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毕节90后大学生利用3000余平方米的天然洞穴,做了一件大事!

云上毕节 2022-03-30


在大方县鼎新乡长丰村烂坝组

一个天然的溶洞里

成排成排的食用菌菌棒整齐有序地摆放着

工人们正在忙碌地采摘平菇

一阵阵浓郁的菌香扑鼻而来

这是大方县鼎新乡返乡创业的

90后大学生杨臣种植食用菌的又一基地



今年30岁的杨臣是鼎新乡风景村人,这里地如其名,植被丰富,风景如画。

2016年,杨臣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毕业,想起小时候满山生长的野生蘑菇,便筹集4万元在家乡尝试发展小姬菇种植,由于专业对口、技术过硬,小姬菇种植获得成功让他信心满满。

▲村民在溶洞里搬运采收的食用菌。

▲杨臣在岩黄连种植大棚里整理水袋


在当地政府产业扶持政策的帮助下,杨臣吸纳了62户村民入股,开始了他的小姬菇种植促就业增收的梦想。

▲杨臣(右)在家中现场教授食用菌室内培植技术。

“如果我把我在打工时所学习和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以及销售渠道,在整合我们这边的资源优势,那么,就能打造出自己的一个品牌,所以在2016年的一月份,我就毅然决然地回到我们这个地方来进行创业。”杨臣告诉记者。

▲村民在溶洞里采收食用菌

今年6月,杨臣利用村里3000余平方米的天然洞穴培植食用菌35万余棒,获利近300万元,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增收。

▲村民在大棚里对岩黄连进行管理

鼎新乡长丰村村民郭正艳以前在深圳上班,照顾不了老人和小孩,自从杨臣的基地建成后,郭正艳就回到了家乡务工。郭正艳高兴地说,能在家门口就业最好,既可以照顾娃娃照顾老人,工资算下来还比外面划算。

▲村民在晾晒采收的岩黄连叶片

为了更好地将废弃菌棒有效再利用,杨臣攀上悬崖采摘当地苗医名药野生岩黄连,通过利用废弃菌棒多次仿野生种植试验,成功驯化育种,并推广200个大棚种植。

经杨臣试验,近50万棒食用菌采摘后棒内废料极其适宜栽种岩黄连。“既能获得食用菌的收入,又能得到岩黄连种植所需的土壤,真可谓一箭双雕。”杨臣喜不自禁。

▲村民在溶洞里将采收的食用菌装车 

只要一有空,杨臣就钻研岩黄连的种植技术,他还不断邀请村里的中老年人来基地务工挣钱。杨臣说:“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大都是些没能力、没收入的妇女和老人,他们只能靠原始的种植维持生活,搞好岩黄连种植,可以扩宽他们的收入渠道。”现在,每天在基地务工的村民达40余人以上。

▲村民在溶洞里采收食用菌

长丰村陶家寨组村民陈合秀说:“我在岩黄连种植基地上班,每天工资80元,在家门口就可务工,还能照顾小孩和老人,很满足。”

▲杨臣在岩黄连种植大棚里查看岩黄连长势。  

在杨臣看来,岩黄连虽然味苦,想起即将成为带动家乡发展的又一个产业,这苦味却比蜜还甜。

▲村民在溶洞里将采收的食用菌装车

目前,杨臣的食用菌产业以“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仅2019年,产业带动全村62户134人实现增收,直接获利200多万元,吸纳群众务工600余人次,发放劳务工资22余万元。

▲培植食用菌的溶洞口

下一步,杨臣计划利用岩黄连的生长习性,在培植食用菌的溶洞壁上栽种岩黄连,进一步扩大岩黄连种植规模,将岩黄连和食用菌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共同致富。“要让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带领乡邻走上小康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杨臣说。


记   者:罗大富  熊万山

编   辑:冷丽娟   魏圆媛(实习)

编   审:秦   恒
监   制:叶光良 
总监制:朱光伦


更多新闻


看完记得

点亮下方“赞”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