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当前,科技向善:区块链该如何助力疫情防控?丨数据观

数据观 2020-08-30

全文共计2325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来源 | 数据观(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编辑丨王婕


无论是工信部倡议充分发挥AI赋能效用、协力抗击疫情,还是国家卫健委发文提出要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们都可以在这次席卷全民的疫情中感受到,科技力量的参与正空前为人们所迫切需要。确实,与17年前的SARS相比,我们的国力与科技水平已经有了N多倍的提升,在此次与疫情赛跑的过程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在早期即作出响应,在这个特殊时期发挥了功不可没的的价值,可以说战胜疫情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也许是因为事发突然且中国的区块链应用才起步不久,本应同样快速作出反应、其技术特性与本次疫情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能够完美匹配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却姗姗来迟,且应用面远窄于大数据、人工智能。
但来得晚并不代表区块链的应用价值就可以被低估。回顾以往,慈善、社会救助等领域早已存在过区块链的身影。2019年10月24日,中央也曾指出,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因此,尽管目前看来发挥的作用还有限,未来区块链在此类事件中可发挥的作用仍然值得我们期待。为了防患于未然,也为了避免许多悲剧的发生,也许是时候思考:区块链应该在此类事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围绕疫情,区块链能够在哪些方面加大投入与应用?
“共信力”助力“公信力”
疫情发生后,涉及医疗健康、公益、商品防伪、社会救助等领域的话题屡屡被推上风口浪尖:公众质疑慈善机构信息不公开透明;举全国之力在物资上支援武汉,但武汉物资依旧告急;“假口罩”泛滥;早期传染病数据更新不及时,致使谣言滋生......不公开、不透明、效率低的痛点,让人不得不想到与之相反的区块链:一个分布式的共享数据库,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共识机制”等特征。
在此类疫情中,针对公众质疑的慈善机构捐赠流程不公开透明的情况,区块链可以通过进行善款物资捐赠数据及使用信息上链,让每笔善款的去向和用途都有迹可查,即实现“善款可上链、过程可存证、信息可追溯、反馈可触达、多端可参与”,以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性。例如支付宝公益平台早在2016年就接入了蚂蚁区块链,目前平台上所有的公益项目和用户捐赠信息均已写入区块链。


针对物资分发和配送的问题,可运用区块链技术将物资始发地、走向、滞留地等分发情况在链上实时记账,数据多点存储,物流及使用过程公开透明,全社会共同监督,不仅可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让危急时刻的资源调配更加公开透明,增强社会互信。不论是食品安全,还是商品防伪,目前溯源技术在我国已在多个场景中被使用。例如天猫国际利用区块链技术以及大数据跟踪,正逐步实现进口商品全链路,汇集生产、运输、通关、报检、第三方检验等信息,给每个跨境进口商品打上“身份证”。经此一“疫”,我们期待区块链的溯源价值未来也能在慈善物资的监管上得到更好地运用。


针对传染病数据需层层上报,不仅降低疫情反应速度,且使上报的医生承担过多责任的情况,不少行业内人士指出,区块链技术或可助推国家传染病预警系统的升级。通过建立一条“疾控联盟链”,对上链数据信息进行跨医院交叉验证,并对病例数据设定阈值,区块链技术可以将串联式的系统变为点对点的去中心化系统,确保数据的真实性,降低医生上报的心理压力,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从而更好对疫情进行预防和监控。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此次疫情,区块链技术在改善政务服务,减少传染渠道中也发挥了作用。此前中文国际频道曾报道,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市各区各部门通过优化办事流程,精简申办材料,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大力推行不见面办事模式。其中,海淀区市场监管局通过梳理企业办事流程,利用网络、电话和区块链技术等多种方式,对企业登记、企业房屋租赁事前确认等事项实现了“不见面”办理模式。通过微信搜索“海淀政务”微信公众号,点击“区块链专区服务”平台进入,就可以进行远程活体认证,对房屋租赁给企业使用进行事前确认,在住所核验上率先实现“秒批”。无数因数据孤岛、效率低下而造成的监管缺失都表明,区块链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亟待推广。


可以看出,区块链在降低信任成本,提升社会运转效率方面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展望未来,在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和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场景和民生服务中,或许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区块链的影子。
善用技术,才能发挥技术的最大功效
尽管目前关于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抗击疫情中的讨论众多,但在实际运用中运用区块链技术,同样要受一些情况的掣肘,理念与现实往往存在距离。
首先,上文所提到的应用,前提是要有较为成熟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作为支撑。但在目前,区块链的各项应用都还处于摸索落地阶段,仍需进一步的建设与完善;其次,和所有区块链应用面临的问题一样,要对物资信息等数据上链,首先就要保证数据本身是准确的,这是应用发挥作用的第一步;再次,公益组织或慈善机构是否选择将数据上链、如何对其做出正确的应用选择并接受公众的监督还是一个现实问题。
有行业人士认为,“如果早点使用区块链技术,疫情不会是今天这样”,也有网友表示,“公信力问题不会因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就得到彻底解决”,事实上,这两种声音都自有其道理,关于区块链在此类重大事件中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不仅应该被我们客观看待——“不可不重视,也不可夸大”,更重要的是,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是否能够在当前已有的条件下快速做出响应,并被正确、有效地应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正如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青岛分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楠迪扬此前在文章《区块链+疫情抗击:把数据晒在阳光下》所说的:“善用技术,才能发挥技术的最大功效。”


END -


推荐阅读 | SUGGESTED READING



不服病毒,AI来战!
@学生及家长:战“疫”时期,停课不停学、不停教
全民SOHO”战疫:一部云办公市场的进击史

🔼“数据观”亮相纽约时代广场 ,向世界传达“中国数谷”魅力


关注我们

欲了解更多大数据,

区块链,人工智能

行业相关资讯 ,干货,

报告等,可搜索

数据观微信公众号

进入查看。








数据观


公众号:cbdioreview

官网:www.cbdio.com  

微博:数据观官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