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发展互联网时代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教育
本文首发于青年记者,微信号:qnjzbi
分层次培育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人才
加强多维立体的跨学科媒介素养教育
培养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专业能力
在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快速写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视觉表达能力。[10]本世纪以来,许多高校的新闻院系开始实施部校共建和校企联合办学,一方面为高校师生提供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为机构和企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到2017年底,全国共有59所高校实现了与中央媒体或各地省委宣传部门的合作,使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够在产学研政的机制之间更加充分地流动,为学生提供能力提升的平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传媒效益。新闻学被认为是文科中的理工科[11],素有技术教育的传统。在5G技术、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元宇宙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应该开设网络与新媒体制作、媒介新技术使用、可视化数据新闻等实践课程。在新闻传播教学中,还应该开设统计学、数据挖掘、算法推荐等数理分析课程,创新新闻报道的题材和形式,探索公共传播和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国内少数高校已经建成了信息化实验室,以校园媒体为平台,使学生能够自主开展融合报道的实验、监测和分析国内外舆情、研发和推广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品[12],提升专业学生的新闻与传播跨界综合能力。在新文科建设对新技术不断强调的过程中,需要警惕技术偏向带来的人文教育缺失。[13]童兵论述了新文科建设相对以往学科建设的一个新特点——“重问题轻学科”[14],而这也是欧洲大陆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到现今所呈现的一种突出样态。程曼丽溯源并辨析了“新文科”的概念,即2017年由美国希拉姆学院(Hiram College)提出,目的是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实行文理交叉,将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学等课程中。因此,美国提出的“新文科”是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切入的。而我国提出的新文科建设规划,关键在于坚定“四个自信”,基础在于中国特色、中国传统和中国价值。[15]无论技术如何变革,新闻传播教育终将坚持科学思想、重视人文价值、强调人本精神,融合文史哲、美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培养批判、思辨和创新能力。[16]这在互联网和智能媒体时代,尤为重要。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中国叙事”,要以“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对其进行赋能。[17]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需要深化的课程内容包括:经典文献阅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国民社情和安全教育;需要帮助学生把握新闻传播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增进学生对国家与民族的情感认同、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理论认同。[18]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新技术引发大变革的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教育,应该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采取主体创新、微观借鉴、多方融合的模式,注重实践教育、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为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社会的和谐进步、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培养符合各方需要的人才。参考文献:[1][14]童兵.新文科建设和新闻教育改革路径的拓展[J].中国编辑,2021(02):4-7.[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5-19(002).[3][11][18]骆正林.我国新闻学教育模式的历史选择与当代创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8):145-150.[4][9]吴果中,余宏.后人类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内涵[J].青年记者,2021(13):80-83.[5]胡泳,张艺晨.互联网时代的美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J].中国编辑,2021(04):90-96.[6]谷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能力体系之构建——基于“国家标准”与“国内样本”的探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08):155-160+168.[7]黄旦.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J].国际新闻界,2015,37(01):75-88.[8][10]张志安.从新闻传播到公共传播——关于新闻传播教育范式转型的思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03):77-84+131.[12]黄艳凤. 优化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资源配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1-05(006).[13]苏状,周钰.数字认证与新闻传播学教育变革[J].青年记者,2021(16):102-103.[15]程曼丽.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J].中国编辑,2021(02):8-11.[16]黄艳凤. 优化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资源配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1-05(006).[17]齐爱军.由“观”到“学”:建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世界叙事”和“中国叙事”[J].南京社会科学,2021(04):114-121.
(刘亚东: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二级教授;高冉: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文章刊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