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镜头电影特辑】提升的不是艺术水平 而是睡眠质量

电影自留地 电影自留地 2021-02-05

 


在电影被发明的初期,长镜头就依然存在

影史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 就是一个50秒的天然长镜头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影家们发现了更多的长镜头手法,景深长镜头 跟拍长镜头 记录长镜头和场面调度等。

理论总是在实践之后,20世纪40年代,巴赞提出长镜头理论。

在电影迅猛发展的时代,蒙太奇占据了主流,巴赞的长镜头理论不但是对长镜头的总结,同时具有对蒙太奇鲜明的的抵制意味。

时至今日长镜头仍然受到大师们的拥戴

其拥有:再现空间原貌  展现宏伟场面 渲染情绪氛围等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

下面是船长为大家精选的十部长镜头,绝对提升睡眠质量。


长镜头电影
1


1、俄罗斯方舟  (2002)



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摄影:迪尔曼·巴特勒

镜头时长:90分钟


电影史上最长的镜头 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异想天开,指挥4500多位演员,以两个“隐形人”对话历史为主线,带领观众借华美宫殿艺术,游历俄罗斯的昨天和今天

为了达到“一镜到底”的效果,索科洛夫和他的剧组花了7个月来排演,

真正拍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只给了两天时间,但布光就用去了26小时,整部影片是在最后2个多小时里拍毕

摄影师迪尔曼·巴特勒扛着72斤重的斯坦尼康持续拍摄90多分钟,游遍所有的33个展厅,全程距离超过了2000米。

镜头里容阔2000多名装扮各异的演员,3个交响乐团,在技术与体力上都极具考验。

由于室内室外温差太大,进屋之际镜头会蒙上水珠,摄影师巴特勒做了一个没有边框的滤镜用线牵着,进屋以后立刻拉掉。

整部电影在调度上的功力几近完美,尤其是把不同时代的历史变迁展现在观众眼前,让四百年的俄国文化近乎和谐的融入到整部电影里。

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与摄影师迪尔曼·巴特勒做了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实验,时间的长度和场面的复杂,都已经创造了历史。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完整影片↓↓




2


2、夺魂索 (1948)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摄影:William V. Skall /Joseph A. Valentine

镜头时长:10分钟长镜头


在《俄罗斯方舟》问世之前,只要提到长镜头,那么第一反应一定是这部电影。

1950年的电影工业还没有摄影机稳定器 一个镜头最长可拍摄10分钟    而希区柯克仅用10个镜头就拍完了这部80分钟的电影。

当年《电影手册》的巴赞对这部电影推崇备至,号称是“长镜头理论”的完美实验。

由于希区柯克采用了断点续接这一讨巧的技术手段 

将整部影片分成八个段落,用角色的后背或者箱盖特写关门特写遮盖黑银幕,或者将角色视线作为剪辑点 使整部影片看起来像是一镜到底。


为了达到效果,所有演职人员在影片正式开拍前都进行了为期10天的排练 。因为天空颜色的问题,剧组又花了9天的时间重新拍摄该片 。

这是一次电影技法的伟大实验,到现在再也没有第二个好莱坞导演敢这么干。多年以后,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希区柯克自己要求销毁电影胶片,使观众长达20年无法看到本片。据说该片时间线存在很大的bug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完整影片↓↓




3


3、冬阴功 (2005)


导演:普拉奇亚.平克尧

摄影:Nattawut /Kittikhun

镜头时长:3分45秒

动作片似乎很少涉及“长镜头”,题材要求它们必须快速剪接,带动节奏制造眼花缭乱,拳拳到肉 的对打场面。

泰国著名动作影星托尼·贾在电影《冬荫功》中一反常态。  

导演为了凸显托尼贾的打斗功底 ,专门设计了一个楼梯打斗的长镜头,在3分45秒的时长里,他从一楼打到四楼,每一次重拍,托尼·贾都要累到瘫痪倒地。

受到体能考验的不仅是托尼·贾,还有该片的摄影师,为了跟随前者的快速移动,摄影师在过程中必须跟着跑动,由于技术人员无法维持这种运动上的强度,在托尼·贾打到第三层的某处,由另一位摄影师完成了接力替换。

幕后访谈中,托尼·贾表示这个镜头重拍了6次之多,由于需要不停的正面打斗,整个过程中的体能耗费可以想象,为了保持长时间的兴奋状态,托尼贾也不得不使用了嗅盐。

虽然这组长镜头很牛逼   但《冬阴功》被沦为“由大明星和惊人动作支撑起来的烂片”,此中的“烂”自然是糟糕的剧本与混乱的剪辑,而“惊人”则属于托尼·贾惊艳的动作以及这个令人震撼的长镜头了。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完整影片↓↓




4


4、大事件 (2004)



导演:杜琪峰

摄影:郑兆强

镜头时长:6分47秒


杜琪峰作为暴力美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暗战》、《枪火》《复仇》。在杜琪峰的暴力影片里很少能听见枪声,大多是用场面的调度,人物动作和影像色调,来带东观众的心理空间,

 然而《大事件》算是杜琪峰的一次突破   。

为了凸显开场的整体感和真实感,杜琪峰设置了一段6分47秒的长镜头,片中使用了升降吊臂+摄影机稳定器+变焦镜头+滑动轨道,滑轨铺设于影片中施工的一段路面,长度约为160米,而吊臂的高度大约在15米。

镜头在7分钟内完成两次升降,从一楼带到二楼外加360度回转,将整条道路的景象一览无余。


警察、匪徒、记者相继交错,一气呵成,通过镜头移动和变焦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存在感,不加剪辑的操作,也让这场完整的火拼场面达到了最大限度的震撼。

这场戏的参与者众多,一人犯错则全镜废弃, 为了营造现场的真实气氛,即使是排练时杜琪峰都要求演员用空包弹进行射击,前前后后总共耗费了近3000发子弹。

整个镜头拍摄耗时两天。为此,制作组专程邀请拍摄《指环王》的摄影师来港亲自操刀,后者在研究了剧本后,以无法胜任为由,打了退堂鼓。摄制组在随后自食其力,完成了这一段极其复杂和炫目的长镜头开篇。

香港媒体同行把这段长镜头形象地称为“一脚踢”。

戛纳电影节选片组委会多次来到拍摄片场看样片。但影片4月初才杀青,后期制作时间太紧,来不及参赛,最后《大事件》在台湾夺得金马奖。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完整影片↓↓



5
5、辣手神探 (1992)



导演:吴宇森

摄影:黄永恒

镜头时长:2分32秒


吴宇森拍《辣手神探》那一年香港案件特别多,歹徒走私很多重型武器作案,抢银行当街枪战,香港以前没发生过这样的事,心里面不好受,觉得正义要伸张,于是拍了这部电影

在这部电影里 吴宇森展现出枪战画面上过人的天赋,带给观众鲜明的吴式暴力美学,在十分钟的枪战戏里,长镜头占据了2分37秒,其间周润发和梁朝伟并肩作战,不断有反派角色持枪入画。由于反派人物众多,调度显得颇为复杂,尤其是牵涉到一些翻滚破窗的镜头,都需要事先排演。

难得的是吴宇森没有因此而省略其余的操作,譬如演员个人的表演,以及中间必要的爆炸、烟雾效果。

如果单纯是开枪镜头,设计起来并不困难,难的是把一切因素协调起来,为了照顾周润发、梁朝伟的表演,吴宇森在这个镜头里五次把常速转换成慢速,

这不但是要渲染气氛,更多是为技工人员和龙套角色赢得准备时间,当然这场戏更离不开吴宇森的精确调度,方能显示出成片中那种迅猛凌厉的质感。  

《冬荫功》让人见识到长镜头拍摄功夫场面的效果,枪战长镜头,吴宇森早在《辣手神探》中给出了答案。

多年之后,吴宇森坦言这个镜头并非真的一镜到底,而是由两个较短的长镜头拼合而成,然而在这个“长镜头”中,我们丝毫寻找不到剪辑的破绽。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完整影片↓↓




6


6、谜一样的双眼 (2009)



导演:比利.雷

摄影:Félix Monti

镜头时长:5分30秒


这组长镜头惊艳过很多人,其主要原因是导演胡安·何塞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也就是在一个镜头里变换多种拍摄设别,给人一种匪夷所思的视觉冲击。场景的设计,宏观到微观的转换 寻找追逐的紧张气氛 所有的镜头外的元素也在为这个镜头加分。

这组充满想象力的长镜头实际上是由五个镜头拼接而成的,但在银幕上的效果是一个完整的镜头。

可以说动用了一切现代电影制作工具,包括遥控飞机、摇臂、斯坦尼康、绿屏、电脑特效等等等等,是当今长镜头设计的典范之作。

但仍有“原教旨主义者”认为这是“作弊”,“伪长镜头”,地主想说:有看有阿婆 弄坎农比比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完整影片↓↓




7


7 、雨果(2011)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摄影:罗伯特.理查森

镜头时长:50秒特效长镜头

开篇长镜头既是俯瞰1930年代初的巴黎全景,随后镜头下降,钻入车站,与火车并排前进,在人群中穿行,最后来到大钟面前,对准躲在后边的男主角。

这个镜头长度为50秒——刚好是电影诞生《火车进站》的片长。为了这50秒,动用了1000台计算机来渲染,制作耗时一年多。除了马丁·斯科塞斯目前还没有第二个人敢这么干。

面对这个镜头地主家已经词穷了。观看完整电影,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电影自留地,搜索电影名字,文章底部点击即可观看完整电影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完整影片↓↓




8


8、老男孩 (2003)



导演:朴赞郁

摄影:丁正勋

镜头时长:3分11秒


朴赞郁以复仇三部曲《我要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而扬名国际。

其中《老男孩》最为经典

《老男孩》里最被津津乐道当属这段锤子镜头 或者叫长廊镜头 

片中由崔岷植单挑几十名混混,双方各使兵刃打斗,中间没有丝毫懈怠。

由于镜头中人数众多,操练起来极其复杂,稍有差错就要重新拍摄,最终这个镜头拍摄了3天才宣告结束。

朴赞郁摈弃了多视角的剪辑,采用单侧面拍摄的手段,让这场动作戏达到了最直观的平面效果。

从崔岷植凶猛地扑向对手 然后倒地被殴打——又若无其事的重新站起——偶尔又被殴打——最后彻底打败对手使整个镜头带有,电玩游戏的节奏与快感,光线色彩和构图几近完美,并散射出一种略带诡异的美感。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完整影片↓↓



9


9、四百击  (1959)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摄影:弗朗索瓦.特吕弗

镜头时长:1分27秒


四百击作为新浪潮的开山之作之一,  也是特吕弗半自传性的作品。这部电影的伟大不必多赘。

片尾这个教科书级别的奔跑长镜头,对于景深的特别的处理,以及整部电影拍摄和剪辑的流畅程度,直接影响50年后的现代电影语言,与价值取向。

细看镜头的把握和控制能力,以及导演对于整部电影基调的处理,不得不感慨特吕弗的一片苦心,

《四百击》这个名字来自法国的俗语,意指小孩子不听话要打四百下便会听话,特雷弗用最后这一个镜头升华了整部电影。

使你忍不住对着镜头呐喊:奔跑吧安托万!永远不要回头,永远不要回头。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完整影片↓↓




10


10、赎罪 (2007)



导演:乔.赖特

摄影:西穆斯.迈克加维

镜头时长:4分52秒


《赎罪》中长达4分52秒的长镜头,已经被编入当今摄影教科书。35岁的好莱坞导演乔·赖特用这个完美无缺的长镜头展示了他非凡的场面调度能力,场景内共出现了2000余名群众演员,摄影机的移位更是长达数千米的距离,

剧组的拍摄时间只有一天,考虑到沙滩涨潮淹没布景的危险,整场戏必须在日落之前终结。

作为整部电影中最难的部分,剧组提前进行了两次排练预演,为了达成摄影机穿行和环绕的效果,海滩上又加用了小型的滑轨,在环绕一条小船之后向演奏台移动,滑向一个斜面,踏上了人力车,最后下来从码头进入障碍,

整个镜头共拍摄5次,花费约一百万英镑。

镜头里即使没有流血也没有枪战,却完美的展现出敦刻尔克的惨烈。作为新人导演的 乔·怀特不知是怎样完成这组镜头的。

评论家指出,乔·怀特在用长镜头进行炫耀,大概是想用精湛的技术赢取一项奥斯卡奖。不过不幸的是2007年是好莱坞电影丰收的一年,《赎罪》最终败给了《血色将至》,倘若换一个年份,赢一尊小金人似乎不是个问题。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完整影片↓↓






往期精彩回顾




那些特立独行的女神 被拍成了电影【女神节特辑 】逆向思维 | 不走寻常路的反类型电影百年影史 十大珍藏 一览到底
台湾文艺片|十大珍藏
中国最真实的成长故事 有的已被禁多年
这些韩国电影 直接影响了韩国的法律制度
这十部科幻片 是这20年来最靠谱的
自留地午夜 惊恐放送 带你踏入死者领地柏林金熊奖30年大赏 | 1999--2008(第49届--第58届)
柏林金熊奖30年大赏 | 1989--1998(第39届--第48届)
奥斯卡最佳影片 | 1997--2006(第70届--第79届)
奥斯卡最佳影片 | 2007--2016(第80届--第89届)

听说关注我们的人会暴富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进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