专项运动教学、带训和办赛等能力的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将专项运动知识、体育项目文化、竞赛技能等贯穿于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和学校代表队训练之中。然而,以身体运动为载体的运动项目技能学习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属性,体育教师很难兼顾多个专项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工作,这正是体育教育教学不同于文化课教学的独特性所在,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难点。2017年,教育部印发《学校体育美育教师兼职管理办法》,旨在解决日常体育教学师资不足等问题。但仍缺乏体育部门和行业协会教练员、退役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专业指导人员进入校园指导体育教学的跨部门合作政策支持,使得体育和教育系统的体育教师、教练员难以在业务方面相互交流。2)体育和教育系统缺乏促进教练员、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培养机制。目前,体育系统的政策聚焦于各级各类体校,教育系统的政策倾向于普通学校,导致普通学校优秀体育教师难以受惠于体育后备人才输送的奖励、荣誉、职称评审政策;体育系统的文化课教师在业务培训、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同类教育系统文化课教师待遇差异较大。体育和教育部门作为体育教育和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石,要遴选优秀体育教师和教练员,以培训、委培等方式提高教学和执教能力,在经费、待遇、职称、荣誉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撑,建立未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育师资保障机制。
2.4 体育和教育系统未共寻社会治理路径
以体育为特色辐射周边社区、承担区域训练任务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的功能。因此,在办学过程中,体育、教育等行政部门、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及市场机构互动协同,更好地发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在履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构建学校、社会和家庭一体化体育健康促进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汪晓赞 等,2020)。目前,由于体育和教育系统还未共同探寻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与公共体育场馆、行业协会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互通互融的社会化治理的路径,以弥补办学过程中体育师资、场地和竞赛资源不足等问题,即使上级部门已颁布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基层执行中也存在层层阻滞或效能递减状况,具体表现为:1)欠缺融合内容。过去,体育和教育系统仅以命名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或体育特色学校的方式开展创建工作,既未破解双方共享体育专业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困境,也未实现其为周边或本区域内青少年提供体育服务的目标。作为普通中小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允许收取相关费用,从而制约了与公共体育场馆、行业协会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的社会化合作。但学校体育项目多元化、活动多样化、普及多层次发展均需依托体育部门、教育部门、社会和市场协同共治。因此,国家和地方体育、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有关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向社会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及合作开展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的政策体系。2)缺乏融合机制。尽管创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是提升学校体育发展层次的有效手段,但一方面,尚且缺乏整合学校体育与校外体育资源的融合机制,另一方面,一些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开展体育工作的思维较为狭窄,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调研发现,体育和教育部门尚未形成学校与本地市级或区(县)级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合作办队、交流学习、共享资源的融合模式,尤其是在形成学校体育传统和优势项目的过程中,学校面临体育场地、体育课程、体育课后服务和体育师资等资源不足等困境,缺乏寻求与社会力量合作的政策依据和参照标准。因此,体育和教育部门应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有序开放,合法合规地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社会力量合作,明确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与社会力量的融合内容,建立校内外体育资源融合 机制,拓展体教跨域协同治理路径。
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背景下,体育和教育部门以学校、各级各类体校和社会体育组织为组织体系,有步骤地在开展校园传统特色体育活动、运动员选拔和高水平体育活动、体育赛事、技能培训等方面建立部门、资源、举措等耦合关联,逐步达成目标一致。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作为体育和教育部门合作共促青少年健康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其命名和改革的关键在于汲取《意见》中与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直接相关的政策,包括构建“一条龙”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学校设立教练员岗位和强化体育特长生政策保障等,将此充分体现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政策体系之中,以体育教学专业化和体育课程专项化,以及项目布局网络化和学校体育精英化,实现体育运动技能普及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作的目标(图1)。
3.1 体育运动技能普及:体育教学专业化和体育课程专项化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指明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一直以来,受“体育非主课”“体育不影响升学”等教育领域存在的片面认识和错误认知(毛振明 等,2020)的影响,以及“十银不抵一金”“唯锦标主义”等功利体育价值观念的影响,文化课挤占体育课时长、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及广大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体育关注度不高和投入精力不足等问题突出,导致学校体育教学对青少年体育运动技能培训的能力有限(卿尚霖,2021)。诚然,一方面,学校作为贯彻党的教育、健康和体育思想的主要阵地,应通过指导运动技能、传授体育知识、举办体育竞赛、传播体育文化等方式,发挥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另一方面,还应以身体素养作为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以体育生活化的理念促进学生养成和具备终生体育锻炼的素养(Whitehead,2010)。为破解困境、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教育部门应聚焦于体育新课改,破解体育课程目标模糊、教学内容繁杂、教学评价单一等一系列问题,以运动负荷监控评价等手段,逐步提高体育课的密度和负荷科学性(季浏,2020)。显然,以身体运动为载体的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武术等运动项目技能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推进渐进性、阶段性、周期性的教学、训练、竞赛,应成为体育课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本研究认为面对普通中小学校在编体育教师专业体育技能有限、专项培训资源缺乏、课余训练组织规范化和体系化不足等困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还需以跨部门、跨领域协作等方式拓展融合发展空间,共享本地区周边体校教练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教练员、公共体育场馆等资源,提升体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和促进体育课程专项化,助力形成学校体育传统和优势项目。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以协同育人为工作原则,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完善竞赛、师资培训等工作,支持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基于《意见》中诸多与学校体育及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相关的改革条款,应将体育系统专业专项的人力、技术、活动等资源融入普通中小学校之中,形成有利于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发展的可操作性政策,包括开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竞赛、冬夏令营活动、体育师资培训、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学生开放等,提升其体育教学专业化和体育课程专项化水平,实现体育和教育部门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为载体,共促体育运动技能普及的目标定位。
3.2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项目布局网络化和学校体育精英化
长期以来,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是体育系统的主要职能和任务,构建了以各级各类体校为载体的选拔、培养、输送体系。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区(县)级少儿体校“训练集中、文化学习集中和生活集中”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市级体校作为城市最主要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体也面临招生难、输送难等运动员来源和成长渠道单一等问题,尤其是由区(县)体校向市级体校输送的线性化培养模式,不利于青少年运动员多元化、多渠道和多方面发展。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推行“教体结合”“体教结合”等举措的初衷均是在普通中小学和大学创建学校运动队和高水平运动队,提升其文化教育水平,形成拓展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的多元化模式。实际上,在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成为探索体教融合的开端。然而,在实践中发现体育和教育部门在国家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思想观念、政策壁垒,大众对以金牌为唯一目标的参训动机的不认可和不接受也阻碍了体教融合发展(柳鸣毅 等,2020)。各地普通中小学校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作用还未完全显现,即便是命名多年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及体育特色学校也急缺教练员专业指导、体育专项器材等专项性、专业化的体育资源,难以在普通中小学校推进青少年科学选材、训练指导、体育赛事等工作。
为贯彻《意见》精神,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旨在整合体育部门专业化、专项化体育资源和教育部门学校课余训练空间、场地设施和“一条龙”文化学习等资源,遵循教育系统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惯性路径,赋予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功能。在项目布局网络化方面,通过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统一制定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命名创建管理系列政策,为各地体育和教育部门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为载体开展市或区(县)体育代表队与学校合作提供政策依据。同时,遵循不同学段学生成长特点,根据不同地区学校办学特点、优势传统项目和场地设施条件等实际情况,建立在不同层级学校布局各类运动项目的网络化模式,以均衡布局、特色布点、突出优势、打造品牌、形成传统。在学校体育精英化方面,体育和教育系统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等资源的共享,不仅有利于提高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育课教学质量,丰富课余体育活动,还有利于以实施科学选材和代表队训练等手段,从学校选拔精英体育后备人才。
4.1 整合体育和教育系统资源,有序开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活动
在遵循普通中小学校教学、青少年健康成长和体育参与规律背景下,开展具有运动专项特点的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等活动,以此传播体育文化和丰富校园生活是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区别于普通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独特之处。
在内部治理方面,体育、教育部门及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应以深化体教融合为政策契机,围绕体育运动技能普及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构建以特色运动项目为载体的,由专项体育课、课余体育活动、学校代表队和校内外体育竞赛等模块组成的学校体育体系,有序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一方面,从体育技能普及的视角,要以发挥体育立德树人作用为出发点,开展融入学生德育、智育、美育、劳育的各类体育活动(李卫东 等,2019)。体育部门深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开展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和运动选材,并允许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单独组队参加省、市或区(县)运动会。同时,教育部门充分利用“课后三点半”、寒暑假等课余时间,引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社会力量开展专项体育课授课、课外体育活动或代表队训练等,共同研制体育特色校本课程,破解学校专业体育资源不足的困境。另一方面,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视角,《意见》的出台将改变基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架构体系。在区县体校逐步萎缩、青少年体育培训业态日益发展壮大的趋势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与体育、教育部门形成纵向联动、横向联合的治理关系。在横向联合方面,体育和教育部门将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作为展现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特色、亮点和业绩的重要载体,以学校与各级各类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联合组队、共享资源的方式,代表本地区承担体育、教育系统体育竞赛任务,在体育竞赛、体育特长生、体育人才输送、经费保障、专业指导等方面为学校争取更多资源。在纵向联动方面,从国家到地方的体育和教育系统通过共同组织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师资培训、系列体育活动及常态化、黏滞性强的体育赛事,使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与各级各类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及更高层次专业运动队资源共享、业务联动和共育人才,将其打造成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基础最牢、规模最大、布局最广的组织。
在外部治理方面,加快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管理办法等政策的研制。为规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常态工作,体育和教育部门分别制定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等政策,有效推进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的命名、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背景下,为破除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的合并流于形式的问题,需加快研究并出台“全国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管理办法”,既要明确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概念、任务、目标和工作职责,又要充分吸收《意见》中关于学校体育冬夏令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校园、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待遇、退役运动员“先入职后培训”的相关政策,使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应规划和构建多项目、多层次式、多样化的体育赛事体系、体育特色课程、大纲、教材、专家和培训站点齐备的教学体系,实现依规治校。
4.2 统一体育和教育系统理念,合理规划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发展
体育和教育部门实现目标融合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健康第一”理念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破除体育促进全体青少年健康成长和部分青少年业余训练相互割裂的困境。
在发展理念方面,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作为体育部门向普通学校注入专业体育资源及教育系统打造学校体育特色的重要载体,应以体育实现立德树人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理念,合理规划学校发展。一方面,树立体育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意见》以夯实学校体育工作基础为切入点,强调体育系统推进各级各类体校、社会组织等资源与普通学校有机融合(柳鸣毅 等,2020)。体育和教育系统工作者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挖掘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等意志品质的功能,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体育项目文化、体育技能训练、体育研学等体系之中。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视角开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育工作,摒弃教育系统“唯分数论”和体育系统“唯金牌论”的错误目标导向,逐步转变理念,实现目标、举措和资源融合。另一方面,实现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具有传统和特色的体育活动是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必选菜单”。深入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体育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学生体育考核为手段,开展具有层级体系的体育课和课余体育活动,推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认识青少年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的关联度,将体质测试、体能训练、专项技能教学、运动技能等级评定融入体育课教学和课余体育活动(唐炎,2018),以促进生理神经发育、认知能力、心理品质的提升,形成学生文化学习能力与体育认知、感知能力的相互反哺,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及体育后备人才。
在标准制定方面,要将建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标准体系作为统一体育和教育系统理念的重要杠杆。在教育和体育事业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标准”纳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管理办法”的核心配套文件之内;同时,围绕学校组织管理、招生、师资配备、场地建设、经费保障、体育活动开展、后备人才培养与输送等工作构建评价指标,从而有序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命名、建设和服务工作。在常态化服务和管理中,体育和教育部门应明晰和统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宗旨、目标、任务,围绕专项体育课开设、冬夏令营举办、体育俱乐部进校园、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体育教师或教练员执教素养提升和行为规范、家长职责明晰、学校代表队建设,以及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竞赛流程等方面,以工作服务指南的方式在全国或区域范围内层级推广标准化工作,实现以标治校。
4.3 强化体育和教育系统保障,灵活调配体育师资和招收特长生
体育教师、教练员等体育专业人力资源是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工作和提升基层体育教学、训练质量的主导力量,体育特长生则是以学校为载体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对象。针对基层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业余训练体系教练员流失等规模萎缩问题,《意见》围绕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优秀退役运动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其根本在于破解工作机制障碍及全体运动员职业发展空间堵塞的问题。
在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方面,应吸收《意见》补齐体育师资和教练员的改革条款,以一体化设计的视角改变对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条块式”行政管理方式,建立走班教学、共享师资和允许参与课后体育服务的教学机制。同时,针对普通中小学校体育特长生未建立运动项目贯通一致的对口升学机制问题,《意见》提出鼓励各地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一条龙”人才体系,旨在解决学校培养的体育后备人才升学断档问题。
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以整合性思维落实《意见》中关于增设教练员岗位、允许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合法合规地获得课余专业技术指导报酬的政策,从而提升体育教师执教积极性、工作获得感和岗位责任感,夯实体育传统特色的办学实力。一方面,构建地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师资体系。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将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典型示范,彰显学校承担基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任务的功能。因而,地方层面应通过制定体教融合实施方案、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管理办法等政策,落实根据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在课外训练、体质测试、竞赛组织等教学外任务中的工作量给予薪酬补贴,由体育和教育部门共同组织体育师资和教练员继续教育培训,推进双方互认体育竞赛成绩,将体育教师、教练员纳入体育和教育系统共同建立的体育师资培养体系(王登峰,2020)。另一方面,拓展体育教师、教练员、优秀退役运动员职业发展空间。高水平的体育师资队伍是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实现体育教学专业化和体育课程专项化目标的保障,各级体育和教育部门应将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优先作为落实《意见》中“学校设立教练员岗位”“以‘先入职后培训’方式吸纳优秀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进入学校担任体育教师或教练员”的试点,回应体育人力资源应急之需。同时,还应以代训等形式吸纳体校、俱乐部教练员参与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学校代表队工作,以更高水平的执教平台拓展其职业发展空间。
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优质体育生源培养方面,应为构建“一条龙”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政策依据。除了处理好学生运动员业余训练和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还应将为具有运动天赋和特长的学生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升学体系。当前,全国绝大部分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实行就近入学政策,导致小学、初中和高中从事专项训练或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无法依据学校特色运动项目或自身运动技术水平合法合规升学。调研发现,即便是具有体育特长生招生资格的学校,也是通过学生毕业学校与升学学校之间协商或特批政策等柔性方式进行招生。因此,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因政策壁垒而难以落地。各地政府应将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作为构建“一条龙”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试点改革领域,以《意见》为政策指引,每年建立并向社会公布以运动项目为索引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对口升学名录,且允许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在本地、市、州跨区(县)招收体育特长生。以此推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按照“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鼓励省级、市级或区级运动队与其共建联办高水平运动队,实现以策荣校。
4.4 促进体育和教育系统协同,强化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外部治理
从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分析,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辐射性,且是贯彻落实“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每天锻炼一小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对社会开放”等政策的“先锋队”。从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视角分析,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应遵循儿童青少年发育和文化教育规律,开展选材、训练、竞赛和文化教育等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使其成为在教育系统补齐体育后备人才短板的重要载体,并将其打造为适应学生运动员多元化发展和聚集更多具有运动天赋青少年的阵地。显然,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功能再造需要加强体育、教育系统协同治理能力,强化外部治理,共破体育专业、组织服务、体育师资和社会融合等多重壁垒。
在强化政策扶持方面,一方面,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将学校合法合规吸纳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社会力量参与学校体育课程研发、学校代表队训练、体育冬夏令营及“双减”政策后学生课余体育培训等纳入政策之中,保障学校对体育传统学校管理的自主权,增强其外部治理和整合社会资源网络的能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对学校体育和基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具有较强的体育带动、辐射和引领作用,体育和教育系统应通过扶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创建“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省(市、区)队校办模式以及命名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等方式,向其配置优质体育资源,从而树立体育特色强校理念,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赢得良好的办学声誉及多部门、多领域、多层级的支持。
在加强监管督导方面,加快建立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数字化管理平台。数字化政府建设是“十四五”时期体育工作的创新改革内容,更是体育服务数字经济、竞技体育科技助力、体育管理网络平台、体育活动文化宣传等多领域的重要载体。在此背景下,建议尽快研究制定“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明确平台数字、无形资产等产权管理制度(江小涓,2020),逐步构建和完善数字化平台的运行模式及命名、评估、宣传等功能,从长远视角对数字化体育赛事交互平台、运动训练和教学展示平台进行合理规划。随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及其在学校体育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愈发凸显,要逐渐发挥数字化平台信息公开程度高、过程式评估与督导便捷、服务类型丰富等作用,实现以评促校。
声明:本公众号内容均为《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独家稿件,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转载、摘编我刊作品,请提前联系我刊编辑部:bjb@ciss.cn,个人请按微信原文转发关注公众号。
校对:丁合 高天艾
监制:邱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