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因山制宜 从“0”到“1”游龙腾飞绿水依旧
在海拔2198米小海陀山,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宛如一条游龙飞腾于山脊之上,这是国内唯一一条雪车雪橇赛道,也是全球第十七条、亚洲第三条符合奥运竞赛标准的赛道。
因为项目专业性强、场地要求严苛,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被认为是设计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施工工艺最复杂的冬奥新建比赛场馆之一。从2017年开工建设,天天都是创造之时,人人都是创造之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创造了从“0”到“1”的冬奥奇迹。
设计/刘亮 王烨
因山制宜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山,所以就没有完全一样的赛道。”
张玉婷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副设计主持人、建筑专业负责人,从前期选址踏勘就参与到了项目中。这不是她第一次参与奥运场馆的建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玉婷就参与了国家体育馆的部分设计工作。但这一次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前期我们做了非常多的探索和研究,也去参观了国外的场馆,但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不同,技术上的参考性很有限。”
变化的是感受,不变的是使命感。虽然雪车雪橇项目起源于西方,但张玉婷“希望做到更好,更强,更领先。”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副设计主持人、建筑专业负责人张玉婷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选址位于南坡山脊之上,山脊东西两侧均存在陡壁,场地整体地形复杂,用地局促。赛道和各辅助功能空间必须复合化利用向三维空间发展。
张玉婷说赛道设计是在运动的安全性、挑战性、趣味性中寻找平衡,最终,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设计全长约1975米,有16个角度不同、倾斜度各异的弯道,其中包含一个独具特色的360度螺旋弯道。
赛道垂直落差121米,设计周期紧张,设计难度大,设计团队使用了三维建模参数化设计,提高了对精度的控制,雪车雪橇中心建筑专业设计人刘紫骐介绍说,“数字化的模型,可以在上面随时提取每一个点的空间坐标,那么这个空间坐标落在我们现在场地的实际位置,它就是实际的坐标,方便我们随时调整和检查。”
设计无先例可寻,建设方面也困难重重。山林里的建设不同于城市,延庆赛区是在尽可能保留原有山体的基础上进行再造,据上海宝冶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经理林剑锋介绍,前期环境很复杂,施工难度很大。“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电,也没有路,机械设备也没办法进来,只能人挑肩扛。”
机械成孔不可行,人工打桩这项古老的工艺再次出现。整个赛道1000多根桩靠人工来完成。建设初期,工人数量最多的时候达到1200人。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效果图
不仅要把技术攻下来,还要把技术留下来
林剑锋说:“建设初期,每一步都很艰难,因为之前完全没有概念,都要一点点的探索。”
赛道在完成钢筋骨架安装和制冷管道铺设之后,必须要填充高密度的混凝土,但传统的振捣方式很难完成任务。
国际上通用的喷射混凝土,技术长期被西方国家垄断。国内没有符合要求的喷射枪和喷射手。喷射枪的压力要达到22兆帕,林剑锋说,“国内的喷射设备达不到压力要求。”喷枪实际喷射时加上混凝土的重量可重达60斤,会产生巨大的后坐力,传统的喷射工也很难符合要求。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经理林剑锋
作为赛道建设最主要的施工工艺,工程建设方组建了自主研发团队,从设备选型、喷射料自主研发到喷射工艺研究、喷射手也自行选拔培养,打算不仅要把技术攻下来,还要把技术留下来。
北京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工程部土建工程师陈海滨说,“喷射手不仅需要体力好,头脑也要清楚,还要做到人枪合一。”
1000多名的报名者,进行长期训练和数百次喷射试验训练,经过20轮的淘汰选拔,最终21人获得了喷射手证。
2018年10月10日,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主体赛道完成了首喷。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一共分为54段,仅有10段是直线段,其余都是曲线段,不规则的形状给喷射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喷射只要一经开始就必须完成一个赛段的喷射,如果出现问题就要全部砸掉重新来过。“如果间断了之后,它会有一个接茬,以后循环制冷可能会产生裂缝,影响冰的质量。”
夏天热冬天冷,喷射有12道工序搭接,陈海滨回忆,S6赛段是从出发区接的第一个弯道,长度大概70米,4个班组经过44小时连续不停的作业做完。“机械不停,人员的轮班。”
赛道的每一个角度、每一个曲面、每一处细节,都决定着比赛的成绩,甚至运动员的安危。喷射团队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即使是360度回旋弯道也没有裂痕。
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喷射工作结束之后,喷射手都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陈海滨说此次喷射填补了国内结构性喷射混凝土的空白,希望结构性喷射混凝土能够得到推广。
北京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工程部土建工程师陈海滨
地形气候保护系统
雪车雪橇项目专业性强、场地要求严苛,张玉婷说,“综合了各种因素之后,最终只有南坡的选址符合条件。“最终,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建在了南坡。阳光直射会影响冰面质量,南坡的日照强度和地表温度都强于北坡,要如何解决呢?
结合自然地形和遮阳设计,设计团队研发出一套独特的地形气候保护系统。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设计负责人邱涧冰介绍道:“地形气候保护系统是通过地形、遮阳棚、,遮阳帘构成一个降低太阳辐射对我们赛道的影响的一套系统。”
钢木组合结构的遮阳棚安装在赛道上方,集保温、防水、天然防腐功能于一体。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建筑专业设计人刘紫骐说:“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山林建筑,所以我们选择了更贴合山林建筑的材质来贴合场馆的气质。”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建筑专业设计人刘紫骐
与其他国际赛道相比,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遮阳棚面积更大,而且在赛道的不同位置,长度都不一样,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为了能够精确计算每个位置遮阳棚的覆盖面积,设计团队用到了数字化系统保护分析,刘紫骐说:“从9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整个场地的太阳入射的这些信息,我们都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然后计算出我们对整个冰道的每个部分需要覆盖面积的多少。”
因为遮阳棚整体的屋面的覆盖面积大,所以无论是早上太阳升起还是晚上太阳落下都不会影响运动员比赛和训练。遮阳帘在赛时可以完全拉开,不会影响到观众欣赏比赛。
遮阳帘悬挂在赛道两侧。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每一片遮阳帘都是为场馆专门定制的,看似普通的帘子,设计团队也做了特殊的处理。刘紫骐道出了其中的奥秘:“遮阳棚的帘子做了加长的处理,帘子外面有一层反光的材质,同时上面有一些微小的孔洞,提升透光率和通透性,同时对风阻也有一定减小。”
遮阳帘在赛道两侧
设计团队完成之后,把接力棒交给了施工建设团队。遮阳棚是钢木组合结构,但采用大跨度钢木结构作为桁架顶棚在国内少有。
这其中,吊装过程最为困难,精度要达到毫米级。设计团队希望张拉过程是“微微抬起”,陈海滨解释道,“微微抬起,就是稍微抬起一点,但不能起的过多,要做到钢木前端的支撑点刚刚不受力。”
要怎么做好“微微抬起”呢?施工团队和设计团队多次讨论和尝试之后确定张拉方案。最疯狂的时候将近20个吊车同时作业,最终用10个月完成吊装。
制冰是门手艺活
2020年10月6日,国家雪车雪橇迎来国家队入驻训练。第一次体验“自家赛道”,队员们对赛道和冰面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就在6天前,来自俄罗斯,法国,加拿大的8名国际制冰师和20名国内制冰师共同完成了制冰。
这是李开顺第二次制冰。李开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制冰修冰队队长。来北京之前,他是瓦工、木工、钢筋工,只要是工程上的事儿,没有他不会干的。听说有机会参加奥运工程的建设,2018年农历正月初八,李开顺从上海来到北京。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制冰修冰队队长李开顺
2019年10月,场馆建设进入尾声,参与赛道建设的李开顺又被调到制冰团队。成为了国内首批雪车雪橇制冰团队的队长,李开顺说“我什么都可以干。”
制冰团队组建之后,最先去韩国平昌进行了学习,李开顺开始了解雪车雪橇项目,开始了解制冰。回国之后,2020年3月1号到3月10号,团队进行了第一次自然条件的试制冰。
1975米的赛道,为了达到标准冰面厚度,李开顺在里面走了2000遍。虽然很累,但李开顺觉得很自豪,“制冰效果蛮好的,而且我们团队每个人都很有信心。”
国家队入驻之后,李开顺就和团队负责养护的工作。为了确保赛道的安全团队实施两班倒。每天早上6点到9点是早班团队最忙碌的时间,要在运动员开始训练之前完成冰场养护。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盘旋在山脊之上,延庆赛区又风大,所以制冰团队要拿着自制的刷子先除尘然后再进行养护。
李开顺说制冰是一门手艺活。一开始,制冰团队用的都是进口的工具,但赛道不同,制冰团队用着有些吃力,慢慢地,李开顺就带着团队的人自己动手做, “现在基本上90%都是我们自己做的,用着也很轻松。”
3个小时高强度工作,制冰团队防护服上经常挂着冰碴儿。9点之后虽然是在运动员训练的间歇进行修冰补冰,但制冰团队一刻也不敢放松。“我们要随时听着广播,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不同的出发区挡板位置不一样,也要移动正确。”
雪车雪橇运动是冬奥会中比赛速度最快的项目,被称为雪上F1,时速可以达到135公里。修冰的时候,赛道的每一处李开顺都会仔细检查,他指着一处划痕,说着:“这种高墙上的划痕就必须补起来,不补起来对于雪橇运动员来说是相当危险的。”
在外方专家的指导下,李开顺和团队已经基本掌握了赛道制冰的技巧。他说“现在制冰有外方专家的指导,等到冬奥会结束就要靠我们自己的制冰团队了,要承担起来这个责任来。”
北京2022年冬奥会,李开顺说自己一定把冰制好,“如果国家队能获得好成绩,那我们就更光荣了。”
青山不改,绿水依旧
夏天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静卧在小海陀山山脚下,山上葱葱郁郁,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一切似乎都没有变化。
延庆赛区从建设伊始,首先做的就是动植物资源的本底调查和保护工作。在第一锹土前,便将赛区内的表土进行了搜集。场馆建成之后,又进行了再次回铺。
截至目前,延庆赛区核心区及周围地区已完成202万平方米的生态修复工作,完成总计划的94%。
邱涧冰说整个赛区污水也都经过处理,回用,植物浇灌,马桶冲水,多余的水通过管线输送到山下,没有破坏赛区的地表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设计负责人邱涧冰
同样生于山也用于山的,还有建设过程中挖出来的石头。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附属用房随处可见“石头墙”,这些石头都是当初山体挖方的石头,破碎以后,填在笼子里,成为附属建筑的装饰材料。邱涧冰说石头会在白天收集太阳能,晚上会释放能量。
后奥运时代,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作为冬奥重要的遗产,除了举办国内国际赛事,还将对普通游客开放。张玉婷说在建设初期就考虑到了赛区整体规划的协同性,除了竞赛使用的出发区以外,还设有青少年出发区,为了满足游客的观光需求,还在360度螺旋弯处设置了游客体验的出发区。
结语
不久前,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地认证通过,并且得到了国际雪车联合会和国际雪橇联合会的认可。
国际雪橇联合会专家瓦尔特表示:“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参加了所有雪车雪橇场地认证,这次不仅仅是很棒,可以说是非常棒,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认证!”
看着场馆一点点建起来并得到认可,张玉婷非常开心, “感觉就像是孩子初长成。”但她说,北京冬奥会,赛道最终的使用者是运动员,“希望运动员是笑着下雪车(橇)的。”
撰文|鲁春萍
-------------------------------
更多精彩冬奥资讯请戳
👇
微信公众平台 北京2022年冬奥会
微博 @北京2022年冬奥会
官网 www.beijing2022.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