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易地搬迁时代

云上毕节 2022-03-30

2017年12月15日,毕节市威宁县哲觉镇论河村中寨组,8岁的张鹏和张健(右前)和姐姐及堂姐在老屋的阁楼合影。5个孩子分属两家,他们的父亲是兄弟,合住在一间几十年的木房子里,姐姐和堂姐在县城的中学读书,周五返回家中,周日返校。



2020年6月9日,毕节市威宁县五里岗街道,张鹏和张健在新家的卧室里合影。兄弟俩就读于威宁县第七小学,他们的姐姐就读于附近的初中和高中,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均返乡就业。



2018年2月27日,七星关区青场镇木梳块村。这里地处深山,交通极为不便,自然条件恶劣,为深度贫困村,被整体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至七星关区集中安置点。2019年初开始实施搬迁,2019年底搬迁完成。



2020年6月14日,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这里共安置易地搬迁群众7000多户29000多人。幼儿园、中小学、社区居委会、文化室、老年人服务站、社服卫生院、警务室等配建齐全之外,还在安置点周边建设产业配套项目6个,可覆盖贫困户5286户18500多人。



2019年2月25日,威宁县海拉镇花果村花果小学,刘桂仙站在教室里望向窗外。就读于五年级的她从家到学校需要徒步4个小时。学校的两层教学楼建于2006年,所有教室的天花板脱落都非常严重。



2020年6月9日,威宁县第七小学,因为下雨,刘桂仙和同学们一起在教室里上体育课,体育老师教的内容是运动伤处理。如今,刘桂仙上学的路程缩短到半小时。新建不久的威宁县第七小学容纳了大约3000多名学生,其中90%以上学生来自易地搬迁精准扶贫户家庭。



2019年3月23日,威宁县海拉镇花果村大石头组,13岁的王方贤和奶奶从地里回来。母亲十年前出走改嫁,父亲常外出打工,王方贤兄弟俩跟奶奶生活,每天上下学需要花费7个小时。担心到了县城靠自己打工很难养活一家人,王方贤父亲一直不愿搬迁。



2020年6月8日,威宁县五里岗街道朝阳社区,王方贤和奶奶在社区内的道路上拍照,新家就在背后的楼栋里。奶奶说,两个孙子转入附近的威宁县第七小学后,学习成绩提高很快。社区和学校安排人与孩子结对,经常家访,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



2019年3月21日,威宁县海拉镇花果村大石头组,患有糖尿病的73岁卯留玉在给自己打针。其丈夫说,每针90元,每月800多元药钱,他不愿搬迁,妻子的药钱大部分不在报销范围,只能自己养猪养鸡挣钱,再加上儿子打工给一些。搬出去后,人老了,又做不了其他事,怕没钱买药。



2020年6月8日,威宁县五里岗街道朝阳社区,卯留玉夫妇在新家里,社区医生定期为老两口检查身体。易地搬迁后,两人均被纳入城市低保。按2020年的新政策,卯留玉的糖尿病用药也纳入了医保,日常有小病,不出社区就能治疗。


自2017年以来,新京报记者深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和威宁县、大方县,通过《攀山溜索上学路》等系列报道,记录一区两县多个自然条件恶劣的深度贫困村落存在的现实困境。


随着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易地搬迁的实地落实,以及社会公益力量的介入助力,截至目前,农村“三留”问题(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已在一区两县取得较大成效,曾经困扰深度贫困家庭的居住条件、教育环境、医疗保障、就业形势等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现易地搬迁之后,如今,一些孩子再也不需要凌晨起床,溜索过江、攀越险峭山路,徒步数小时上学;一些家庭再也不用为学费犯愁,孩子们得到社会公益组织的资助,可以坐在安全亮堂的教室里专心学业;一些孩子再也不是留守儿童,父母不需要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可以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家庭;一些老人再也不必担心老无所依,有病无钱治......



来   源:新京报
文   图:陈   杰 刘  旻 
编   辑:吴   芳 李佩遥(实习)
编   审:秦   恒
监   制:叶光良   
总监制:朱光伦

更多新闻


看完记得

点亮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