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这个栏目终于登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公示榜
十年磨一剑!我估计,唐人贾岛也就随便这么一说。老贾没想到,这话竟成为后人励志的千古名句,也成为1200年后离他家乡河北涿州不远处的一家报纸的一个栏目的真实写照。
《科技日报》的新闻名专栏“环球科技24小时·总编辑圈点”昨天跻身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公示榜单。从2010年4月1日创办这个栏目到现在,已经十年有余。为打造这个栏目,我和《科技日报》的小伙伴们付出了无数心血和汗水。此前我的新闻作品已十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但现在作为“编外”闻此喜讯,还是颇多感慨。
说实话,报纸上的一个栏目能够坚守十年之久并不常见,而总编辑离任一年后,同事们对这个栏目依然不离不弃,更说明它的立意和追求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栏目的初衷就是把过去24小时里海量的国际科技新闻进行筛选,为读者挑出含金量最高的一条,并做简短评论,以适应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的受众需求。十年来广受读者赞许,如今又得到新闻界最权威评价机构的肯定,可喜可贺。
回想该栏目创办后的第一年,每期报道的短评都是我亲自操刀,没用任何人代笔。那段日子里,读者给了我很多鼓励,甚至有人说每天看《科技日报》,就是来看头版上我写的短评。商务印书馆把我撰写的这些短评结集出版,书名叫《圈点每日环球科技》。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题写了书名,时任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作了序。我自己则就科技新闻评论的写作谈了些认识和体会,作为这本书的后记。
我为《科技日报》高兴,也为榜上有名的《科技日报》的小伙伴们高兴!徒劳无功的事不是没有,但你认真付出了,要想没有回报,也是挺难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话完全可以正面说。
浅议科技新闻评论
从2010年4月1日开始,本报一版开辟新栏目《总编辑圈点——环球科技24小时》,报道一则当天最重要的国际科技新闻,并做简短评论。该栏目由国际部主办,每个工作日推出一期,现已刊载200期。
每天下班之前的一圈一点,让我闪现出不少关于科技新闻评论的想法,但来不及整理,也顾不上推敲。本打算以后腾出空来仔细勾兑,怎奈《科技新闻研究》多次催促,不容继续拖延。匆匆成稿,我只得再用一回那个俗词儿:抛砖引玉。
“另类”的新闻体裁,独特的传播力量
无论深厚的科技知识背景,还是娴熟的新闻采写技巧,只要具备其中之一,便足以不负“成就”二字的美誉。然而,科技新闻这个行当偏偏对其从业者提出了两者兼备的苛刻要求。如果说科技新闻是新闻中的“难”,那么科技新闻评论又以自己登高望远的特点,成为科技新闻的“难中之难”。
大概就是由于这个原因,科技新闻评论在当今寸土必争的媒体竞技场上,才罕见地沦为一方蛮荒之地。家族里其他成员充盈在各种版面、时段、频道和页面,唯独科技新闻评论寥若晨星、不成气候,精于此道的大家和名家乏善可陈,甚至新闻理论探索中也难以看到更多的相关论著。
但这并不代表受众没有需求。恰恰相反,在信息爆炸、科技新闻层见叠出的网络时代,人们对于一种指点迷津的理性声音,抱有空前强烈的期待。科技新闻的受众主体往往更加关注与新闻相关的疑点和难点问题,他们不仅想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且还希望了解为什么发生、结果和影响如何,因而迫切需要有见地、有个性的报道来解疑释惑。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新闻评论与其说是一种“另类”的新闻体裁,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传播力量。
本报精心设计并强势推出《总编辑圈点》栏目的初衷,就是要在当天海量的国际科技新闻中,为公众挑选出“含金量”最高的一条。同时附之以言简意赅的评论,试图用点睛之笔使读者更加迅速、有效地把握新闻的实质,并能由点及面地将新闻事件与新闻背景联系起来。
本栏目推出后,广大读者、报社同仁和科技部领导等都给予很多热情鼓励,尤其对评论部分不吝赞许。诚惶诚恐之余,我更加真切地体悟到,评论是报纸的旗帜、灵魂和生命,一家报纸的评论水平是其品位和档次的最重要标志。在这点上,科技类报纸没有丝毫例外。21世纪是“消费观点”的世纪,可以肯定地说,科技新闻评论大有可为。
有主张,才能有权威
在今天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世界上,科技新闻被新兴媒体迅速传播的同时,很多也在发酵、放大、变形。与信息爆炸伴生的良莠俱陈、鱼龙混杂有时让人很难识别真伪,一项科技政策、一个科技成果或一起科技事件,往往能够造成众说纷纭的复杂局面。此时,谁来发出最有力量、最具权威的声音?我们的科技日报无疑应该挺身而出,查明真相,澄清谬误,砥柱中流。否则,任何一种迟疑、疏忽、缺位或沉默,都将不仅是失策,更是失职。
敏锐地发现线索,理性地思考问题,艺术地表达见解,《总编辑圈点》栏目着力在这方面让科技日报发挥影响,建树权威。对于栏目的选题,我和国际部的同事们始终坚持把科技新闻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放在首位,其后才是如何对它做出评价。
这种评价容易陷入歌功颂德的误区。如果溢美之词泛滥,很可能说明你对涉及的科技话题缺乏认识和了解,其言论必如抟沙嚼蜡,没有任何价值。所以,我从不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或“发挥深远影响”一类没盐没醋的文字,而是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有所主张,有所不主张,还经常质疑甚至反驳本栏目的报道内容,包括挑战霍金大师的某些观点。
人云亦云的人总是被人瞧不起,那么鹦鹉学舌的科技新闻评论也注定不受读者欢迎,遑论权威!
2010年5月21日,美国生物学家克雷格·文特尔领导的研究小组宣称,他们用构成DNA的化学物质合成一种细菌的完整基因组,基因组随后被注入一个细胞并实现了自我复制。文特尔是生物学界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这项成果也立即遭到贬损,其中还有一些著名科学家的质疑。而事实上,甭管文特尔本人什么德行,这毕竟是人类合成的第一个有活力的基因组,该人造细胞的诞生标志着我们从此可以在基因组水平上改造生命。
所以,我在点评中仗义执言并旗帜鲜明地指出,巴尔的摩教授虽然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诺贝尔奖得主,但做出如此评价未免偏颇;文特尔的人造细胞“实现了分裂,而细胞的分裂和进化才是生命体最重要的功能和特征”。2010年底,这项成果分别入选《时代》周刊年度十大医学突破和《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学进展。
脱下黑大褂,穿上T恤衫
“把术语还给专家,把知识传给读者。”我的这个科技新闻写作的座右铭当然也适用于科技新闻评论。在逻辑严谨、表意确切的提前下,《总编辑圈点》的评论部分总是尽可能放低身段,以轻松的笔调、百姓的语言和幽默的风格,让科技脱下刻板的黑大褂,穿上休闲的T恤衫。
不可否认,科技的一些内容确实远离日常生活,故《总编辑圈点》的相关报道难免带来天然的阅读障碍。因此,我对新闻事实品头论足时,总是搜肠刮肚地翻出那些“土豆和白菜”来说事儿,为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贴近读者。
2010年5月4日的《总编辑圈点》栏目报道了康奈尔大学科学家以超细微误差,成功计算出三个最轻夸克的质量。我的点评从五角钱说起。
一张五角钱的纸钞等同于十个五分钱的硬币。但它仅仅是一算式呢,还是你真有可能把这张纸钞撕成十份,并且发现每一份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五分钱硬币?这道类比夸克和物质结构的难题不仅阿西莫夫答不上来,理论物理学家们也莫衷一是。在那些否认夸克存在的人看来,测得这三个夸克的质量无异于议论嫦娥的三围。然而,夸克理论做出的几乎所有预言都已被实验测量证实,仅此一点就足以让我们对勒佩吉团队的成就刮目。
关于一则“巨型小行星2182年可能撞地球”的新闻(2010年7月30日《总编辑圈点》),我的点评又以这种方式讲述了偶然和必然的道理。
谁都有可能遭雷劈,但谁都没有为此而雨天不出门,原因是谁都不信自己会这么倒霉。而对于小行星撞地球来说,千分之一的概率可不算小,至少要比中彩容易得多。不过,经营保险的人也别高兴太早,毕竟未来的日子里充满了“说不定”。更重要的是,地球还有许许多多像山萨托利奥一样负责任的科学家担当卫士,让我们拥有足够的预警时间。若是那“豺狼”真的来了,2182年的人类也许只需从容地举起“猎枪”。
很多读者说,《总编辑圈点》栏目即使报道最生涩的基础科学发现,点评中那些风趣诙谐的家常话,也总是叫人看得进、记得住。我想,“深入浅出”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小个子”可以顶天立地
就算你有天大才华,就算你能妙笔生花,也不要对个人作品的吸引力抱有太多幻想,现今可是网络时代!我常常觉得,让别人心甘情愿地阅读自己的文章是件挺难的事儿。公元2011年的读者如果肯花时间,认真看完你写的200个文字,已经很给面子了。
当初谋划这个栏目时我就规定,新闻和评论分别不超过800字和200字。虽然我对前者动辄突破上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却近乎教条地恪守着后者200字的硬指标。之所以如此,除喧宾夺主的忌讳外,我还坚信一个硬道理:读者一定日理万机。这样一来,我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在这个最大容量为200字的筐里合理密排,直至把每一个缝隙都塞进有用的信息。
另一方面,用区区200字阐明观点还得让人易于接受,也的确不容易。要说我做点评时惜字如金,那真不带夸张。我有时会在深夜给总编室打电话,或是因为想起一种更好的说法,或是因为改动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标点符号。
2010年4月27日,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展示了他们首次获得的不同电子自旋状态下的单个钴原子图像,我对这篇附图的报道点评如下。
近代人类物质文明大都可以归结为两个字——电子。以电荷为载体,我们先是鼓捣电流,尔后又折腾信息。电子的带电特性已足足让我们快活了200年,而电子的自旋特性或将滋润我们未来200年。一个原子能干成千上万个原子的活儿,萨瓦·拉描述的这种计算机如果说昨天还只是一种猜想,那么今天透过这张照片,我们则真切地看到了隧道尽头的光亮。
该点评只用了153个字,少得没法儿再少,但承载的信息无论如何都不算少。这说明,“小个子”有时也能派上顶天立地的大用场。点评点评,点到为止。不画蛇添足,不生拉硬扯,不无谓调侃。要知道,你的每一句废话甚至每一个废字,都会让读者皱起眉头甚或逃走。用最少的文字把一件事情说清楚说到位,那才叫本事。以写短文章为荣,我们应该倡导这种风尚。
宝贝和垃圾是一天之隔的邻居
很多人都在就某一科技成果或科技事件发表见解,其中不乏精品佳作。但那大都不能算作科技新闻评论,因为科技新闻评论有着新闻所特有的时效限制。
《总编辑圈点》的科技新闻必须发生在过去24小时之内,我曾发誓要坚持这条底线“100年不动摇”。与新兴媒体及广播电视相比,时效性差本来就让平面媒体“很受伤”,如果再有额外延迟,我们的报道刊出后可能会直接奔向垃圾桶。
早一天是宝贝,晚一天是垃圾,现实就是这样无情。我和国际部的同事有时带着巨大遗憾,宁愿选择一条“次重要”的新闻,也不肯破例在“24小时”的大是大非上作出退让。如此“较劲”的结果是让编辑记者们在精神和体力上倍受“摧残”,同时也给我自己带上了沉重的“枷锁”。
说实话,写一篇短评并不难,难的是每个工作日都在固定时间象赶考一样,对无法预知的某个领域的某条科技新闻发表见解,还要晾晒在报端。该栏目推出以来,除办公室以外,机场候机厅、培训班课堂、通气会会场、甚至餐厅的包间,都成了我写短评的地方。不方便上网时,就以手机短信方式发送给编辑部,从没有延误排版时间。
无间歇地与这部大机器同步运转,我经常想起《摩登时代》里的卓别林。不过,在拓展本报国际视野、增加本报科技含量等方面,《总编辑圈点》得到的广泛认可也是莫大慰藉,并成为继续办好这个栏目的动力。要不是苦中有乐,谁会去自讨苦吃!
就像一叶扁舟游荡在知识的无边大海,虽然我总是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力不从心,但也更加珍视这个不断超越自我的机缘。撰写短评时,我经常就不熟悉的问题请教内行,因而和不同领域的许多优秀科学家交了朋友,此乃另一大收获。
就科技知识而言,一个人很难样样精通、面面俱到,但通过努力学习和不断积累,应该而且能够在熟悉一两门专业的基础上,对其它各个学科不光看热闹,也会看门道。作为科技日报副总编辑,我在追求这样一种目标,以使自己高屋建瓴地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脉动,为读者当一名合格的向导。
翟惠生:科技新闻评论的一个范本
有人说新闻是易碎品,无非指其中一些时效性强,过期作废。不能说这话没道理,但科技新闻肯定要另当别论。科技发展的渐进规律和连续性特点,使许多相关新闻报道具有长期留存以资跟踪和参考的价值。仅此一点,商务印书馆为科技日报《总编辑圈点——环球科技24小时》栏目出书就很有意义。
整整一年,每个工作日圈点一件当天世界上发生的科技大事,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一件大事。地理学和生态学里有一个名词叫冰芯,科学家们从冰川中钻取这种圆柱形的冰样,用以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就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言,这部《圈点每日环球科技》恰似这样一截可以温故知新的冰芯。
由此又想起唐代诗人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佳句。冰清玉洁和晶莹剔透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精致的美感。《圈点每日环球科技》收录的200多篇新闻报道特别是配发的短评,仿佛是用人文丝线穿起的一串科技珠玑,折射出人类科技发展在公元2010年到2011年这一时段的绰约风姿。同时,字里行间也彰明较著地表征了科技日报打造精品栏目的良苦用心。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上,每日环球科技新闻车载斗量。真正为读者挑选出“含金量最高”的一条,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判断社会新闻的价值往往可以凭藉直觉或常识,而判断科技新闻的价值则必须以深湛的科技素养为基础,并要求高屋建瓴地把握科技发展的潮流。《圈点每日环球科技》中的很多成果都入选各种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的年度十大科技新闻,这或许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了问题。我们应就此给刘亚东及其同事们以掌声。
亚东在新闻界获得过包括长江韬奋奖在内的各种荣誉,他不久前出版的《新闻眼看美国》一书也广受各界好评。然而,《圈点每日环球科技》收录的200多篇短评还是让我对这位老朋友刮目相看。区区200字的短评却每每自如挥洒于古今中外。尽管评论的对象是科技,但涉猎的内容却不囿于科技。用亚东自己的话说,他“对新闻事实品头论足时,总是搜肠刮肚地翻出那些‘土豆和白菜’来说事儿,为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贴近读者。”
大俗与大雅的同质化和统一,构成了亚东科技新闻评论的风格和特点。这与其说是学识和语言的功底,不如说是精神和思想的境界。其实,科学普及的要义也正在于此,否则我们如何能让公众走近科学以及让科学走近公众?从很多方面看,《圈点每日环球科技》都不失为科技新闻评论的一个范本。
科教兴国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关注外部世界。新闻媒体有责任也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把发达国家的重要科技活动报道给国内读者。亚东在这方面的建树无疑还得益于他良好的外语条件。当许多熟悉他的同行称其“中文呱呱叫,英文叫呱呱”时,不经意间也为我们急需的外向型新闻人才提出了一种时代要求。
亚东关于新闻评论的一种感悟是“有主张,才能有权威。”可问题是怎样才能有所主张?显然,任何有价值的主张都是不断学习、积累和思考的结果。无论是谁,他所掌握的科技知识都是有限的,但亚东始终追求在精通一两门专业的基础上,对其他各个学科“不光看热闹,也会看门道”,以使自己成为读者的合格向导。
从理论物理到生命科学,从航空航天到集成电路,从新材料到新能源……一个人能在这么多科技领域就冷不丁冒出的某个话题,以极具个性的表达方式“立等可取”地道出子丑寅卯。这看似不可能,却在亚东这位科技日报副总编辑身上成为可能,其才华和勤奋都如实记录在《圈点每日环球科技》中。亚东毕业于清华和北大两所名校,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学历,但他从不沾沾自喜,而是孜孜不倦地汲取新养分,补充新能量。这种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人生态度同样可圈可点。
《圈点每日环球科技》的新闻评论中鲜有无病呻吟的文字,更难找到那种“百分之百正确”的废话。亚东一贯如此,不说则已,说则旗帜鲜明、掷地有声,甭管说的是霍金还是霍银。俗语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每天都把自己的“奇谈怪论”晾晒于大庭广众,所冒的风险是可以想像的。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这些观点迄今没有发现“硬伤”,有的倒是广大读者包括许多科学家频频报以喝彩。
当然,科学和技术的很多结论都需要时间来检验,有的甚至要等几十年、上百年。我们今天对其做出的某些评价,对与错也许只有后人才能判断。所以,这部新著的出版既为亚东增添了新的光彩,同时也给他施加了“立此存照”的无形压力。如此说来,《圈点每日环球科技》中的诸多见解作为现有知识体系内的一家之言,便有了更多理由引起社会关注。事实上,科技领域里即使是错误的观点通常也比没有观点好得多,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就是在不断修正中得以深化的。希望我们的新闻界有更多人敢于并且善于为读者圈点每日环球科技。 (翟惠生: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