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村支书的摆酒风波说起

廉洁上海 2022-02-01


一、
村支书赵群(化名)家的老人去世已经20年了,他操办了一场纪念事宜,还收了群众“份子礼”。

在当地,给去世的老人办丧事,叫做“过事儿”。按照习俗,老人去世时要过一次事儿;三周年时要过一次,而且是当成正事过;有的到十周年还要再过一次事儿。

但老人去世20周年还要“过事儿”的,并不常见。身为村支书的赵群却借着家中老人去世马上满20年,摆了10余桌酒席,还收了本村群众的随礼。

事后,赵群被群众举报了。

这是前不久,河南濮阳县纪委监委网站通报的一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例。纪检监察机关认为,赵群违反廉洁纪律,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在村里,办一场白事,除去买衣服、买棺材、火化的钱,最大的开支就是在酒席上。摆酒席的要办齐烟、酒、菜,吃酒席的要送钱随礼,双方都不轻松。去世后摆一场,各周年纪念再摆一场,二十周年还要再摆,会带动起什么样的风气,会给老百姓带来多少负担?

赵群的这场“摆酒风波”过后,当地发起了一波以案促改,也促成了一波移风易俗。

纪检监察机关对全乡各村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出台了禁止各村党员干部大操大办红白事的规定。从这以后,乡镇村干部“过事”前必须报备,抽的烟、用的酒、摆了多少桌,都有限制规定。

整改之后,效果很明显。据乡纪委副书记介绍,现在,本地党员干部“过事儿”都从简了,很多老百姓也向党员干部学习,老人去世后,家人聚在一块,送别后就下葬,不再耗钱耗力了。

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发生这样的改变——

本周三,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个数据:一些地方红白喜事盲目攀比、大操大办、天价彩礼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最明显的就是村民红白喜事的操办支出费用大幅度降低,很多地方都降低到1/5或者1/6的水平。

这是咋实现的呢?从典型案例来看,一些地方已经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依靠村民自治、采取适度激励和约束措施,推动乡风文明的建设解决这些问题。

二、

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之前一直是农村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和操心事,人人都很厌恶,但是人人也难以改变,好像形成了一个怪圈。

怪圈真的难以突破吗?那就看党员干部能不能带头做起了。

在农村,党员干部的习气对村里风气影响很大。党员干部如果喜欢借着大操大办来展示自己的气派和权威,群众就爱跟着学,不良风气就容易蔓延盛行。

这种不良风气,也是基层腐败的温床。

和赵群一起被纪委监委通报的,还有另一起案例:濮阳县某村党支部书记魏某、原党支部书记徐某,先后两次用公款支付红白事礼金共计1000元,并存在其他违纪问题,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借机敛财,更是一些人的目的。重庆市奉节县青莲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延繁违规操办孙子“满月酒”,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礼金3000元,其中居然还收了2名贫困户礼金1000元。从今年各地通报的案件来看,多数违规操办都有邀请管理服务对象并收取礼金情节。

如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实施8周年了,在农村也落地生根了。农村党员干部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风气,正是八项规定精神剑之所指。

很多地方都针对农村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立了硬杠杠。

比如,濮阳县要求党员干部不通知非亲属参加,不收受非亲属人员的礼金礼品;葫芦岛市纪委监委提出“六个不准”,如不准在办理婚丧事宜中借职务之便收受下属、村“两委”班子成员和管理服务对象的礼品礼金,不准承担直系亲属之外的婚丧事宜主持、司仪等服务活动,不准在婚丧事宜中搞封建迷信和低俗媚俗等违背公序良俗的各类活动……

各地通过查处震慑、教育引导、监督约谈、制度约束等手段,把党员干部的习惯扭转过来。

然后群众一看,咦,干部在白事上都过得小,咱们自己好像也没必要办得大,风俗也就慢慢改变了。

同时,各种配套和奖励措施也跟上。比如搞集体婚礼、建设公益性红娘队伍等等。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更好的乡村人居环境。让红白喜事这样的人生大事回归质朴本原,乡村生活会更美好。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更多精彩,为您推荐

纸面服刑倒查20年,试点监狱排查案件8万件

我做的事情何止“偷鸡不成蚀把米”,连米缸都砸了

公务出行、公务接待、礼品往来、婚丧喜庆……这份八项规定禁止清单请查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