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澄:你怎么那么喜欢用“不就是”?
7天的假期已经来到了第6天,按照过往经验来看,假期的策略要调整了:必须从放假状态转为收心状态,否则会陷入到假期综合症中:上班没有精神、总是找不到动力、效率很低不出效果等。
收心是个技术活,做了这么多年的目标管理,我很少见到有人真正掌握它的秘诀。没有什么好藏的,道理就是一句话:“感性让自己先动起来,理性让自己持续地动下去”(学学本质导向的动机理论是多么地重要,抓住本质立刻秒杀一片)。道理和方法之间隔着一座山,这个道理转换成方法就是:首胜状态 + 有效规划 + 跟踪反馈。任何高手之所以成为高手,都是用了这个套路!
作为一个老妈子级别的老师,我是真的想把这些方法告诉大家啊!所以,我就发起了个活动把上面的思路落实:
关于首胜状态,可以有很多选择,比如说:做一份计划、吃一顿大餐、做100个burpee等,但是,我还是选择了绝大多数人都不明白(也根本不关心)的内容:用Github输出知识模块。之所以选择这个内容,有几个原因:
• Github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的聚集处
• 知识模块符合心理表征、元认知的学习方式
• 输出导向型的知识管理才是真正的知识管理
• 这个内容有助于在个体崛起的时代抓住机遇
• 这个知识点非常符合元规范作品声音的要求
你看,上述五点足以让一个稍微懂点成长的人去全力以赴地学习了!更何况,我还会拿出时间来一步步地指导大家,再更何况,用30分钟学习一个终身受用的技能(背后还有思想呢!)有着多么高的性价比啊!
我给大家讲解的过程比较愉悦,并且兰色音符、米兔兔、王小闹、夜光巴比、子默、Moonlight、左坨坨七个伙伴主动地加入到了多群转发的队伍中来,让更多伙伴看到了这次交流内容。
说实话,很多人看到英文就吓蒙了,再加上从来没有接触到Github,也不了解Git是什么、如何使用,还有万恶的墙让Github Desktop的下载速度缓慢等等原因,确实有一部分人打了退堂鼓。好在,那些真正懂得成长的人都在认真地跟着、尝试着,到了十二点多了还在不断讨论着。
还有一个伙伴,最近也总在留言区中出现,她是:🐻幸福时光的熊🐻。在《》一文中,我提到了“20小时你可以学会以下技能(18岁以上的人都能学会):Git + Github + GitPages + Gitbook + Jekyll + Markdown。”,她就真的拿出时间每天在自己钻研这究竟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提出这个内容。在分享的时候,她有了融会贯通的感受,自己也写了篇反思,非常棒!我已经让她把反思整理,等明天我来转发出来,认识这样的朋友真是我的幸运!
好坏是共生的,没有坏,就不可能有好。就有一个伙伴问我说:“老师,你搞那么复杂的东西有什么用,是炫技来的吧?你是不是不懂笔记软件啊,那不就是为知笔记么,你闲的么搞那么复杂,这不是耽误我们的时间么?”
哦,反对意见,越是反对的越要认真思考,避免陷入情绪的陷阱失去了理性。我认真想了一下:
• 目的:帮助大家构建首胜状态,帮助大家获得一个新技能
• 方法:我已经极其简化了,一共六个步骤,第一次做的人可能略有难度,但是做个一次两次基本上就可以控制在15分钟内完成。
• 方案对比:笔记软件和Github两种模式完全不同,两种方案我都掌握,它们的目的、作用各不相同。
• 最后:我根本没有想要浪费大家时间的期待。
好了,判断了对方意见中的每个要点,发现对方只是妄议之后,我就向他问了一个问题:“你知道Github是什么吗?”他瞬间给我回复:“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这么麻烦的东西不知道也不会影响什么!”也是,这么麻烦的东西不在一起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于是,我默默地把他提踢出了群,使用了互联网隔离手段进行了终身隔离。
回头想想,会感到一阵庆幸!
人类的大脑是肉长的,不能像机器那样无休止的工作,简化思考是一个很好的手段,以便提高大脑运作的性价比。简化思考的需求让我们产生了归纳和演绎的能力,从繁杂的事物中找出共同点,并用来认识其他相似、相近的事物。
不过,简化思考需要把握一个度,不简化或者过分简化都是有问题的!不简化,你会陷入到细节中,消耗大量能量,降低思考的性价比;过分简化,又会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比如说很多人觉得山东人就是大汉、东北人就是野蛮、河南人都是骗子、广东人都是人精……简化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节省能量,但是也会带着我们去一个大坑:自以为是得愚蠢!
尤其是这三个字:不就是。用数学的语言来看,“就是”表示“等于”,“不”字表示强调,所以“不就是”表达的是带有不屑情绪的过分简化思考。比如说:当你看到一个圆形,你说这不就是个苹果么?当你听说炒股,你说这不就是往银行存钱么?当你听到某个省份的人,你说这不就是那波弄虚作假的人么?当你听到知识模块,你说这不就是笔记软件么……
想想看,当面对新生事物的时候,我们自然会产生陌生感、可能会产生担心:比如说如果接触这种陌生事物会不会对自己有什么伤害啊?由于资源有限,为了节省思考资源,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调用过往经验来进行对照,这就是简化思考。如果你对照的原有经验和新生事物恰好一致,那么你的“不就是”就成立了,而如果不一致的话,你就掉坑了。
我来举个例子:你试想一个生物,它的名字叫:SUI。你的脑海中会形成什么画面?反复想想看,当你想到SUI,那个生物是什么?是不是根本想不出对应的画面?如果我说:SUI是一种有四条腿、群居、可被驯养、忠诚、摇尾巴的生物,你会想到什么?是不是狗?
这个时候,你很有可能会说:SUI不就是狗么?可是,SUI究竟是不是狗呢?那就不见得了。如果是的话,你的“不就是”就成功了,如果不是呢?
我经过持续地训练,形成了这样的触发器:当我听到“不就是”三个字的时候,会瞬间启动理性思维,来判断前后对照的两者是否真的“不就是”?这种持续训练所获得的能力让我受益匪浅,不至于陷入到情绪陷阱了。
可是,我也知道,这种能力的获得过程非常辛苦,你需要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冲动、需要耗费能量将理性启动、需要不断分析并最后化解情绪。就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是动动嘴皮子、说说“不就是”真的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啊!稍微理性思考的话,就会投入更大的成本,更大成本的投入对于那些“不就是”们来说,是不可能的,但凡有一点点可能,他们也不至于说“不就是”了。
“不就是”是人类底层的需求,因为只有简化思考,才能更快速地认识世界。可是稍有过分,“不就是”就会带来伤害,这种伤害叫做:生活在安全区中,它的结果是:不成长,只在原地踏步,不能迈出一步。
这就好像我在价值线定位理论中提到的那样: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正价值和负价值。正价值的人价值量各不相同,那取决于总积累量;而负价值的人最可怕,他们不断地损耗自己的价值,也带走别人的价值。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发动战争、站在道德的高地上、自牛逼主义、看不起和自己不同的任何事物。而他们最喜欢说的词就是“不就是”!
面对他们,我采用的方式是:①我有办法帮你一起离开负价值状态,你要不要来?②不要来,那我们就不要再往来,毕竟,我的脑子是肉长的,我把那些跟我同行的伙伴照顾好已经不容易了,为什么还关注负价值的人呢?我又不是救世主,那并不是我的担当。
所以,我想了解一下,你想想看,自己在什么时候说过“不就是”,结果是什么呢?
附
昨天的留言区又爆表了,鲜鲜老师已经在这里安家立业了~她留言的点赞量已经超越了我文章的点赞总量了。我想把公众号转让给鲜鲜老师啦~
昨天的文章引起很多妈妈的共鸣,竟然有很多妈妈亲身经历了14天的等待,甚至有整个孕期的折磨。比如说苏苏说自己的孩子浑身插满管子,我的心里就跟刀割一样。好在,都过去了,我们换换心情,我给大家说个神奇的东西:我有个备孕计划,很多人要不到孩子,但是拿到了计划之后的一个月内都怀上了,俱乐部里至少有这么15个先例,你要是需要的话,记得跟我要。(下面屏幕截图上下有白色部分,感觉像是按回车按多了一样)
昨天的留言区满满浓情,我就发一个综合福利吧,那就是本文最开始提到的技能:用Github输出技能模块,这个知识点我在三天内形成一个图文教程,供所有没有听分享的伙伴学习,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具体内容(最近两天不断更新中)。最后,我要给新伙伴们说,抓紧在留言区留言,我的后宫团只剩7个名额了,再进就不见得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