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举世瞩目的“第一棒”!这一战为何非“胖五”莫属?

深圳商报 2021-06-18

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中国空间站预计明年底建造完成


今天发射的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段,明年还将发射两个实验舱,分别是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天和核心舱+两个实验舱,组成一个“T”字形。这个“T”型的中国空间站名为“天宫空间站”,预计将于明年底建造完成。建成后,将成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和太空母港。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专门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而研制的一型新型运载火箭,于2020年5月5日成功首飞。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发射空间站核心舱,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首次应用性发射,也是空间站建造的开局之战。


202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发射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核心舱发射任务非它莫属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拥有长度达到20.5米的国内最大整流罩,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吨级,是我国目前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


载人空间站舱段是我国迄今为止重量最大的载荷,质量重达20几吨。发射载人空间站舱段,只有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能够胜任。

为了满足空间站任务要求,研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和创新,相继攻克了超大整流罩研制、大直径舱箭连接分离、大推力直接入轨偏差精确控制等核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持续优化和改进。


结合空间站舱段任务特点,长征五号B火箭事先规划了应急轨道,这也是我国首次在非载人火箭上应用该项技术,以确保发射万无一失。


4月23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新华社发(郭文彬 摄)


一级半直接入轨

自带高可靠性“基因”

为了当好运送空间站舱段的“专属列车”,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开展了多项技术攻关和创新,练就了一身“独门绝技”。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采用一级半构型,是目前世界在役火箭中唯一一级半直接入轨的火箭。火箭系统简洁,所有发动机的点火都在地面完成,也无需进行级间分离、高空发动机启动等动作,降低了故障发生的概率,提升了可靠性。


要实现一级半入轨,对火箭的发动机是个不小的考验。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助推器配置液氧煤油发动机,一级火箭配置氢氧发动机,前者具有推力大的特点,让火箭点火后获得较大的加速度,后者具有高比冲的优势,可以为火箭提供高效的速度增量。


“氢氧和液氧煤油两种发动机组合形成的基因,决定了能够构造出一级半直接入轨的火箭,而且火箭的固有可靠性天生就高。”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李平岐说。



突破“零窗口”发射技术

为交会对接赢得±1分钟

由于后续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要与核心舱通过交会对接,在轨进行组装,所以要求火箭“零窗口”发射。交会对接好比在太空“穿针引线”,失之毫厘可能差之千里,此时空间站舱段就要消耗燃料来变轨满足对接要求,造成能力的损失。


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低温火箭,面临着低温推进剂加注问题和复杂的发射前流程,实施“零窗口”发射相比常温火箭难度大得多。


李平岐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制团队对箭上控制系统迭代制导方案进行了优化改进,实现了起飞时间与预定时间的误差不超过±1分钟时,火箭可以在飞行过程中修正偏差,将空间站轨道舱精准送入原定目标位置。


这也就是说,只要在这个两分钟里点火起飞,火箭到达的都是唯一的终点,从而为分秒必争的交会对接任务争取出宝贵的±1分钟,助力空间站舱段在太空中实现顺利“牵手”。


一图了解
空间站“专属列车”的5大绝技
↓↓↓





商报君精选

等你来pick→

深圳创新说|如何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五月快到,这些新规早知道



来源 科技日报、人民日报

编辑 吴怡漪 责编 江晓蚕

校审 孙世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