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寡妇村”是如何变成“秀才村”的?

云上毕节 2022-03-30

纳雍县水东镇以则孔村,1996年至2002年间,全村100余户人家就有42个涉毒人员,是远近有名的“贩毒村”。涉毒人员被绳之以法后妻离子散、家庭破碎,留下24个老人、22名年轻妇女、49名孩子。所以,以则孔也一度被媒体称为“寡妇村”。


而今,以则孔在国家、省、市、县的帮扶下,找准涉毒根源,实施综合整治,成功实现从“毒情重灾区”到“禁毒示范区”的蜕变,而“寡妇村”的称号也即将被“秀才村”这个新词所代替——


截至目前,新民社区(以则孔村和新民村合并)的大学生共32名,其中12名来自当年的涉毒家庭。此外,还有一批孩子在读高中,成绩优异,考入大学指日可待。



这是一个通过教育改变涉毒家庭孩子命运,通过教育转变农村思想贫瘠的生动实例。


6月17日,我们走进新民社区唯一的学校以则孔小学,走近在此坚守了13年的校长张杰,探访他们如何护航这些特殊孩子向阳而生。



01


以则孔地理位置偏僻,距镇政府驻地15公里。沿着蜿蜒在大山之间的通村路一路行驶,大概有30分钟的车程,我们到了以则孔小学,一栋三层、一栋两层的教学楼静立在大山深处。


2007年,大学毕业的张杰参加全县教师招考,被录取到以则孔小学任教,成为了以则孔小学的第一个公办教师。


张杰的老家在水东镇沙坝社区,与以则孔仅一山之隔,早就听闻过一些关于以则孔过去涉毒的事情。当时,他在欣喜考到工作的同时,也对以则孔残酷的现状充满担忧。


果然,到校第一天,眼前的景象就让张杰内心五味陈杂:全校只有二三十个学生,1个代课教师、2间简陋办公室、3间破旧教室,遍地垃圾……


“我到校上的第一节课,全班只有6张桌椅,11个学生。现实的差距,加上非师范专业出生,第一节课我不知所云。”第一节课的经历,张杰至今记忆犹新。


这一切,让这个满怀理想、准备在工作岗位上大展身手的张杰心里产生了巨大落差,想打退堂鼓。


但,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张杰更懂山里娃对知识、对山外面世界的渴望。慢慢和孩子们相处之后,每一次与他们目光交融,孩子们的那份纯真和渴望,都转化成一种牵挂,刻在他心里,放不下。


两年多的时间,学校只有张杰和以前的那位代课教师,除了日常教学工作外,其余大量工作都由张杰扛着。2009年,通过两年的努力,在水东镇期末统考中,他执教的语文和数学平均分名列全镇第一,以则孔小学的教学成绩实现从在全镇挂末到名列前茅的蜕变。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张杰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工作,改变以则孔小学的教育现状。


“学校的软、硬件变化,都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关怀,尤其是贵州省禁毒总队的倾情帮扶下,我们先后建立了两栋教学楼,从只有3个年级到完整的小学,从全校只有30多个学生到现在有104名学生,从1个代课教师到到现在6个教师。”教学质量也连续多年名列全镇各校点前茅,在全县也有了不小名气,还得到县委书记的点名表扬。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禁毒教育,每周都有禁毒教育课。通过开设法治课、召开家长会、班会、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展板,请来曾经有过吸毒贩毒经历刑满回家的村民走进课堂,给学生讲解毒品的危害,使禁毒教育的影响深植于每一个学生的内心。


2014年8月,以则孔小学获中央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青少年普法教育“零犯罪”学校称号;2017年4月,获纳雍县教育局德育工作示范学校称号;2017年,获纳雍县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02


在涉毒家庭安小四家中,一堵墙上贴满了金灿灿的奖状。“现在国家政策好,学校老师好,如果不是张校长,我家这几个娃不会这么有出息。”安小四说。


2008年秋,张杰招收了30个1年级学生,有6个涉毒家庭的孩子,安小四的儿子小义也在其中。按照惯例,开学前必须开一场家长会。那天,安小四因地里的活耽误了一会儿,小义无助地站在校门口等妈妈。


“你爸爸怎么没来?” 当时不了解情况的张杰问道。


听到老师问话的孩子一大声哭了出来:“爸爸被警察抓走了……”


张杰一时恍然大悟,一把将小义搂在怀里半个多小时,他第一次深切感受到毒品给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带来的伤害,眼泪也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在他厚实的怀抱里,小义的哭声渐渐止住。“那次给我的触动很大,对于涉毒家庭的孩子,需要用更多的爱去温暖他们。”张杰业余时间,常常家访,以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尽自己最大力量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明朗健康的童年环境。


张杰说,小义是班上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个,成绩也拔尖,但有段时间字写得特别细,不像一个男孩子的字。为此,他和安小四商量,假期带小义去看他服刑的爸爸。



回来后,张杰找小义谈心,问及他们两父子聊些什么,耐心引导小毅将把字写得大一点作为一个小目标列入学习计划,并培养他的阅读习惯。“小学毕业时,他已经看了我们阅览室的三分之一的书。他现在在县城就读高三,相信他一定能考上心仪的大学。”对于自己亲自带出的第一届学生,张杰很是骄傲。


在学校班级开设不完整、条件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张杰坚持把那30个学生带到小学毕业,是从以则孔小学完整毕业的第一届学生。现在,他们有15个上高三、12个上高一、3个上中职院校,没有一个中途放弃学业。


专注于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善于引导,这是张杰执教13年的经验。



03


一进以则孔小学,一面墙上展示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是全村考上大学的学生照片。


这是榜样的力量。“他们有些是两兄弟、两姐妹,家里只要有一个考上,都会起到榜样的作用,小义有两个姐姐都在这上面。还有好几个,他们都是涉毒家庭的孩子,有的也要毕业出来工作了。”张杰介绍。



正因如此,当地家长在他的影响下,对待孩子的教育态度也发生很大转变。“早些年,家庭负担重,想着能不饿着孩子就是大事了,没想到这里能出这么多大学生,都是张校长和老师们的付出。”安小四说。


在当地,不管刮风下雨,张杰该走的家访一个不落,除了自己教的学生,全村涉毒家庭孩子都在他家访范围内。


“我刚开始走访时,很多家长都不重视娃娃教育,从不问在学校的情况,甚至上不上学,他们都觉得无所谓。经过几年的努力,大家转变思想了,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回学校亲自交给我。”张杰说。


从最初想放弃到放不下,中途有很多次可以离开以则孔的机会,但张杰都放弃了。以则孔小学,是他付出过生命的地方。


2011年7月期末,全镇实行交叉监考。以则孔偏远,监考老师来回一趟很不容易,考试没结束,张杰就骑着摩托车去镇上买菜做饭给大伙吃。坡陡弯大,一边是悬崖,谁也没有想到,那天竟然出了车祸,被甩出几米远,全身是血。


被送往医院时,医生诊断其肝破裂,需要马上手术。手术后,足足昏迷了3天3夜,醒来他问妻子的第一句话:考试结束了没,学生回家了吗?


记忆还停留在发生事故那天,心还在学生身上。在命悬一线之际,是对家庭、对学生都还有未尽的责任支撑着张杰活了过来。


让张杰感动的是,他醒来的第一眼,不仅看到了家人,病房外也站满了学生和家长。大家听说张校长出事,村里的人们都十分担心,从村里赶到县城医院,一起守护为孩子们默默付出的张校长。


张杰说,以则孔走出去的每一个学生都带着感恩之心。



直到现在,每年春节,这些大学生只要回来,都会相约来看望张老师,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谈人生、谈未来……


以则孔小学亮丽的教学楼,在村民们的眼里,就是希望和明天,而张杰老师,则走进了每一个学生、家长的心,似乎成了这个小村庄的支撑和依靠。


采访结束,我们忍不住再次回望:


看,羊角山下,满目苍翠!

听,以则孔小学,读书声琅琅……


来   源:毕节发布
文   图:王韵  刘靖林  朱杰
编   辑:吴   芳
编   审:秦   恒
监   制:叶光良   
总监制:朱光伦

更多新闻




看完点“在看”,让更多人知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