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10个“新词儿”,你了解几个?

2017-03-08 视觉贵州

2017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做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出现了10个“新词儿”。来瞅瞅都有哪10个吧~


1、数 字 家 庭

数字家庭,是指以家庭为载体展开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活动,是家庭生活方式升级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比如购物、远程教育等都可以在家操作实现。



2、河 长 制

“河长制”,即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

“河长制”是从河流水质改善领导督办制、环保问责制所衍生出来的水污染治理制度,目的是为了保证河流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河清水洁、岸绿鱼游的良好生态环境。

通过河长制,让本来无人愿管、被肆意污染的河流,变成悬在“河长”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中国“水危机”严峻的当下,催生河清水绿的可行制度。



3、全 域 旅 游

全域旅游,是近两年提出的新概念,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韩玉灵介绍,通俗理解是,在一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建设时让景点内和景点外一样,从旅游资源、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全方位优化提升城市发展,改善城市面貌。

这一过程中,不仅考虑本市百姓的需求、还考虑到旅游者的需求,以及城市的形象。



4、数 字 经 济

数字经济,指一个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

数字经济也是一个信息和商务活动都数字化的全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系统。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的交易迅速增长。

数字经济主要研究生产、分销和销售都依赖数字技术的商品和服务。数字经济的商业模式本身运转良好,因为它创建了一个企业和消费者双赢的环境。



5、海 绵 城 市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6、国 家 公 园 体 制

据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6月,9省市被选定成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我们国家建设很多生态保护地,保护成效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探索更好的机制保护,所以提出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不过虽然其他国家有类似的经验,但不能照搬,因此通过各部门调研、开展试点,积累经验,形成统一认识,探索更符合我国生态保护的机制。目前,大家的认识逐步统一,有条件制定方案,加快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在国内实行,有利于更有效地促进生态地的保护。


7、第 五 代 移 动 通 信


8、人 工 智 能

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是这次产业革命的一个核心,也是我国在很多技术上进行弯道超车的切入点。过去几年,围绕人工智能进步大,比如机器人产业,去年增速达到50%,因此可以以此为抓手促进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目前,中国已经围绕人工智能布了很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点,如深圳、成都、长沙等。同时,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和中国技术发展的战略规划中,也把人工智能提升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此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能会作为一个核心点,进行重点推进,形成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9、清 单 管 理 制 度

例: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制度,制定国务院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扩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减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增加市场的自主选择权。


10、农 村 土 地 三 权 分 置

例: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建立贫困退出机制。

(文章来源于网络)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下方二维码可直接访问我们的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