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来自战败者的挑衅 印度为何不肯放弃蚕食扩张边境政策?
进入5月份,中印边境争端引发的两国军事人员对峙甚至肢体接触(群殴)事件密集发生,与人员对峙同期发生的还有两国重装部队增援前线,一时间中印边境态势再次进入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尽管两国决策者以及军方没有将事态升级至军事冲突的意愿,但双方通过大校(准将)以及战区司令部等沟通渠道进行的多次会面都无果而终。
印度多次通过官方媒体发布信息,隐瞒事件完整起因,着重在双方人员群殴和解放军增兵反制等细节问题上说事,有意回避“印度在拉达克地区进行新一轮扩张是导致边界紧张局势的主要原因”之要点。加之此次对峙至少涉及中印边境西段地区三个不同地点,且三个对峙点紧张程度不一,国内媒体甚少追根溯源,对事件起源、中方为何反制、未来局势走向进行深入分析。易评君通过两篇文章,解析中印边境西段对峙的历史与现实,本文为上篇,聚焦中印边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从根本上解答“战败者为何反复挑衅”这个国际关系史上的反常现象。
印度近期挑衅涉及中印边境西段地区从北到南三个不同地点(图片可放大查看)
事件回顾:近日,印度媒体发布一段视频,视频显示几名印度士兵围攻一辆中国猛士军车,中方除了车辆被打砸外还有一名士兵受伤倒地,该视频在国内引发巨大争议。随后中国网友发布照片,显示在班公湖畔,有多名印度士兵倒地不起,身上各有伤势且腿脚被捆。一名解放军士兵为其检查伤势,另有多人持棍警戒。视频与照片清晰显示了中印边防人员在班公湖地区发生了“肢体接触”,似乎印证了先前被印度国防部否认的“印度一支巡逻队越线被扣,武器被缴”的消息。
《印度时报》报道称,5月5日-6日,数百名印藏边防警察部队(ITBP)与250名中国边防人员在班公湖北岸发生群殴事件,双方手持石块、棍棒进行争斗,事件导致数十人受伤。对峙源于印度在班公湖畔的突出部修建道路,中方交涉无果且有联络员遇袭。此后,双方人员于5月18日再次发生肢体冲突。
除了班公湖,印度还在修建一条连接列城至拉达克北部斗拉特别奥里地(Daulat Beg Oldi,DBO)的道路,该道路近邻阿克赛钦北部实控线,对中国新藏公路威胁极大。因此,中印在加勒万河谷进行更大规模的对峙,解放军不仅支起帐篷而且挖掘了多条壕沟并修建掩体,加勒万河谷对峙期间两国都派出装甲车增援前线。与班公湖、加勒万河谷(两处均位于阿克赛钦)对峙同时出现的还有巴里加斯地区的典角村,巴里加斯地区南北狭长,中间有河流穿过,长期以来中印双方分别实际控制河流东西两侧地区相安无事,但印度破坏默契意图在河流之上修建桥梁,引发中方反制。
上述三个不同地点同一时间发生的对峙均位于中印边境西段地区,对峙事件的起因也完全相同,都是印度单方面破坏边境现状,意图通过修建关键性基础设施加强前沿存在,进而蚕食中方领土。那么,为什么印度对现行的,基本上由1962年边界战争确定的实控线完全不承认,印度在战败的情况下为何不肯放弃“蚕食扩张,无事生非”之幻想。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印两国就边境问题的一系列外交互动与军事冲突基本奠定了今天“实际控制线”的走向,而彼时印度奉行的蚕食扩张政策很大程度上源于尼赫鲁政府的自我膨胀与单边主义。可以说,印度建国后不仅继承了英国殖民者的战略思维,且在与中国互动进程中强化了这种野心,虽然在上世纪60年代遭遇军事惨败,但印度并未从根本上放弃地缘政治野心与蚕食扩张行动策略。看清印度行为逻辑,有助于我们从本源上打消其不切实际之幻想。
中印边境划界之争
2020年正值中国与印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70周年,但在这个重大年份里,中印边境线上双方军队摩擦、对峙事件反复出现,根源在于双方围绕边境划界的百年争议。近代以来,由于晚清政府衰落以及英帝国维护其在南亚地区的殖民统治,英国提出了“缓冲国”计划与“战略边界”计划。前者是将西藏变为受英国实际控制的“缓冲国”,后者则是将英属印度边界不断向北延伸,沿喜马拉雅山脊建立“战略边界”。战略边界计划的产物之一就是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印军巡逻队在班公湖畔越线后“被扣押缴械”,中方对其进行了救治
1947年印度独立后通过归并、改组以及对土邦王公实行赎买政策,逐步消除其境内的土邦,随后将视线投向中印边境。虽然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但独立后的印度不仅继承了英国的殖民遗产和移民思维,且结合“传统印度历史”进一步将所谓“已定的,不存在争议的传统边界”向前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殖民者先后划出以英国官员命名的“约翰逊线”“马继业-窦讷乐线”和“麦克马洪线”。前两条线单方面分割西段阿克赛钦地区,第三条线则将藏南从中国版图分割。具体到今天中印边境争端的西段——阿克赛钦地区,“约翰逊线”将整个阿克赛钦全部划入英属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1898年英国提出的“马继业-窦讷乐线”则将阿克赛钦一分为二,北部归清政府,南部归印度。
英国单方面炮制的三条线从未得到民国、国民政府以及新中国的承认。然而,1947年印度独立后认为自己继承了大英帝国的遗产,“约翰逊线”以西和“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中国控制区都属于印度。除了划界纠纷外,印度甚至认为本国有权继承英国在中国西藏的特权,并提出“放弃在西藏权益”换取中国承认印度不切实际的划界要求。印度方面丝毫不认为对退出历史舞台的殖民主义遗产的继承有什么道义和国际法上的不妥。印度当局始终拒绝中国提出的“1947年的中印边界是人为的、单方面的、殖民主义的结果”之观点。
印度独立后后坚持认为,“中印不存在边界争议,包括东段麦克马洪线和西段约翰逊线都是中印之间的‘已定界’,所以认为‘中国实际上已经侵占大片印度领土’”。因而从1947开始,印度不断抢占中印边境地区,造成既成事实。1954年,印度政府全面修改官方地图,甚至越过麦克马洪线向北推进,导致中印边境军事冲突空前增多。用《印度对华战争》作者,英国记者马克斯韦尔的观点表述就是,“印度对待边界争端的基本方法即印度所主张的领土,都应自动成为印度的领土”。
班公湖互殴近年来多次发生,根源在于印军屡屡越线,今年5月的冲突则源于印军在湖畔修建道路直指中方控制区。
这种殖民思想深刻反映在尼赫鲁政府时期与新中国的外交互动进程中。1958年12月14日,尼赫鲁在给周总理的信中写道,1954年10月访问中国时,我曾提到中国新近出版的地图“把两国边界划错了,我们假定这是由于某种错误造成的。而且我当时告诉你,我们不很担心这件事,因为我们的边界很清楚,不是什么有争议的问题”。尼赫鲁多次声称,印度出版的地图上所划的边界具有“基于地理、传统和条约的充分权威性,地图标明印度疆界是毋庸置疑的。”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决策层不认为“中印边境存在划界争端”,言外之意是他们认定的就是自己的。
其次,印度决策层认为,早在英国统治南亚次大陆之前,以文化、传统习惯和地理等因素界定的印度己经存在若干个世纪,英国人确定的边界并不能反映印度的全部传统历史,所以对英国印度事务部的文献档案,尼赫鲁采取有选择地接纳,即划得多的印度没意见,划得少了印度要自己修改。需要指出的是,印度认知的“麦线”并非亨利·麦克马洪在地图上划的那条线,印度认为既然“麦线”本意是以自然分水岭原则划界, 那么当该线同地面事实不符时,印度有责任对其加以纠正。所以,“麦线”的某些地段应该继续向北(中国一侧)推进数英里,正式基于这种狂妄心理,印军在朗久、马及堆、扯冬等地区进行蚕食,最终招致解放军的武力还击。
再次,印度单方面认为“中印协定解决了所有未决问题”,1954年中印签署协定确定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然而,尼赫鲁却将这一规范两国交往的框架性规范协定同同边界问题联系在一起。1954年,在给内阁的一份备忘录中,他写道“这项协定是我们同中国关系的起 点。根据我们的政策和我们同中国的协定,应该认为这条边界是牢固的、明确的、不容任何人谈论的。应沿边界建立一系列哨所,特别是在可能有争议的地方,必须建立边境哨所。”
这种时刻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逻辑并没有就此结束。当印度不断在藏南地区挑起事端,并且从1958年起将挑衅范围扩大到中印边境西段,导致中印边境军事摩擦急剧上升的背景下,尼赫鲁仍坚持认为中国不会使用武力回击印度推进边界的行为。易评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与上述奇葩逻辑相印证的是,尼赫鲁在报纸上看到中国修建新藏公路后才指示印度军队在阿克赛钦地区进行前推计划。即使中印在东段和西段先后发生数起小规模冲突,尼赫鲁仍然深信中国不会军事反击。
“重整旗鼓,不服输”心态在印度军方内部颇为盛行
1961年和1962年夏,印度加速实施“前进政策”,在中印边境全线出击大量设置前沿哨所,不仅将哨所设置到距离中国哨所数米远的地方,甚至绕后设置据点。在双方对抗进一步升级,中国反应更加强烈,规模更大、烈度更高的边境冲突乃至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印度决策者仍然不改其既定立场,多次拒绝中国提出的谈判建议。深受其顾问特别是情报局长穆立克影响的尼赫鲁深信,中国绝不会因边界纠纷对印度使用武力,中国日益强烈的警告只是虚张声势,中国不会因为边界问题对印度发动战争。
梳理完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的认知过程,还需要提及中国就边境问题的基本立场,毕竟所有的认知分歧和理念冲突最终会具象到边界线的划分上。对于印度而言,将边界落实到英国殖民者划设的范围在今天没有半点实现可能,且已经遭遇了1962年的军事惨败。脱胎于上世纪50年代的边境政策,加之战败后依然不肯正视自己问题的政治传统,印度至今提不出符合实际的边界主张。也就是说,恢复“英帝国”划线毫无可能,又不肯承认战败后的实际控制线,印度只能在实力对比、国际环境、国内政治风向等几个因素的作用下不断纠结。即印度出于大国梦想,不肯放弃在边境地区的蚕食扩张政策,如果遇到不利的国际环境和中方的强力反击,印度这种扩张举动就会稍加收敛,反之就会肆无忌惮。需要补充的是,印度媒体所说的中国每年“越线”数百次,恐怕这条线是百年前英国人划的,针对这种荒谬提法中国国内应当进行有力反击,打碎其不肯清醒的历史迷梦。
当前,中国对中印边境划界存在三个不同版本,一是中国“传统习惯线”,包括藏南、阿克赛钦等地区,依据是中国历史上的行政管辖范围;二是1959年提出的实控线,三是当前存在的,大致由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所确定的实控线。这三个版本的划线不断萎缩,即传统习惯线所涵盖的领土范围最广阔,1959年实控线次之,当前实控线再次之。
有趣的是,1962年的边境战争并未真正打醒印度,当年10月20日,中印边界战争爆发。四天后,中国发表声明提出三项建议:(1)双方确认中印边界问题必须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在和平解决前,中国希望印度政府同意,双方尊重在整个中印边界上存在于双方之间的实际控制线(1959年中方提出的实控线),双方武装部队从这条线各自后撤二十公里,脱离接触;(2)在印度政府同意前项建议的情况下,中国愿意把东段的边防部队撤回到实际控制线以北,在中段和西段,中印双方保证不越过传统习惯线;(3)中国认为,为了谋求中印边界问题的友好解决,两国应该再一次举行会谈。这表明,中国不承认1959年以来印度越线、侵占中国领土的事实;另一方面,也决不因为在自卫反击中所取得的进展,而把任何片面要求强加于印度。
针对中方三项建议,印度政府提出的建议是,“除非恢复1962年9月8日以前的边界全线的状态,否则就不能进行谈判”。那么,印度所谓恢复9月8日以前的边界状态意味着什么呢?在中印边界东段,它意味着印度军队重新占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北的中国领土;在中印边界西段,它意味着印度军队重新侵占它们从1959年以来在中国境内建立的军事据点。输了战争,仍然不肯正视现实,印度的行为在近代国际关系史上也不多见。基于历史的迷之自信,以及对现实的回避,致使印度至今仍然不肯放弃在中印边境搞蚕食扩张的政策,这种行为逻辑是近年来中印边境对峙事件屡屡发生的真正原因。
梳理完历史脉络后,易评君将在下一篇文章里解析中印边境的现实状况。由于更换工作以及跨省挪窝,近期更新中断还请各位大佬谅解,向长期关注易评君的大佬们抱拳鞠躬。
参考文献:
林民旺:《中印边境实控线上的吊诡游戏》
随新民:《印度对中印边界的认知》,《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1期,第62-85页。
揭开国际关系潜规则,我们说“真”的
喜欢就戳右下角在看,可分享给更多大佬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