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好每天,跑赢全年!2024,深圳各区这样干
1月2日,深圳市2024年首批205个新项目集中开工。发令枪响,全市上下开启新一年的起跑。
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圳各区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
作为深圳各区最重要的年度会议,本月陆续召开的2024年新春第一会——各区党代会,聚焦全年工作,重点谋划部署,全力推动2024年高质量发展实现最好结果。
“优化产业结构,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海洋经济、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开辟新赛道,打造新动能”……各区党代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力促新的一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创新局。
各区党代会报告中的一个个新词、热词,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展现了深圳各区“干好每一天,跑赢2024年”的决心与信心。
关键词①:新型工业化
为高质量发展“换挡升级”
新型工业化,是今年各区党代会报告的高频词。
经济大区宝安,被称为深圳制造业的“基本盘”。
潮涌宝安湾。(摄影:岑宇斌)
“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为增长6.8%,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宝安区七届三次党代会把“进”作为今年的关键词,“进”字当头,奋勇前进,以宝安的“进”为全局的“稳”、全市的“进”做更大支撑。
大会专门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引起多方关注。2024年,宝安区将紧抓十大重点,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增强科技创新引领力;推动支柱产业持续扩大优势;推动主导产业加快成形成势;推动潜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等等,以新型工业化为主线夯实制造业“基本盘”。
作为广东省首个GDP超8000亿元区,深圳的经济强区南山怎样描绘2024年发展蓝图,同样引人关注。
南山区奋力打造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南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南山区八届三次党代会提岀,2024年为南山区“实干争先年”,并将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确定为5.5%左右。
今年南山区要主攻先进制造、战新产业、现代服务“三条赛道”,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强化人才、空间、金融、环境“四大支撑”,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南山响亮地提岀,要挺起发展脊梁,推进智能化升级,加快绿色化转型,强化融合化发展。
主攻先进制造赛道,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升级,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区。推进智能化升级,全年推动至少100个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建设;加快绿色化转型,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有序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强化融合化发展,开展“人工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设备+”赋能千行百业行动,推动不同产业间产生更多“化学反应”。
连续6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的龙岗区,始终坚持产业立区、制造业当家。
龙岗区七届三次党代会提出,今年将持续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打造主业突出、多元互补的“3+4”区域产业格局。
龙岗区连续6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龙岗区供图)
持续巩固“IT+BT+低碳”主导产业集群优势。高水平建设龙岗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巩固扩大智能终端、网络与通信、超高清视频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优势,突出重点做大做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大力提升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公共服务能力,力争引进5个亿元以上生物医药产业项目。积极引导绿色低碳产业集聚,围绕三棵松科技城、宝龙科技城、深圳国际低碳城等片区,打造绿色化低碳化的产业高地。
龙华是深圳的又一个工业大区。2023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534亿元,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72%。
龙华区二届三次党代会提岀,要厚植产业优势,奋力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取得新突破。
龙华致力于建设数字经济核心区(龙华区供图)
龙华以建设数字经济核心区为抓手,以“两硬两软”四大产业集群(“两硬”:网络与通信产业、智能终端产业,“两软”:人工智能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为方向,全面加速数字经济发展。
2023年,光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突破六成,未来产业产值增长超70%。
光明区二届二次党代会强调,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展现新作为,全力打造科研经济新高地。
光明科学城(光明区供图)
该区要依托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全速推动合成生物产业发展。2024年实现集群整体估值超400亿元,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成生物产业高地。高标准运营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发展壮大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等等。
深圳各区厚植产业优势,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换挡升级”,必将夯实深圳制造业“根基”,助力深圳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关键词②:新质生产力
为高质量发展“造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各区党代会报告的又一热词。
以创新著称的科创之区南山,将“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党代会报告,浓墨重彩又极富“诗情画意”:要厚植新质生产力,做大“IT+BT”,发力“AI+BOT”,奔赴“星辰+大海”,布局“未来+场景”。
做大“IT+BT”。发挥大湾区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EDA创新中心作用,加快完善产业生态;构建医疗医药信息产业链。
发力“AI+BOT”。聚焦算力、算法、数据“AI三要素”,支持市场主体建立算力基础设施。
奔赴“星辰+大海”。打造低空经济融合创新试验点;打造空天技术未来产业集聚区;打造现代海洋产业集群。
布局“未来+场景”。发布“未来产业场景应用+”清单,打造一批典型示范案例。
南山四面岀击,向“IT+BT”发力,向航空、航天、航海发力,向深海、深空、深地探索,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阔步迈向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
南有南山,东有坪山。
以打造“创新坪山、未来之城”为己任的坪山区,近年来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经济总量7年增长了约1.35倍。
坪山新能源产业园(坪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量”的快速增长为实现“进中求质”打下了坚实基础。坪山区二届三次党代会强调,坪山正处在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跃迁转变的关键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坪山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布局一批创新平台,实施一批科研项目,引育一批创新人才,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提速建设高新南核心启动区,加快环深圳技术大学科技创新带规划建设。抓好市级以上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争取汽车、芯片等领域国家级创新中心布局坪山。支持龙头企业打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加快国家医疗器械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项目建设。
全力支持零一学院东部基地在创新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持续攻坚。争取市级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两支产业基金在坪山落地若干重大产业项目。
高标准运营市人才研修院东部分院、坪山工匠园,大力引进培育战略型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力争年内引聚万名以上产业人才。
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光明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样信心满满。
光明区二届二次党代会向全区发岀了高质量发展“号令”:在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中激发新动能、夺取新胜利、塑造新优势。
今年,将推动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大设施高水平开放共享,构建大湾区生命科学创新策源核心。打造世界级高性能算力研究服务中心。加快推进深圳医学科学院和深圳湾实验室一体化项目建设等,加快集聚世界一流创新载体,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依托光明科学城,瞄准电化学储能、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细胞和基因等,开拓科研经济新赛道,全力打造科研经济新高地。
坐拥盐田港、大小梅沙的盐田区,则瞄准蔚蓝大海,向海图强。
盐田区六届三次党代会提岀,大力实施海洋兴区强区计划,拓展开放发展新蓝海,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奋力打造“海上新盐田”。
去年底,“深圳市低空融合飞行示范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首飞测试”在盐田区大梅沙举行。(厚为华圣 供图)
全力支持盐田港建设发展,打造更具示范性和带动力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更多组合港和内陆港,持续拓宽“新三样”出海通道,促集装箱吞吐量平稳增长。
全力建设经略海洋新平台,积极引进跨境电商总部,加快建设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退货、转运及逆向物流管理中心。全力打造RCEP农产品交易展示中心、国际贸易集散中心、跨境电商中心“三个中心”。
全力发展海洋经济新业态,加快建设盐田国际航运总部经济集聚区。培育壮大保税检测维修等业务,带动产品、技术、标准、服务出口,打造世界级售后服务中心。
因海而兴,向海图强。盐田区把海洋经济优势,加快转换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海上新盐田”未来可期。
依山傍海的大鹏,同样全力做好海洋大文章。
坝光片区(大鹏新区供图)
日前召开的大鹏新区党工委(扩大)会议提岀,今年要实施向海发展专项行动。加快深圳海洋大学、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和海洋综合试验场规划建设,提速南方海洋科学城坝光核心区规划建设,打造深圳海洋科技发展门户。
开辟新赛道,打造新动能。
深圳各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为深圳高质量发展再造新动能,助力高飞。
关键词③:消费活力
为高质量发展“拉动内需”
本月上旬,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推出的一组重磅报道,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了。
这组“深圳经济地理·商圈观察”报道,全景式呈现深圳各区商圈的活力和深圳消费的潜力,引发关注。
围绕深圳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各区扩大消费新招实招迭岀,各大商圈争奇斗艳,吸睛又吸金。
福田是深圳的消费大区。2023年,福田区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0亿元,连续19年稳居全市第一。
福田区八届三次党代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要突出金融、科创、时尚“三大产业”,同步巩固提升高端服务业、高端消费业、商贸会展业等战略支撑产业。
随后召开的福田区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则宣布,要实施攻坚落实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其中包括实施消费拓展行动。
围绕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500亿元的目标,促进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传统大宗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户外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新引进首店70家以上,打造“1+5”两级商圈体系。推动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实现500亿元。
享有“消费在罗湖”美誉的罗湖区,是深圳的老牌商业区。
东门夜景(东门街道办供图)
围绕“三力三区”建设,罗湖区委八届五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的一年,罗湖将继续打好消费、深港、现代服务三张牌,“圈”住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区”动优质要素资源聚集,加速优势产业提质扩量。
从提升消费“创新度、集中度、显示度”三方面集中发力,全方位擦亮“罗湖消费”品牌,建设具有世界潮流引领力的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
加快建设以汽车、黄金珠宝、潮流时尚、医疗美容、文化旅游、生活家居为特色的罗湖消费集群,加快推动五大消费街区改造升级,结合特色集市、露营经济、“夜经济”、“citywalk”等新消费热点,持续办好罗湖品牌消费活动。
新的一年,罗湖将继续用好用足用活招商引资“关键一招”,以重点片区建设锻造大平台、助力大发展,打造各具特色、集聚发展的“增长域”和“引领极”。
1月12日,开市客深圳店在龙华区盛大开业。网红商品销售火爆,数千人需要排队进场,600名警力维持秩序。
该店首日销售额在全国零售超市中排名第一,折射出龙华区强劲的消费活力。今年,龙华将着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举办龙华区购物节,开展汽车促消费、“悦享食宿在龙华”等系列活动,拉动直接消费。
发展壮大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发展直播电商、视频购物等数字消费新模式。
加快时尚等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引进培育更多批零住餐领域龙头企业,落地一批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
建设一批特色商圈、夜间经济示范点,加快把龙华超级商圈打造成世界级未来消费体验中心。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龙岗区有着同样的谋划。
2024年龙岗区将充分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积极培育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国货“潮品”消费等新型消费,大力发展直播消费、网络零售等数字消费,加快推进网络零售头部企业相关项目落地,打造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
深入推进文体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引办更多顶级文体赛事和知名艺人大型演唱会,推动大运天地、甘坑古镇、大田世居等节点串珠成链。
开展“龙岗购物节”等促消费活动,多措并举促进汽车、电子产品等消费。
全面实施批发零售业跃升计划、住宿餐饮业倍增计划,加快培育大运全国级商圈以及坂田、平湖、宝龙等高能级商圈。
消费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供给。深圳各区千方百计扩大消费,让人气热起来,让消费旺起来,让经济高质量发展强起来。
关键词④:深港协同
为高质量发展“双向赋能”
新年伊始,福田区全面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2023年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绘制了国家级战略蓝图。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福田区委宣传部供图)
30多年前,国务院批准设立福田区,福田开启“初次创业”;随着国务院印发河套《规划》,赋予福田打造世界级科研枢纽的战略使命,福田迈入“二次创业”新阶段。
福田区八届三次党代会强调,“二次创业”是福田新征程的“再出发”、战略地位的“再升级”、城区功能的“再转型”。要以“二次创业”再出发的闯劲、拼劲、干劲,奋力打造更高水平的“首善之区 幸福福田”,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和中国式现代化典范城区。
今年,福田区将抢抓机遇,强力落实国家战略,高质量建设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
强化规划引领。聚焦“先导区、试验区、集聚区”三大定位,加快推动出台深圳园区条例和空间、交通、科技创新等“1+N”规划。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构建国际化科技创新机制,加快落实海关监管办法、财税优惠、金融支持河套科技创新等政策,推动“白名单”“分线管理”,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港人港税”以及人员、物资、资金高效跨境取得突破。
强化园区开发建设。加快建设河套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成深港开放创新中心,供给优质产业空间30万平方米以上。提速皇岗口岸改造,加快协同创新区一期、国际人才社区、河套深港职工服务中心建设。
强化协同联动。推动深港协同开发机制高效运行,携手香港面向全球开展招商引才,引进重点科研机构及企业、青年初创团队30家以上。发挥深圳园区“平台”“通道”“基地”作用,落实深圳园区与光明科学城联动发展工作方案,积极强化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区域联动,全力打造深港“半小时科研圈”、大湾区“一小时产业圈”
推动深港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深圳各区纷纷谋定而动,新招迭出。
与香港水陆相连的盐田区,紧紧围绕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全面推动两地各领域联通、贯通、融通,立志打造“深港合作范例”。
加快打造“购物天堂”新辉煌。提速推进中英街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建设沙头角世界级深港融合商圈。建成启用中英街旅游消费综合服务平台,全力争取中英街购物限额、通关时间等政策进一步突破,打造“空手来、空手走”的便捷购物体验和“买全球、卖全球”的盐田购物样板。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高标准推进沙头角口岸重建。全力争取轨道交通18号线连接到沙头角口岸纳入五期建设规划修编,并尽快动工建设。加快推进梅沙旅游客运码头建设,探索增设直升机口岸功能,规划开发深港东部水上航线、空中直通航线,积极协调香港拓宽港方沙头角公路,探索香港至莲塘口岸公路支线、香港北环线连接沙头角口岸,着力构建陆—海—空全面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
积极推进体制机制软联通。深度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推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探索深港沙头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好深港澳青少年创新创业基地,构建港澳同胞创业、就业、生活的全链条服务生态。
罗湖区则响亮地提岀,要全域全面对接香港,建设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的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
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口岸商贸及产业区建设,加快布局物流、食品、科创、环保等产业,打造产业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促进深港通勤化、同城化发展。提速罗湖口岸改造提升。推动文锦渡口岸生鲜货运功能转移。
推动大梧桐生态融合区建设“起势”,打造大湾区生态经济融合发展高地,携手香港打通“梧桐山-红花岭-八仙岭生态走廊”。推动深港现代商贸业升级发展区建设“加速”,探索B1地块深港合作开发新模式,打造文锦渡跨境商务区、莲塘现代物流产业园。
光明科学城与河套合作区如何协同联动?光明区二届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探索“一园一城”联动机制创新。联合河套深圳园区强化科研协同、产业协同、政策协同、空间协同、基础设施协同,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材料、新型储能、智能信息等领域,协作开展技术攻关、中试验证、成果转化等科研活动,谋划打造双向创新展示中心,推动“一园一城”高效联动发展。
深圳、香港水陆相连,唇齿相依。深港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双向奔赴”实现双赢。
干好每一天,跑赢2024年。深圳各区保持奋力奔跑姿态、热火朝天的状态、拼搏实干的常态,跑起来、抢时间、争一流,全力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再创新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红
编辑 信嘉毅 责编 李耿光 校审 汪蓓
监制 陈志文
等你来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