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近!毕节在全国又火了一把

云上毕节 2022-03-30

近日

毕节“护渠人”引发

《人民日报》、《中新网》及省内媒体关注

↓↓↓


毕节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

山阻水隔的环境

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

“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8月12日,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团结乡青林村,村民正在管护凿在悬崖峭壁上的法郎渠。



上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喀斯特地貌留不住水,不少群众长期面临严重缺水的困境,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原毕节县)水利部门的鼓励和支持下,位于七星关区团结乡青林村群众采取全民动员、义务投工、民办公助的办法因地制宜在悬崖峭壁打凿出法郎渠。法郎“天渠”建成后,人们改土造田、营造果园、绿化荒山,呈现出“果挂枝头粮满仓”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国家启动实施一系列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青林村1700余名村民的人畜饮水,但法郎渠依然承担着当地2000余亩农田的灌溉任务。每年除了全村的集体维护以外,当地的村民在农闲时都会自发前往法郎渠所经之地进行巡逻管护。在这条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天渠”旁,经常可以看到自发巡逻的“护渠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维护着这条“天渠”,传承前辈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

毕节人民拿出战天斗地的气儿

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

硬是在乌蒙之巅开凿出了

“绝壁天渠”

“挂壁公路”

“溶洞篮球场”

创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人间奇迹






绝壁挖渠人

《绝壁挖渠人》讲述了毕节市七星关区青林村的一群青年小伙,在上世纪60年代为解决世代困扰的缺水问题,决心在百米高的悬崖绝壁上开凿水渠的事迹。


在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后,终于换来“法朗渠”通水,而该水渠一直造福当地村民直到今天。




悬崖上的挂壁公路


毕节市赫章县石板河村的村民们,近百年来被大山隔绝与外部来往,出山只能靠“人背马托”。


2004年之前,村里因不通公路,导致电杆等物资拉不进来,村民们过着烧柴点灯式的“半原始生活”。村民们如何在悬崖峭壁上打通出山路?




溶洞篮球场


如果说水和路是生存必须逾越的障碍,那毕节纳雍县新春村“溶洞篮球场”,就是毕节人不断追求美好生活最直观的体现。



这是个曾经在解放前用来躲避土匪的溶洞,2016年初,当地村民们“异想天开”要在溶洞中建一个冬暖夏凉的篮球场。



于是这座当地知名的“篮球村”村民们自掏腰包,终于在各方援助下建成了这一座恒温18℃的篮球场,成为当地奇观。


在这些奇迹背后是毕节人民不屈服、不服输不罢休和不甘心的精神是毕节绝地突围的生动写照更是毕节改革发展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云上毕节综合“人民日报、中新网”

记   者:罗大富

编   辑:吴   芳  吴春妹

编   审:秦   恒

监   制:叶光良   
总监制:朱光伦

更多新闻

看完记得

点亮下方“赞”和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