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间管理第二篇——如何安排时间

箫士奇 RNAverse 2022-07-14

时间管理第二篇——如何安排时间

第一版

 

箫士奇

6/2/20

 

这篇杂记我写的非常痛苦,我还在PhD阶段时就在构思,却是写了删,删了写,再写了删,再删了写。主要的担忧是害怕自己的错误言论会造成负面影响。每年都会和好友讨论,每年都会写一点,然后每年都放弃。今年,在放弃边缘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写出来,让大家自己辨别。觉得对自己有用的地方就吸收一些,觉得错误或者没用的就一看而过。也非常感谢几个好友帮我读了很多遍,每遍都帮我删了很多内容和提了很多建议。最后感谢我的挚友帮我审读和修改。

 

每每在实验室看到学生们忙碌的身影时,我都非常希望所有学生的课题都能顺利进展,文章都能顺利发表,毕业都能如期完成,梦想都能开心实现。学生时代我也曾经拼命过,有过半夜1,2点才睡,早上6,7点就起,每天所有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没有周末也没有假期。不过后来回想起来,那段时间效率非常低下,虽然学习了很多实验技能,把很多技术学得非常深入,但是在学术上进步有限。所以分享一些我和我的朋友的经历,希望能给年轻的学生们一些经验,少走一些弯路。有句老话,“愚者用流血换取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流血”。我们作为愚者已经撞得头破血流为年轻一辈积累了教训,希望年轻人可以通过我们的教训避免流血。

 

这篇杂文主要讨论每天应该花多少时间在实验室。每次我和朋友们讨论这个话题时,都要被强烈argue,都说我太佛了,太理想化了,都说我写这篇“时间安排”会误导很多年轻人 。我也是思考再三,想了很久很久才决定写出我的想法。以前写一些总结,基本上是一个小时内完稿,后续不超过一个小时的修改,这篇杂文足足花了我一个多月才写出来,又花了一个多月在修改。希望对科研逐梦路上的年轻人能有一丁点帮助,至少,启发一点思考。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ambitious博士生、博士后以及PI们都恨不得每天24小时泡在实验室里,赶快做出成果,文章早日发表。我也曾经恨不得过,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引起了我的深思。首先是,我最拼命的那段时间几乎是效率最低的阶段。需要申明的事,每个人的状态不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分析。其次是后来才明白的做课题与做实验的区别。在时间管理的第一篇里,有详细讨论做课题与做实验,以及如何分配时间。这些前辈们的经验总结,对我以及我的好些朋友都造成很大影响,帮助我们走出困惑。我们也非常希望能把前辈的经验和我们的心得传给更多的年轻人。

 

大家刚开始进入研究生阶段时,起点都是差不多的。大家都想证明自己,都想为将来打拼,都干劲十足,都希望能早日发表文章。但是很快,有的同学课题进展顺利,有的同学进展缓慢。尤其是有的同学看起来资质平平,但是课题进展迅速,甚至文章都快成型了,有的同学自认或者公认天资聪慧,课题却毫无进展。这里不讨论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主要是要提到由此带来的心态上的变化。很多同学会由此进入越做不出来就越使劲做,越使劲做却越做不出来的恶性循环中,心态处于要崩溃的边缘,开始逐渐怀疑自己,在恶性循环中越走越远,深陷其中。于是乎,能安慰自己的只有“生物是个坑”,“某某同学运气好”,“某某同学的老板牛”,“……”,一旦进入这种带着怨气,需要自我安慰才能平复心情的状态,基本上就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偏,只要看到生物领域的负面新闻,就会心花怒放,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吐槽和鄙视生物。我不幸见证了多位同学从“满腔热血准备为科研献身”到“满腔怒火要和生物决裂”的过程,也和他们深入聊了很多。大多是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过大造成心里上对自己的不接受。最严重的是什么实验结果都做不出来,不是说做出的结果是阴性的,而是做出的结果要么不可重复,要么得不出结论,这主要是基本功的问题。其次是实验都有结果,但是成不了文章,这也是基本功的问题,只在做实验,而不是在做课题。最后是效率问题,同样还是基本功问题,同时在时间管理和时间安排上没有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后面有一篇杂文专门讨论如何训练基本功,这里就主要讨论如何从时间安排和时间管理上将自己的能力最大化。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某某同学运气好”,“某某同学的老板牛”等的说法。的确,是有这些因素在里面。但是如果将来的目标是要做独立的科研人员,那对自己的要求就要更高些,应该要自己做到多思考,到了自己独立的时候就不会总是运气好,也没有老板帮忙思考。退一万步说,如果你的能力不够,牛老板可能都不会有时间给你层层把关,手把手带着你一步一步往下做。所以,最终的解决因素在于自己,最主要的解决方法是把基本功修炼好。在下一篇如何训练基本功之前,先解决时间安排的问题。

 

在进入时间安排和时间管理之前,需要再次强调,科研是思考为主动手为辅,虽然二者相辅相成,但是脑力占主导作用。经常能听到同学们读完一篇cell、nature或者science的文献后侃侃而谈,这篇paper也没有多难,给我一年甚至只要半年时间,我也能做出来。这是典型的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的表现。把科研人员分成不同“等级”的不是能做多少实验,而是能想到多少。在开始课题之前想到多少决定了这个课题的方向,在每个实验结果出来之时能想到多少决定了下个实验该怎么做,把所有结果整合在一起能想到多少决定了文章最终的高度。能做多少实验只是决定了速度而不是高度,最关键的还是要做什么实验。

 

在《时间分配第一篇——做实验VS做课题》杂文里,有提到把工作时间分为3份,1/3做实验,1/3读paper和看书,1/3思考课题。我个人不赞同每天花十几个小时在实验室,主要时间都是做实验,中间间隙时间读paper和思考课题。在这种模式下,是以实验为主导,一切时间安排随着实验而变。相反,我个人觉得应该以思考为主,而且无论在思考课题,读paper,看书,还是做实验过程中,都要不断思考。这里我只提供我的个人心得,大家觉得有用就吸收一些,觉得没用就一笑而过。

 

1.     在开始课题之前一定要做足够的工作,主要是阅读、思考与讨论。当拿到导师分配的课题,或者自己想到什么课题要做时,一定要思考这个课题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能给领域带来什么帮助,以及意义是什么。要读足够的文章帮助自己思考,同时要与导师多讨论,交流想法。就在思考-阅读-思考-讨论-思考的循环中加深自己对课题的理解,明确课题的方向。进入课题之后还是要保持思考-阅读-思考-讨论-思考的循环。

2.     开始做课题后就是进入实验状态。在开始实验之前,要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这个实验可能得出什么结果,每个结果的可能解释是什么,能得出什么结论,能排除什么可能性,除了这个实验还有其他什么实验可以起到相同作用,哪个实验更好。我以前的生物化学老师教导我们说,在思考实验时,至少要思考两点:一是这个实验可以回答哪些不同问题,二是相同问题可以用哪些不同实验回答。把这两个问题想明白了之后,做实验的目的就明确了。

3.     做计算的课题可能从直观上来说就已经需要更多的思考,但是更需要思考的内容与方向。虽然做计算的时间和经济成本相比做实验而言要更低,但是不能别人做什么我们也做什么,或者想到什么做什么,而是应该一样要从课题出发,先做好足够的思考,明确课题的方向,进入思考-阅读-思考-讨论-思考的循环。接下来对课题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做实验一样,要思考可以和需要做什么分析,可能得出什么结论。对计算而言,最难的是对结果的解释,同一个结果,大家的解释可能都不一样。同时,与做实验的hypothesis-driven为主不同,data-driven的研究有时候在得出结果之前不知道会有什么,更像探路型探索,需要从数据中寻找pattern,这就要求1)对需要考虑的变量的控制,2)对使用的模型/方法的理解,3)好的visualization的方式,4)对于领域知识的把握。

4.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思考。比如说每一个步骤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实验的局限性是什么,这种处理会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5.     实验结果出来后,更要认真思考。要思考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除了验证了自己的假说外还有没其他的可能性,得出结论是否严谨,接下来的实验是什么,有没有需要调整的。

6.     课题整理成论文时,也要不断思考。把所有实验结果放在一起说明了什么,有没有解决了领域内的重大问题,或者给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有没有关键的实验漏做了,有没有不严谨的结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要在思考-阅读-思考-讨论-思考的循环中。正如《刻意练习,纳为日常》这篇杂文里写的,要刻意练习随时随地思考,把思考作为一种习惯纳为日常。

 

所以在时间安排上,要以思考为主,实验只是验证思考的一种方法,而不是全部。后续会有一系列杂文讨论关于时间管理和提高实验效率,这里就只讨论时间安排。我在博士后期和博后阶段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早上尽早去实验室,一般来说7点多到实验室,花10-20分钟计划和思考今天的实验,同时安排好时间,尽量所有的实验都在上午完成。即使有些实验周期比较长,也要安排好,力争下午只有很少的时间需要做实验。不是迫不得已,不安排实验在晚上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实验都集中在上午完成,下午专心读paper和看书以及思考课题。我曾经尝试过把做实验、读paper和思考课题夹杂在一起,坚持三个月后发现总是相互影响而且效率低下,后来我就经过一系列尝试,最终把实验安排在上午,把读paper和思考课题放在下午。这里的关键是只有上午做实验是否够,也是我被argue的最惨的一点。我一般会把不同的实验夹杂在一起做,利用实验的interval时间把几个不同的实验安排在同时进行,提高效率后我感觉只有一个上午的实验要大于整天的实验。我早去实验室的一个小原因就是早上人少,可以把可能会有仪器或者reagents冲突的实验安排在前面,以免由于冲突使得后面的计划受到了影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管怎么安排总有意外,把实验只安排在上午,出了问题还有下午可以补救。这样上午完成实验后,我下午一般都在图书馆读paper和思考课题,同时会拿出最近的实验结果,结合读的paper和课题的思考进行整理,不断思考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该做什么进一步实验去回答领域内重要的问题。晚上的时间我一般会安排和家人一起,同时尽可能利用空闲时间读paper和思考。我一般周末只安排1个小时的实验,剩下的时间都和家人一起,空闲时间读读paper,看看书,思考思考,以及兴趣爱好。需要再重申一次,这是我摸索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最适合我自己的方式,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所以大家要自己分辨和思考,根据自己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时间安排。原则就是把自己的效率最大化,以及把思考放在第一位。

 

在时间安排上需要认真考虑效率问题。我的好友曾经说过一句简单但是对我产生极大影响的话,就是“越自律,越自由”。先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我在博士二年级时发现还很多在国外做PhD的同学们每天8-9点去lab,5-6点回家,周末不怎么去lab,但是课题进展很好;很多在国内做PhD的同学每天8-9点去lab,深夜11-12点甚至更晚才回宿舍,没有周末,没有假期,但是课题进展非常不理想。当时以为是国外导师牛,以及技术先进等等,后来发现不完全是。第二个例子是我以前每个星期二傍晚5点都会和楼下实验室的同学们一起去打篮球。后来发现每个星期二基本上是效率最高的时候,实验总是完成得又快又好。当我们给自己设立一个时间点的时候,往往能提高效率。比如说第二个例子里,我要傍晚5点去打篮球,那么5点之前我要完成所有实验,有了这个时间点的限制,我就需要提高效率,专心完成实验。所以后来我就改成了每天傍晚去打篮球。回到第一个例子,每天傍晚5-6点要回家,那么实验就得安排好,得提高效率;周末要不做实验,工作日时就需要提高效率,不能拖到周末。如果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就会进入一种反正天天都在实验室,时时都在实验室,做快做慢都无所谓,先做后做都无所谓,最后容易进入一种恍惚和游离的状态,做实验成了一种麻木的重复。再加上思考得太少,最后就进入了文章开始时提到的“越做不出来就越使劲做,越使劲做却越做不出来的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要跳出这个循环的方法就是增加思考和提高效率。

 

我们的作息、工作、生活等需要遵从自然规律。每个人也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精力、情绪、学习/工作状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很难具体定一个每天在实验室工作几个小时比较合适,重点是在实验室的时间里应该如何最大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如何更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以及如何沉浸在科研的喜悦中。有的同学可能适合在实验室里工作6个小时,有的可能8个小时,有的可能10个小时,有的可能12个小时甚至更多。只要效率高,开心,多长时间不是最关键的,把自己效率最大化才是最关键。这么多年我的体会是先把实验、读paper看书、思考课题安排得很紧凑,然后每项分别不断增加强度,增加到自己handle不住以及相互影响之后,再往下调一点点就是自己效率最大化的黄金点,换而言之就是“忙而不乱”,“busy but everything is under my control”的状态就是效率最高的。每个人的状态是不同的,需要自己去尝试,去体会,去思考,去总结,最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效率最高的时间安排。需要再次提醒的就是要以思考为主,而不是实验为主,实验只是验证思考的方法。

 

PS:封面的图来自于我们学院的另外一个摄影大师刘老师。选取这幅图的原因是:我们学校的标志塔是直立的,但是在照片中看起来像比萨斜塔,如果只看过这张照片,会非常真实的认为我们学院有座斜塔。所以,在照片中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同理,书上看来的,文章读来的,别人告诉你的,都不一定是真实,需要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比如说这张照片,可以通过周围的建筑物和风景作为参照物进行判断。更简单的方法是到现场亲自看一下,欢迎到我们魔法学院实地参观学习,来了你就不想走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