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手在民间!毕节乐器大师工艺惊人

云上毕节 2022-03-30

芦笙的出现

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有苗族的地方就有芦笙

一把芦笙一个民族

一把芦笙一个故事


(点开精彩视频查看芦笙制作工艺↑↑↑)


在纳雍县左鸠戛乡的黔西北蒙知佑芦笙工艺制作中心,厂房有些狭小,工人们正在忙着制作芦笙。



我们的采访让马进国有些犹豫,因为明天就要交货,他担心会耽误时间影响交货。因为不好拒绝我们,他试着与对方打电话进行沟通。对方明天有事取不了货,让马进国舒了一口气。


这批来自赫章和水城的订单,一共有八十把芦笙,工人们已经整整忙了一个多月。这是今年马进国接的第五笔订单



马进国是这家芦笙制作中心的负责人,也是一名资深的芦笙制作技师。马进国的老家在纳雍县龙场镇,离这里有三十公里。他是地道的苗族,十三岁学制作芦笙,十六岁成了师傅。算起来马进国制作芦笙已有三十二年的历史。



两年前,马进国受当地政府邀请,来到左鸠戛乡负责芦笙制作,向当地苗族同胞传授芦笙制作工艺。


芦笙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最重要的吹奏乐器,制作工艺繁杂,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即便是制作熟手,也要耗时数天才能制作完成。



马进国说,他们制作的芦笙特别好销,去年卖的4000多把芦笙,光产值就达到了两百多万。


然而马进国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厂的规模小,又是传统手工工艺,每天仅能生产几把芦笙,遇到大的订单,他实在不敢接招。


马进国说,今年他已经推了好几宗订单了,有赫章的,黔西的还有大方的。


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光去年推掉的的订单就达500把,让他损失了20多万元。



这件事情让马进国很苦恼。苦恼的不光马进国,马德也苦恼。马德是厂里的师傅,也是马进国的儿子。马德今年23岁,毕业于贵阳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父亲不想让他去考工作,想让他到厂里帮忙。


从小对父亲制作芦笙耳濡目染,他也很想帮下父亲。眼下芦笙的制作规模虽然小了一点,但总有一天要扩大,他很想帮父亲在淘宝网上开个网店。可在淘宝网开店需要很多技术支撑,马德说自己弄了一个月也没有弄好。



除了马国,芦笙制作中心还有马光明、马军等两名师傅熟练掌握芦笙制作和吹奏技艺。这两人也是马进国家族里的人,他们是马进国一手带出来的。


马进国说,制作芦笙,从选料到成品出来,每道工序都很讲究,他毫无保留的将技术传给他们,但整个工序中,最核心的技术还是他掌握着,因为这是他的看家本领。


芦笙是由声斗、声管两大部分组成,声斗用料是选自当地的杉树或吊楸树;声管的用料则选用苦竹。当地没有苦竹,要用苦竹得从外地购买,这也是制作芦笙成本最难控制的原料。




马进国用的苦竹主要来源于广东、浙江、贵阳、紫云等地。最近的苦竹产地在织金,距离也有两百多公里。一般生长三到五年的苦竹才是制作芦笙的上等料,这个年龄段的苦竹粗细适中、竹节长短刚好适合。


由于从外地购买,运进来的苦竹并非都是上等料,有些苦竹是不能用的,选料后可以用作声管的苦竹常常只有一半,这也是马进国最为头疼和无奈的事情。选好的苦竹要经过泡、煮、煨三道工序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一把芦笙要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泡煮这两道工序尤为重要。竹子、木料时间长了最怕生虫。为了确保做好的芦笙不会被虫蛀,在泡的这一环节,马进国找到了简单可行的办法。


煮好的苦竹和声斗,经过晾干后还要进行高温烘烤。声斗经过高温,质地更加密实耐用,而苦竹则通过高温进行煨直。


备料治料直接影响到芦笙的使用年限,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环节,不过由于没有技术难度,马进国把这道工序交给了其他刚入行的工人来具体操作。



音斗的制作是一门技术活,大众化常用的芦笙音斗成纺锤状,音斗的一端短,另一端则较长,有60厘米左右,便于吹奏。


在加工过程中,首先将直径约15至20厘米的杉树,根据客户的要求下料,加工成纺锤状,然后打磨抛光,再进行挖空。挖空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在操作中稍不注意就会炸裂,变成废料,这一环节也是影响成品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制作师傅都格外小心。



在芦笙的制作过程中,音管的制作和安装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这一环节关系到整把芦笙的音调和音色。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安装簧片插放音管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都要经过多次的调整和吹试,才能够把音调准。这一环节基本都是由马进国亲自把关。最后,根据客户的要求选取不同的材料,对芦笙进行上箍、打磨、砂光、上漆,一把完整的芦笙便大功告成。



今天,乡里的陶启海乡长和人大主席李胜瑜又来到了厂里。陶乡长说,芦笙厂的规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乡里希望帮助厂里扩大生产规模,芦笙厂的扩建项目,已经上报到县的扶贫项目库,而且,这段时间,经过李主席的协调,纳雍县城也终于有了一个专销芦笙的门面。


项目很快就要批下来,门面也很快拿到手,不过,陶乡长和李主席头疼的就是马进国很保守,一方面马进国希望扩大生产规模,一方面又不愿意把关键性的调音技术传承下来。



马德的淘宝网站无法开店,他重新注册快手,并在快手上推销芦笙。他说,快手上推销芦笙效果很好,已经推销了好几十把。


七月五号,猪场中学已经放假。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滚山珠培训基地,滚山珠学员还在认真排练。




今天,马进国应邀来到基地对滚山珠吹奏用的芦笙调音。马进国帮助修理的芦笙并非从他这里购买,但他却不计前嫌。对于滚山珠,马进国情有独钟,马进国认为,滚山珠是纳雍甚至是毕节的民族文化品牌,最好的芦笙舞应该配最好的芦笙。


然而由于价格、竞争等原因,马进国自认为最好的芦笙虽远销省内外,近两年在附近乡镇却销得不好,这让他很尴尬,而更让他尴尬的还在于有时候芦笙卖出去了却收不到钱。



为了帮助协调马进国和滚山珠团队的关系,乡长陶启海冒雨驱车到滚山珠传承人王景才家。不料车子在半路打滑,陶乡长不得不请求乡里派车支援。虽然没有遇到王景才,不过,乡长的精神却打动了马进国。


乡长也是苗族,共同的民族,共同的目标让他们心心相印。马进国相信,有了这样好的乡长,最好的芦笙一定会配上最好的芦笙舞。


苗族迁徙到贵州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乌蒙山腹地的毕节是苗族人民的世居之地,60多万苗族人民散居在毕节的山山水水间。




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苗族人民,始终沿袭着芦笙歌舞的习惯。每逢节庆、婚丧嫁娶或丰收时节,苗族同胞都会拿出家传的芦笙载歌载舞抒发感情。


一把芦笙一个民族,一把芦笙一个故事,作为苗族人民的一种乐器,芦笙表达、交流着他们的思想感情,承载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如今,芦笙在经历了苗族人民艰辛的迁徙和演变的历程后,终于以滚山珠的形式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马进国和他的芦笙制作团队,前景广阔!



编   辑:朱   微 吴   芳

编   审:邹江川
监   制:叶光良 
总监制:朱光伦

更多新闻


看完记得

点亮下方“赞”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