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梵华说印度(44):中印边境对峙的根源(下)

梵华居士 中印梵华 2022-03-17

印度尼赫鲁总理的豪赌,把中印两国拖入了1962年的边境战争的深渊,给中印友好合作大业带来了巨大的阴影,负面影响绵延至今。

为了修复中印两国因边境战争而造成的创伤,中印两国的友好人士和有识之士一直在黑夜中忍辱负重,为终将到来的黎明而默默奉献,砥砺前行。1973年,叶剑英元帅给印度援华医疗队的老朋友巴苏华大夫发出了访华邀请函,这善意的试探得到了尼赫鲁的女儿,时任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的支持。而英迪拉·甘地夫人的舅舅爱德华大夫就曾是印度援华医疗队的队长,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延安和晋察冀前线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在1957年访华期间病逝。正是由于印度援华医疗队的特殊历史地位和巴苏华大夫的积极推动,才使得中印两国在62年边境战争之后冰冻的关系得以找到突破口,此后逐步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晋察冀前线巴苏华大夫与聂荣臻合影以及中印关系复苏后两人重逢)
然而,中印边界问题始终是影响中印两国全心全意合作前行的包袱和芒刺,中印两国也一直希望能够甩下身上的这个包袱,拔除脚底的这根芒刺,轻装疾步前行。1984年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遇刺身亡后,她的长子拉吉夫·甘地成为了印度新总理。拉吉夫·甘地虽不是职业政客出身,却也敏锐的认识到必须尽早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为中印两国的长远发展扫除障碍。然而,在反对势力依旧强大的背景下,从1980年开始的两国外交部副部长级中印边界谈判困难重重,印方不接受中方的互谅互让、友好协商的原则,一昧强调自己的利益,使得谈判难以取得成果。拉吉夫·甘地对此也感到十分不满,并指派他的秘书米·尔·阿罗拉同中国驻印度大使李连庆秘密单线联系,积极推进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

(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历史性访华)

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突破历史,在印度尼赫鲁总理(拉吉夫·甘地的外公)1954年访华之后,时隔34年,印度总理第一次访华,与中国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邓小平在会见时提出:“中印两国对人类有一个共同的责任。就是要利用现在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我们没有理由不友好,没有理由不改善我们之间的关系”。拉吉夫·甘地说:“印中有责任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要寻求新的目标,开创友好合作新领域,开创新的道路以利双方乃至全世界”,并期待两国关系“恢复到50年代存在过的那种水平或者说要更好一些(摘自前中国驻印度特命全权大使李连庆撰写的《我在印度当大使》),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因此看到了一丝曙光。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拉吉夫·甘地在1991年5月21日被泰米尔猛虎组织炸死,使得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良机转瞬即逝。此后,印度国大党日渐式微,失去了一党独大的地位,中印边界问题就更加扑朔迷离,前景渺茫了。

发展到今天,中印边界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中印两个国家之间的问题,也成为了国际势力角力的竞技场,特别是印度方面也掺杂了很多团体的利益纠葛。中印边境问题固然有令人惋惜的历史根源,但是中印边境问题的现状则更多是由复杂的现实原因而造成的。

  印度民选体制的原因   

中印边境的问题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像我们这些业余人士都能看懂的问题,印度职业政客们会不明白?印度总理莫迪、国大党领袖索尼娅·甘地和她的儿子拉胡尔·甘地等等,都是深谙政治之道的精英,岂能不明白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给国家带来的巨大战略利益?

可是印度民主选举体制国家的一个重要弊端就是,不论执政党做啥事,反对党基本上总要反对屁股决定脑袋,什么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前途,都比不上党派的利益和执政位子重要。国大党当权的时候,若想推动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人民党等反对党就会群起攻之;而现在人民党是执政党的时候,莫迪总理在全国党派会议上承认了没有人入侵印度,国大党等反对党也此起彼伏的抨击莫迪。这样政治诸侯林立的民主国家,是不太可能理性的达成国内共识,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甚至,中印边境问题也成为政党博弈的工具之一,使之更加易于暴露在社会公众面前。


  国际政治力量的影响  
 

中印边境问题的起因源于英国殖民政府在亚洲侵略扩张的历史,爆发也部分源于国际反华势力挑唆中印交恶、坐收渔翁之利的阴谋。这种阴谋一直长久存在,特别是在中印两国在过去40年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在世界影响力逐步增加之际,妄图利用中印边境对峙挑起中印两大国家之间的武装对抗,一直是某些西方国家不可告人的险恶用心。

正如此前文章多次强调的,凡事皆有因,因的背后皆有动机,动机皆有利益的诉求。中印边境一旦开战,从中印两个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来看,好处几乎看不到,坏处可是一箩筐。但是,对于某些西方国家来说,中印对抗不仅可以延缓两个大国的崛起,打击金砖国家、亚投行等对手组织,还可以促使国际资本回流,顺便卖卖武器发一笔横财,好处不可谓不多。这种卑劣的手段已经让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等国生灵涂炭,中印两国心里也有数,自然也不会上这个当。

(中印边境对峙问题也是中美博弈的体现)

这些西方国家当然也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挑唆中印两国的对立。不过,从中国这边入手,难度相当的大,很难找到有效的切入口,而印度那边,则容易的许多。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中印边境对峙问题的出现,每次都是从印度那边爆发出来的原因。

西方势力对印度施加影响,其实也没什么特别高明的手段,长久以来无非也主要就是对关键人群施加影响。

▶ 能够影响到印度政府的人:民主国家的执政地位是选票选举出来的,而选票的背后是都是金钱。有了钱不一定能赢得选举,没有钱则一定不可能赢得选举,这在印度或者美国都是公开的秘密。民主选举的国家,政治权力和商业利益从来都是紧密绑定在一起的,而控制着印度国家经济命脉的商界大佬们,在印度不同政治派别中也广泛的拥有他们的代理人。这些商界大佬中的很多人不仅公司总部或者核心资产早就迁到了欧美,甚至很多人的家族早就移民国外好几代了。西方国家对这些移民的印度精英施加影响,是非常容易的,或者他们中的有的人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早在英国入侵印度和英国殖民印度的数百年期间,英国人就在印度培养了忠诚的代理人体系,牢牢的控制着印度这个庞大的国家。现实的印度,恐怕比美剧《纸牌屋》更加精彩。

▶ 印度的媒体:现在的印度媒体,很难看到客观报道中国话题的,对华偏见占据主流。这次加勒万河谷对峙,印度媒体更是煽风点火,绑架民意,给莫迪政府施压。这些媒体很多不实的报道和谣言都冠以“听说”、“据某匿名人士”、“据军方某人”等等,唯恐天下不乱。其中原因,一方面媒体靠新闻热点吃饭,造谣的机会成本很低,利益则很可观;另一方面,西方势力对印度媒体的影响力也是根植已久,不仅在金钱,也在人际关系。而对华比较友好的印度媒体凤毛麟角,碰到像这次边境对峙而喧嚣的印度民族主义情绪,也基本不敢针锋相对。

▶ 印度的社会团体:印度有很多社会团队也受到境外势力的影响或者收买,有组织的挑唆对中国的敌视活动。什么组织游行、抵制中国货、群发针对中国的谣言和攻击言论等等。我在印度十多年期间就领教过好多次。看看香港,就知道西方某些国家在组织搞破坏方面还是很有经验的。


  印度国内既得利益团体的影子  

中印加勒万河谷对峙在6月17日刚刚透露出重大人员伤亡的悲剧,6月18日印度政府就急不可耐的向俄罗斯紧急采购包括米格-29UPG战机和12架苏-30MKI战机在内的一系列军购。异常巧合的是,原先印度和俄罗斯按照许可证在印度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生产的272架苏-30MKI已经于今年3月完成了最后一架战机的交付。如果没有新的订单,不光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将失去一块重要的丰厚利益来源,而且与之配套的国内外下游各个供应商断了财源。本来印度政府并不打算采购新的苏-30MKI战机和米格-29UPG战机,现在中印刚一对峙就迅速趁机批准新的采购,一向拖拖拉拉的印度政府买军火如此反常的高效率很难不给人留下遐想的空间。这么多年,印度一直给国内民众灌输军事强国的虚荣心和周边不安全的错觉,藉此在国际上花费巨资购买国防装备,成交价格总是最高的,因为军购腐败而被查处的高官也不少。类似这种现象,我在印度多年的贸易中也是深有感触,只能是一声叹息。印度军购的豪气世界闻名,可是买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买来安全感,边境小摩擦就要再买买买。现在印度疫情这么严重,经济遭遇重创,宝贵的资金不用于修复经济,发展民生,这样的决策真的是为印度老百姓着想吗?边境对峙的起因真的像媒体报道的那样吗?

(印度紧急从国外花巨资采购昂贵战机。如果这笔钱用到抗击疫情、恢复民生该多好?)


  中印对比之下的反思  

相比印度,中国的制度优势可以有限的规避国际财阀借助政治平台谋求经济利益的弊端,也可以从长远战略的角度做出有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总体利益的决策。让我特别有感触的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印两国起步条件差不多,中国将国家有限的资金资源用在经济发展领域,集中力量建成了良好的道路交通和能源供应体系,为经济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中国军队在80年代到90年代是经历了一段相当艰苦岁月的。我记得90年代初大学军训之时,来自王牌部队教官的衣服都是很旧的,好像一年只发一套作训服,后来去部队看望教官,看到部队伙食都很差,生活条件也非常一般。但是正是国家对国际形势的正确把握,使得我们经济上度过了困难的发展期,没有把宝贵的资金浪费在穷兵黩武之上,而等到国家财力充裕之际,才大规模投入弥补之前的欠账。这种战略魄力可不是印度这样频繁选举的国家可以具备的,倒不是印度没有大智慧的战略家,而是印度的民主选举政治体制不允许执政者想的那么远,而执政者也很难对抗这些利益共同体,削减军费发展民生。

(中印两国在1980年之后的年GDP总量对比)


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的可能性,在印度现有选举体制的框架下,印度不仅需要出现一个类似俄罗斯普京一样德高望重,高度集权,又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与此同时,印度的舆论也需要得到有效的管控,至少要做到能够客观公平的报道中印关系。而这两个条件在可预计的短期内,还是天方夜谭,看不到希望。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待中印之间的吵吵闹闹,踏踏实实的发展好自己的国家,为中印友好大业力所能及的添砖加瓦,平衡挑唆中印矛盾的黑暗势力,让中印关系的天平逐步倒向友好合作的一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将上下而求索!

梵华
2020年6月25日
 🔗 相关阅读                           
· 中印友好的丰碑——印度援华医疗队(上)
· 中印友好的丰碑——印度援华医疗队(中)
· 中印友好的丰碑——印度援华医疗队(下)
· 中印友好的丰碑——印度援华医疗队(续)
· 刀尖上的赌博——中印边界加勒万河谷对峙
· 中印边境对峙的根源(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