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么艺术家|Anish Kapoor的小笔记

档案机器人和霏霏 霏霏的艺术蛋白碗 2022-06-08



这是【怎么艺术家】的第一篇



— 关于Anish Kapoor的小笔记

怎么艺术家



 



一个年轻人如何成为⼀个艺术家?

你如何确信自⼰已经是⼀个艺术家? 

艺术家,到底是⼀个职业,一种社会身份,还是艺术商业⾥供应链⼀环?

(都是啦,霏霏老师嬉皮笑脸🤪🤪)


困扰年轻视觉⼯作者的问题实在太多,海量的展览评论、⽂化研究、艺术史研究的资料摆在那里,但是你却⼏乎都看不懂。没想到看中文的艺术评论⽂章竟然也看出了个单词认识,但是就是不知道句⼦说了什么的感觉。你以为就你这样?其实我们(不才)也这样。(学霸⼩编也这样,哈哈哈哈👀)因此,【怎么艺术家】系列应运⽽⽣,我们希望在这⼀系列中提出⼀些关于艺术家养成的问题,也澄清⼀些做视觉⼯作者的迷思,陪充满少年⽓的年轻视觉工作者群体一起,通过research前辈艺术家的成长,帮助你们找到自⼰的⼯作⽅法。


在北京、上海艺术圈最忙碌的秋天,有那么⼏个艺术圈众人扎堆出现的展览,其中就有最 近在北京太庙和央美美术馆开幕个展的Anish Kapoor,咱们开篇也来聊聊他。


(你肯定去过了,你还没去?!你去⼀下吧)



Destierro

2019

Earth,pigment and mechanical digger


“我没有要决定成为艺术家”


圈外⼈看艺术圈,会觉得这里全是才华横溢的非凡之辈,成为艺术家仿佛命运使然,艺术家大多在⻘春期就显露出了了不一般气质。然⽽,当代艺术不完全是靠“天分”吃饭的领域唷,Kapoor本⼈也不符合这样的预设。


最近霏霏老师刷90年代的⽊村拓哉的时候,顿悟: 强⼤的艺⼈的出现还是要老天爷赏饭+后天极其努⼒+得天独厚的机遇呀!


再不济,⾄少你得仨个占俩吧!



1954年,Kapoor出生于印度孟买,母亲是犹太人,父亲是旁遮普人的后裔,他算得上成长于多元背景的家庭。(也就比你们普通家庭的孩子fancy一点点。)6、70年代的孟买,显然不是当代艺术产生的核心阵地,也不是滋养艺术家的良好土壤,Kapoor能接触到的艺术场景就是一家公共博物馆Prince of Wales Museum和两家私人画廊Chemould Art Gallery和Pundole Gallery,这就是孟买艺术区的全部了,20分钟足以步行丈量这个区域。这里又确实活跃着后殖民先锋主义的氛围,年轻的艺术家们在本土与西方、贫穷与富裕的城市奇景中感受着艺术实验带来的兴奋感。


遗憾的是,Kapoor并没有参与到这样的艺术场域里,像他自己在采访中描述的,除了几次学校组织参观Prince of Wales Museum的行程,他童年几乎没有接触过什么艺术品(跟你们大家一样童年几乎没怎么接触过艺术品诶,不过想想现在的北上港深,娃儿们你们真的不要太幸福。想想我们Kapoor爷爷),甚至因为父母都不是虔诚的宗教人士,他都很少参观寺庙。他只是一个good Indian boy,梦想是做一位工程师。



Sketch

Circle to Square Drawing

1973



一直在孟买有点格格不不入的Kapoor,1970年完成中学学业后前往了了另⼀个故乡似异乡的地方——以⾊列,生活在集体农场中。彼时的他是立志要成为工程师的男人!然⽽,在以⾊列的⼀所大学修习了半年工程师的课程,他很快就发现这并不是适合自⼰的学科。于是转头就申请了应该的艺术院校。




为什么是艺术院校,为什么是霍恩⻄艺术学院(Hornsey College of Art)?他在许多采访中都尽可能简短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看起来像是要回避对于过去的过多阐释。被问及彼时有没有艺术方面的role model,他也一概否认。不过这大概并非⼀一个突如其来的转向,在工程师课程,他因为数学倍感吃⼒,⾄少艺术专业看起来对数学的要求没有很⾼(也跟⼤多数的你们⼀样诶?!)


尽管没有受过正统的艺术教育(咱就不在这儿掰“正统”是啥了),Kapoor的成⻓中也有许多事物激发了他对形式、对事物明暗对⽐的兴趣,他对⾃己曾到访过的象岛⽯石窟,简塔·曼塔天⽂文台都印象深刻。但这些,显然都不来⾃于那20分钟范围的孟买艺术区。所以年轻人们,你们还是要⾛出去呀,看看世界,别天天蜷在被窝⾥玩⼉手机。



“我学会了寻找内在的语言“



1973年, Kapoor前往伦敦,就读于霍恩西艺术学院,首先完成了基础课程,然后继续攻读美术学士学位。放在今天,择校带给留学生的纠结可能不少于申请,不知道Kapoor有没有认真选择留学的去处,总之以现在的目光来看,他进入霍恩西的时间可以说是不太理想



1969年四月的霍恩西

Hornsey Weep In

@Nicholas Bechgaard



这一年,正是该学院和其他大学合并的一年不仅搬离了原来的校址,还失去了自己的名字不过,在上世纪60年代末的学生运动狂潮中,霍恩西是艺术院校中的焦点,凭一己之力引发了全英国对艺术教育的大讨论。


卡普尔来到学校的这一年,已经是辉煌落寂之后的好几年。卡普尔本人这样回忆过早年在霍恩西的学习:我没学习什么技法上的东西,但我学回了寻找内在的语言,懂得了人的行为与感受之间的关系。


Untitled

1975

Paint, chalk, steel and plaster

15×121×274 cm


霏霏老师看到这咯咯乐了,你们看技法跟内省咱们都需要,哪个先行有时候还是只能随缘。国内体系的孩子呢,没准在技法上还是能给日后你的深刻自我追问以支持的,所以不要自怨自艾,老是抱怨既定的教学体制的不好。


也许外在的技法上霍恩西能提供给他的实在不多,他转向内在的探寻也就变得合情合理(人总得干点儿啥吧)。在此也能帮我们澄清一个迷思,关于技法究竟是不是成为艺术家的必要条件的问题上,从Kapoor求学的阶段看来,似乎是思维先行的。


Anish Kapoor 70年代的studio

@Anish Kapoor.com



好在伦敦还有自由创作的氛围(小编你在暗示什么呢),7、80年代的伦敦也是当代艺术的试炼场,Kapoor沉浸于当代艺术的蓬勃发展中,尤其受到Arte Povera的吸引。在霍恩西的四年,他认知了大量艺术家的作品,并且进行了大量的阅读。Joseph Beuys、Fluxus、Carl Andre、Donald Judd、Sol LeWitt,这些艺术家都吸引了他的关注。Paul Thek和Paul Neagu对他影响最为深远。提到Paul Neagu时,Kapoor曾说: “他让我打开了眼界,认识到艺术并不是要创造一些看起来漂亮的东西,它的目的更深远”。


需要补充的是,不去创作看起来漂亮的东西对于追求视觉愉悦的视觉工作者来讲真的是很难做到的事儿,在此霏霏老师表示真的难。每个人有自己的标准和判断,方法论不同最后的呈现就不同。没必要刻意地压抑自己的天性去做别人做过的事。


Untitled

1976

Mixed media

Dimensions variable



Kapoor在霍恩西期间还对精神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之后的创作生涯中,他也不停追问自己: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之后,我们如何认知“物”?Carl Jung的“ Anima”(灵魂)概念也深深吸引了他,在他学生时代的作品中,雕塑和装置着眼于男性与女性的身体与精神之间的关系。


尽管学生时代就在蛇形画廊和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群展中展出作品,Kapoor早期的作品与后来的创作却体现出全然不同的关怀。1977年获得第一学位后,Kapoor在伦敦切尔西艺术学院的雕塑系获得了研究生学位课程的录取。直到从切尔西毕业,Kapoor开始确立自己作为职业艺术家的方向,我们仍不能确信他找到了“内在的语言”。

@gifer.com



这时候Kapoor和许多“创业”初期的艺术家一样,他在教学和创作之间平衡着自己的生活。他与另外两名艺术家在Wapping共享了一个大型工作室,并在Wolverhampton Polytechnic每周进行两天的教学直到1981年。教书育人可能是很多艺术家年轻时用来维持生计的“法宝”,但仔细想想,这也是年轻艺术家继续积累认知的一种方式。




(我们跳出来看看正在改稿的可怜兮兮的霏霏老师。)


印度色粉

@Google


1980年,他回到印度开始了为期三周的旅行,这趟回归“故乡”的旅程似乎让他找到了一直以来的关切:相反的事物,本质上两级分化的东西——1000 Names系列应运而生。这是一组形状不固定的雕塑,他从印度集市上常见的五颜六色的香料堆获得了灵感,这些弯曲尖锐卵形圆形几何形式的雕塑被赋予鲜艳的色彩,在其边缘或基底周围布满溶解成粉状的颜料。这种处于过渡状态和脱离材质本体的色彩呈现,展示了Kapoor对于“物”的本质的持续质疑。


这一次,他找到了“内在的语言”。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1000 Names

1979–1980



“艺术家的工作不是

用已知之物来创作”



明确了自己关注的问题,也找到了适合的表达方式,80年代的Kapoor进入了创作的爆发期,继续发展着1000 Names的语言。说到Kapoor找到的“内在的语言”,小编觉得他也一定在同辈人中获得了“语言的共鸣”。


1981年是确立Kapoor在当代英国雕塑中地位的重要一年。在这年年初。他在Coracle出版社展示了1000 Names系列的作品。夏季,他的作品出现在“Objects & Sculpture”中,这是在当代艺术学院举办的重要展览,同时还展出了Richard Deacon,Antony Gormley和Peter Randall-Page等人的作品。


1000 Names

1982


次年,卡普尔就遇到了极具慧眼的Nicolas Logsdail,并在里森画廊举办了个展。里森画廊可以说是筛选艺术家稳准狠,挖掘了英国和欧洲的一代重要的新英国雕塑家。极简、概念艺术是这一代艺术家的高频词汇,他们的雕塑也早就突破了造型和材质的局限,绘画、雕塑、版画这些传统分类的次元壁也早就变得模糊。在卡普尔的作品中,雕塑也从占据展览空间的一小部分,变成了和展览空间共生的巨大规模。


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在英国各地展出,也在美国举办了个展,并且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对于Kapoor来说,这是过渡时期,因为他转向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雕塑的负向空间,它的内在和非形式。第一批作空的作品,例如Mother as a Muntain(1985年),开始展示雕塑的空心或内部空间。Kapoor还尝试制作一系列由玻璃纤维制成的壁挂式半球,The Hub of Things(1987)是其中的第一个作品系列。他回忆说:“当第一个空洞被挂上墙时,效果令人惊讶,好像整个作品的空间都充满了一种黑暗”。


Mother as a Mountain

1985

 Wood, gesso and pigment

140×275×105 cm


At the Hub of Things

1987 

Fibreglass and pigment

150×163×141 cm



对非形式的探索,对事物两极的好奇,这些观念听起来并不新奇,不同的学科也有不同的介入方式去进行阐释。艺术评论会用各类冗杂的理论和花里胡哨的词汇去描述Kapoor的创作,但就其最直观的视觉呈现来说,他的创作无非是把固有观念里小的事物放大,把共生的物体拆开再单独呈现,又或者把内在的变成外在,把可视的景观变成经过镜像反射后扭曲的景观。但是实现即为王道,总是说老一辈艺术家作品简单的你们,我送各位一句话:你行你倒是上啊。这就是形式和观念结合得牛逼的时候,总能让人产生一种拍大腿的奇妙共鸣(或懊恼)


工作中的Anish Kapoor

@Anish Kapoor1999


1987年,Kapoor搬到Camberwell的新工作室,在那里他继续工作至今。额外的空间使他能够扩展雕塑的语言,他开始在石头上做创作。很多人会好奇艺术家的工作室长什么样,对于Kapoor来说,工作室不是一个独立创作的环境,它更像是一个工厂。因为作品用到的水泥、石块、玻璃纤维等,显然超出了雕塑艺术家能够全然掌握的技术范畴,他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帮他处理材质的问题。听说有人诟病过哥们儿的东西自己不上手的事儿,还是内句话:您倒是有本事养这么一帮子人帮你实现作品方案呐?!


探寻Kapoor工作室

Walk with Anish Kapoor

@NDTV


某种程度上说,工作室越大的艺术家作品也越大。只有被给予了充分的实体空间,有些特殊的项目才能得以实现。Kapoor主要关注三个问题:void object / non-object; color; space and time。在这三个问题延伸出去的无限想象空间里,Kapoor一直在做着探索。有些部分走得更深了,就像作品《Descension》里的漩涡;有些部分则变得更大了,滑轨上巨大的蜡块,占据整个空间的红色柱子,上千条不锈钢索围绕而成的《Temenos》,还有占据了泰特美术馆展厅的《Marsyas》。


Descension


Marsyas 

PVC and steel 

35×23×155 m



这些野心大极了的作品请各位移步他的个人网站瞻仰- https://anishkapoor.com/


Kapoor形容艺术家的工作常常用到否定的句式,“不是要创作漂亮的东西”“不是用已知之物创作”,听起来倒像是艺术家自己给自己布置的作业要求。没有受过艺术熏陶的童年,没有值得炫技的手艺,没有所谓的role model,但同样地,也没有什么不敢尝试的。来,我们来一波长图冲击波




Death of Leviathan

2011–2013 P.V.C

Dimensions variable

Beppu Park

2018

Sky Mirror, Blue

2016

Cloud Gate

Symphony for a Beloved Daughter 

2018

Steel, canvas, paint, graphite and basalt 15×10×10 m

Concrete 

2008–2009

Greyman Cries, Shaman Dies,Billowing Smoke, Beauty Evoked

2008–2009

Dimensions variable

My Red Homeland

2019

Wax and oil-based paint,steel arm and motor

Sky Mirror (for Hendrik)

2017

Stainless steel

6.5×2.5×2 m


以上图来自艺术家官网:

https://anishkapoor.com/



你们真的得人肉去看看展览吧,你们是不是搞艺术的到底?小编提醒一下,现在卡普尔爷爷/伯伯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太庙艺术馆开幕了个展,并且是在中国的首个个展。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体验一下,抓紧时间。不要只是打个卡了事噢,带上我们的小笔记,跟你的小伙伴认认真真的了解一下这位可爱的印度老头儿。




-TO BE CONTINUE-

怎么艺术家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霏霏老师是谁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