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网都在“蚂蚁牙黑”?小心侵犯隐私风险

深圳商报 2021-03-19

最近你是不是也被“蚂蚁牙黑”刷屏?




“蚂蚁牙黑”到底是个什么梗?

简单点说就是把你的一张静态照片,

通过软件制作成一个的动态小视频。


火到什么程度呢?

打开任意一个社交软件,

都可能被这个魔性的音乐洗脑


(读创/深圳商报视频中心出品)


甚至已经出现了代制作服务,

在购物软件输入“蚂蚁牙黑”,

就会出现不少这类制作业务,

价格也不贵。



据了解,该社交软件名叫lico视频,

制作过程只需上传静态照片,

便可通过软件合成动态小视频。




虽然很有趣,

但商报君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

如果使用别人的照片进行制作,

可能还存着侵犯肖像权的风险。

如果把自己清晰的正面照片上传,

一旦“丢脸”,还将将面临多重风险!


风险一:个人信息或遭泄漏。某些刷脸软件,换脸时要进行眨眼、抬头等动作进行验证,与刷脸部信息 类似,个人信息容易泄漏。


风险二:可能导致“丢钱”。当前,大部分银行等金融机构开设了人脸识别登陆APP功能,“刷脸”支付甚至是远程签约等场景,如果不注意“脸”的安全,“钱”也面临着风险。


风险三:存在侵权的可能性。“AI换脸”几乎可以在视频中“以假乱真”,吸引大量网友关注,但肖像权、名誉侵权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风险四:一不小心“丢清白。“换脸”技术被用在一些涉嫌违法犯罪领域的情况已不少见,视频往往涉嫌色情淫秽,且难辨真假。


风险五:“换脸”没门槛,当心“被贷款”。不少网贷机构进行“活体检测”时,仍使用人工审核或技术含量偏低的机器审核,这些照片做出来的动图,很有可能以假乱真,让不知情者“被网贷”背上巨额债务。


网友李先生告诉记者,这个软件很潮流,抓住了一个需求就产生一种新强势应用,只需一张脸照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脸部结构,算出动画动作。主要是让现有社交软件有新的传播内容,但至于安不安全确实没有考虑过多。


深圳律师陆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保护隐私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尽可能地不要主动透露个人信息,只有不泄露才有可能不被滥用。对于要收集个人信息的机构和应用,要多留心眼。但必须要注意的是,个人信息保护的主要力量应该是国家机关,特别是公检法和网信部门,大力打击买卖公民信息的行为,对于那些收集了公民信息的公司,要建立起相应的保护机制,监管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


警方提醒,如果发现自己的信息被滥用,换头用于制作小视频,应该向相关的网络平台和监管部门举报,实际上只要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未经许可被使用,就应该及时举报处理。





商报君精选

等你来pick→

政策发布两周,深圳二手房网签量环比降七成!多家银行表态了

“招手停,按铃下”!8条深圳接驳巴士开通,首周免费乘车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吴维

编辑 黎莉 责编 侯丽华

校审 谭录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