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毕节故事 | 门牌号与老屋的不舍情结

2017-12-28 李新春 云上毕节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我家的住址是解放路26号附24号。这是一个定格在我的记忆和各种表格中的一个门牌号数,也是我儿时户口本和购粮证上的家庭住址。从读书到参加工作,我不知填写了多少张登记表格,早把这个号码倒背如流、烂熟于胸了。



这个门牌号码,承载我儿时对家的记忆,它就这样被永远地捆绑在这里了。从数字一看,我的街坊邻居就多达30余家,每户人家平均按5口人计算,这里至少有住户150多人。

这里就是毕节八十年代前的易家龙门,从解放路方向上街,正对面就是县革委大门,左边有一街粮店、县公安局和猫猫城入口,从文笔山流来的一条溪水,蜿蜒曲折地穿过猫猫城,沿沟边小道踏入猫猫城,就是宋家龙门。过丁字路(那时猫猫城还没松山路),往左边走,就是二街粮店、二街豆腐厂和专医院了。靠解放路的右手边,有马家巷,过了十字街就到箱子街了。若从靠近县建筑二社大门这边上街,跨过沟边小桥,对面就是毕节二小和刘家龙门,靠左转弯,顺着水沟旁边的小路前行,过游击衙门,转几个弯就到新街市场了,若靠刘家龙门右转,就到三街粮店、豆腐厂、二六军团旧址和地区行政公署。



除了填表格,这个门牌号码,还是我家的通讯地址,给黔东南亲人和水城父亲写书信,信封落款处就是这地址,邮递员进入易家龙门,很快就把邮件分发结束,特别是汇款到了,邻里还要相互问候一声:“孩子他爸寄钱来了!"于是,母亲的心就很踏实了,供应的粮油就可以采买回来,一家人的衣食也有了着落。


整个易家龙门里,大家的经济状况都差不多,均属于很平常的人家。那时,我隐约感觉,除了来自百花山行政公署、游击衙门军区家属院和运输公司家属院等这些地方的人家,经济状况要殷实一些外,大家都属于一般居民。很细微的差别,大家也没有感到太大的贫富差别,心理落差也不太大,故而,除了阶级斗争中,地富反坏右的日子难过一些,低调处事外,大多数人家总能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就因为这样,直到1980年我家搬离这里,将门牌号变更为清毕南路23号后,我还时不时的跑到原住处去看我家的老房子,顺便看一看老邻居及儿时的玩伴,大家相见依然很亲切,特别是那些长辈,总要凑过来嘘寒问暖,询问家里的情况,绝对的真情实感,搞得我每次去后,总有一些依依不舍的酸楚。


实际上,离开这个老房后,我家依然还用奶奶的名义占着这处房产。奶奶带着我,偶尔还要回到这里坐一坐,看一看,并与老邻居们拉拉家长、摆摆龙门阵。我也看出来,奶奶对这里有感情,舍不得这里的人和事,毕竟在这里住了10多年,跟大家都有很深的感情。



后来,管理公产的财科,多次派人来催,我奶奶才将房门钥匙交给了他们,奶奶的眼里含满老泪。也就从那时开始,承载我童年记忆的老房没有后,我和奶奶没有了来这里转悠的借口,自然就来的不多了。


一年后,奶奶去世。又有一天,可能是怀念奶奶了,我又莫名其妙地再次来到这里,老房已有新主人,我们家栽在墙根脚,靠近县建筑二社外围墙的那颗樱桃树还在,可惜无人管理,树已凋敝沧桑了许多,无精打采的,有点让人伤感。辛酸中离去,在巷口碰到一个熟人才得知,这里的一些老邻居已经搬走,还有一些老人已去世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从一街走到五街新家,我足足走了一个多钟头。夕阳打在脸上和沿街的老房老瓦上,我的心情有些沉重,至此,我再没有去过儿时的老屋了。


若干年后,沪州兴远房地产入驻毕节,在老城的第一波旧城改造中,将我童年住的易家龙门全部拆除。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有些莫名的难过,赶到现场,看见和我已经没有多大关系的残砖断瓦,心中有点拔凉拔凉的味道。



我其实不是心疼这些老房,而是感觉自己再也无法重返童年那段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了,加之,收藏记忆的这些老屋彻底消失了,让我第一次深切的感悟到了岁月的无情、无奈和悲催。


现在,参加一些聚会就餐,碰到一两个儿时的同学和玩伴,再次回首小时候的那些熟悉的人和事,褪色的岁月已随时光远去,心态早就变味发霉,往事晃如隔世。残留的记忆早被时光过滤,剩下的留痕已不足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已被过往岁月封存,或让时光悄然带去。只有深情的回眸,还虚幻地挂在遥远天际,如梦般地朝我羞涩地张望,已经陌生得很生疏了。


站在又一个年度的交叉口,我还将在新的表格里填上自己的履历。面对现实,今年我将如实填上自己的住址及门牌号,新的通讯地扯早在前几年已更新,它是毕节七星关区洪南路宏蓝商住楼,具体号码就不写了,慎防小偷。


每次回想时,我都有这样一个发自心底的感叹,每一次门牌号码的变更,都让我离毕节老城区越来越远,并与毕节城市的膨胀一起向外膨胀。


有时我会白日梦般瞎想,说不定那天,天上掉下一个福彩大奖的馅饼,我也学学一些老毕节人,逃离儿时的精神家园,斩断乡愁与记忆,去海南三亚或什么地方,购买上一套新房,在退休后开启一个别样的养老模式。那时,站在别人的故土上眺望毕节,我兴许又是另一个善写乡愁的毕节藉余光中,因写老毕节故事,而让后来的新一代毕节人仰视。



编辑:任佳丽

编审:秦   恒



大家都在看

NEWS

老毕节故事 |  那浪琴声,还萦绕在耳旁


老毕节故事 |1976年那个特殊年份的毕节记忆


老毕节故事 | 行走毕节城市边缘的大背箩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