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毕节又登央视
△上图为广告信息
今天(10月17日)
第29个国际消除贫困日来临之际
毕节
再次登上中央新闻联播头条
↓↓↓
采访中,贵州省黔西市锦绣村村民赵传菊感慨地说:“祖祖辈辈的贫困在我们这一代结束了,感谢党中央,感谢总书记。我们现在住上了新房子,还发展苗绣,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黔西市锦绣街道锦绣社区是黔西市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黔西锦绣街道锦绣社区鸟瞰图 罗玄 摄
2018年7月11日,黔西市23个乡镇(街道)3124户13869人告别“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故居,搬进了锦绣花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进新家园。
搬迁群众中,共有木工、篾匠、蜡染刺绣等民间艺人121人。
今年6月,社区通过党支部领办经济实体,探索性创办了新市民创业体验店,为易地搬迁群众交易生活用品、销售加工商品提供了场所。
目前,新市民创业体验店集中展示销售易地搬迁群众制作的蜡染、刺绣、剪纸、十字绣、手工毛线拖鞋、烙葫芦、手工提包、虎头鞋等文创产品95种,销售易地搬迁群众制作的簸箕、撮箕、砧板、蒸子、豆腐摇架、腊肉、黄粑、辣椒、粮、油、酒等农特产品89种。
新市民创业体验店依托电商平台和网络直播带货等形式把产品推送给消费者,极大地提升了手工艺品和农特产品的附加值和销量,更好地带动社区群众增收致富。
社区网络直播带货
与此同时
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
依靠乌江生态资源与通村公路
“二十八道拐”
山里的苗家小寨旧貌也换了新颜
2009年,化屋村修通了到乡镇的柏油马路,2014年以来,全村实施危房改造14户,新建村卫生室一栋,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生全面落实教育资助,自来水引水工程全覆盖。
化屋村对山歌、吹芦笙、篝火舞……淳朴的民俗吸引着各地游客;
传承千年的苗族刺绣、手工美食等,成为苗族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
云上毕节综合整理,部分内容来自毕节发布
看完记得点亮下方“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