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事里外的事| |今昔雪盟

2017-07-18 今昔雪盟 星月文园



故事里外的事

文||今昔雪盟


突然想起很多年前的一首歌《故事里的事》。那是一首轻快的歌,诉说着模棱两可的现实。你说是,它就是!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这是一个关于“孝”的古代故事。

我的邻居大妈三个儿子。她是个要强能干之人。年轻时竭尽全力为三个儿子娶妻、建房、带孙子……那都是自己年轻健康之时,儿子们不用负担她的生活费,不用照顾她的起居。可谁又能够永远不老不病呢?前几天中午,下着雨,我出门刚好碰到她大包小包的往两年没住过的、无电无水的老屋方向走。我拦住她,她便老泪纵横。因中过风,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去意坚决,我没拦住!

我给她的儿子打电话。他们的回答是:“随她去,让她吃吃苦头也好!”我无语,七十多岁的她吃的苦还少?傍晚,我和老妈去看了下她。没有路,我们踏着半人高的草。时刻担心着会不会有蛇从中窜出。七十年代的泥土房剩下一两间没倒下。电线早被电力公司剪掉了。她就那么蜷缩在空空荡荡的房间角落。汗味、霉味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凄凉味。我和老妈劝了她半天,她也不愿回到儿子身边。天黑了,我们也只好回去。

第二天,我听妈说,大妈中午时才被儿子接走。也许是一天没吃饭,也许是那冷冰冰、黑漆漆地坡坡里让她害怕。又或许是无奈。妈摇着头说,这次她没怎么反抗,就被儿孙们骂回去了。我想说的是,故事里那千古流传的“孝字”终究是走样了些。

包拯是千古流传下来的忠臣。有一个国舅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贪脏枉法,收受贿赂,无恶不作,赌博更是他的最爱。包大人要为民除害,把国舅抓了起来,押回府第。国舅一吓、二闹,三受贿。终究敌不过包拯“做官只为民,不为财”这八个字。看过那么多的电视剧,包公的廉洁恐怕无人不知。

可今天的日子好是好了。可那些弱势群体,恐怕是再难找到一个包青天了。我舅舅是个三无人员。因住的危房,而去年又听说政府对危房改造有一定的补助。于是,去年便向政府审请了建房。今年正月到现在,我们这些亲戚朋友便帮他把房子建好了。等这时舅舅找到村上了解补助款时。他们一致的回答是:“现在政策有变!补助款没有了!”

舅舅开始急了,到处托关系都无济于事。干部们不是说不知道,就是说我不管。一个六十岁,干了一辈子农活的农民真是欲哭无泪。还能怎么样呢?出去打工呗!不然建房子的款怎么还得完?

穿越到宋朝,我们还能去开封府告一状。可如今官官相护。好人坏人我们即便分得清,可现在又流行说强者弱者了。

本还想说说那寒窑苦守十八载的王宝钏的故事。那是一个对爱情、对婚姻绝对忠诚的女子。那样苦守十八年的霸气却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拥有的。对比起现代的爱情故事:那么容易说爱,那么容易说分手,那么容易放弃!十八载?那只是个神话而已!我也怕比下去。也希望流传下来的美德还残留那么一点点……

也许我记住的是故事里的好,却揭露了故事外的坏。会觉得我是那种愤世嫉俗的代表。若换个角度呢?可还是要比较不是?

有个想法:若人们只学故事里好的事,发扬光大。抛弃故事里不好的事,代代告诫下来。该多好!


(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雪盟,网名:今昔雪盟,湖南长沙人。喜爱一切美的东东,花,美文,美女,美男。


往期回放:

【诗歌】女人心| |今昔雪盟

【诗歌】灾难,我不哭| |今昔雪盟

【散文】意外的幸福| |今昔雪盟

【诗歌】我懂歌中意| |今昔雪盟

【诗歌】窗外| |今昔雪盟

向日葵的爱情| |今昔雪盟

匆匆,太匆匆| |今昔雪盟

你的眼神| |今昔雪盟

【诗歌】夏 至| |今昔雪盟

【诗歌】 异乡·故乡| |今昔雪盟

【诗歌】出律的爱情| |今昔雪盟

【诗歌】无根的海棠叶| |今昔雪盟

【诗歌】提前的葬礼| |今昔雪盟


约稿事项说明:星月文园是展示个人才智的一个文学平台,致力于服务业余文学爱好者和写作新手,以务实、诚挚、严谨的态度做好平台事务,平台将利用空闲时间为业余文学爱好者发布原创精短诗歌、散文、小说等,作者获得的赞赏归作者所有。所投平台文稿要有正能量,禁止剽窃他人的作品,文责后果自负。

投稿邮箱:1026535990@qq.com.

编辑微信号:ynds131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