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那些“最该被记住”的人
这无疑是个令人扼腕的日子。2021年5月22日,91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和99岁的“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相继离世,引发亿万人哀恸追悼。在长沙,人们自发集聚在道路两侧,目送袁隆平院士的灵车缓缓驶出,一声又一声地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这是给予民族英雄最真挚、最质朴的敬意。
这一天恰好是全国科技活动周的开幕日。上午在上海,老、中、青三代多位科学家走上特意为他们铺设的红地毯。他们中有“国之名士”,也有新生代的栋梁之材,上海已是连续第五年用这样的方式,让科学家在聚光灯下接受公众的致敬。
科学家是不太习惯聚光灯的人,但一个崇尚科学、矢志创新、健康向上的社会,有理由让他们站到聚光灯下,让人们认识这些科学金字塔尖的名家大师,以及更多构筑坚实塔基的科研人才,让人们知道他们是用怎样的努力来探索未知、闯关夺隘、诠释家国情怀。也是因此,“走红毯”作为上海科技节的一项创举,一直坚持了下来,呈现出特殊的仪式感,提醒人们记住并尊重一些人、一些事。
也是因此,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愿意将充满笑容的红毯和充满哀伤的送行放在一起——尽管两者的基调大相径庭,个中传递的意涵却是相通的,提醒我们谁是“最该被记住”的人,谁是这个社会最值得崇敬的人。
谁更值得被记住?这是个老话题。近年来,“科学家为何不如明星出名”这样的争论屡见不鲜。在“鲜肉”“小花”们占据头部流量的时候,一些潜心修行的“国士”常受舆论冷遇。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等,无疑已经是科技领域的“顶流”人物,即便如此,他们的知名度是否超得过一些流量明星,也还要打个问号。不过,我们并不想在此讨论“谁比谁有名”这样的问题,很多时候科学家与流量明星的知名度也不具可比性。某种程度上,“认识流量明星,不认识科学家”,还不算大问题,但如果“认流量,不认科学”,那一定要出大问题。
科学家未必在乎普通人认不认识他,但一定在乎普通人认不认识科学,在乎人们能否以真正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掌握某个具体领域的科学知识,但尊重科学、崇尚科学、遵循科学规律的精神,却是可以且应当被全民所拥有的。这其实就是科学精神。在一个将科技视作第一生产力,将创新视作第一动力的社会,一定意味着让科学精神存留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并在社会的角角落落生根发芽。这种科学精神,可以体现于具体的科技创新工作,也可以体现于日常的思维观念、一言一行。
袁隆平院士大概是当下社会知名度最高的科学家之一,但出名也有出名的烦恼。此前网上常有所谓“袁黑”和“袁吹”针锋相对,争论不休。有些人无视历史事实和科学常识,对英雄及其成就肆意诋毁、乱泼脏水,自然为公众所不齿;也有些人脱离实际无限拔高、无限夸大,看上去是赞美歌颂,其实与科学家的本意差了十万八千里,反倒掩盖了“国士”真正的价值。这说到底,都是科学精神欠奉的表现——真正理解科学家的人会明白,科学家最最在乎的,就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求真务实”。
袁隆平院士也好,吴孟超院士也好,最可贵的品质,都在于对科学问题、科学事业的求真务实。这是科学精神的内核。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内核,才有了志在让亿万国人“吃上饭、吃饱饭”的报国志向,才有了对每一个生命付出“仁爱之心、责任之心和同情心”的苍生大爱。而所有的理想情怀,最终又落在具体点滴的行动之中,体现于两位九旬老人日复一日在稻田里弯下的腰、握手术刀握到变形的手。
有人借袁隆平的名义编了一句玩笑话:“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让你们吃得太饱了”,还做成了表情包,在网上流传甚广。“伪托”名人讲话不值得提倡,但其对某种“只闻空谈、不见实干”的现象的讽刺,却是发人深省的。我们为远行的“国士”送行,也为依旧年轻着的科学家们喝彩,都为了记住这些“最应该被记住的人”。而记住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像他们一样的求真、务实、心怀社稷、脚踏实地的人。
许多人用“国士无双”评价袁隆平院士,他担得起这个称号。但如果朝前看,我们更期待的是未来“国士有众”——“袁隆平和吴孟超们”都应当有“精神传人”,所有人都有机会做这个传人——未必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只要像他们一样踏踏实实,做好手中的事。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朱珉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