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惊蛰 | 春日惊醒,万物惊喜

廉洁上海 2022-04-08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

唐•刘长卿

陌上杨柳方竞春,

塘中鲫鲥早成荫。

忽闻天公霹雳声,

禽兽虫豸倒乾坤。


节气由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今日22时43分

惊蛰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惊蛰的意思就是,春雷惊醒了蛰眠的动物。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民谚云:“春雷响,万物长”以及“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这些均为惊蛰节气的特征。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中国古人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时期的花信风为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沾了雨意的桃花,水淋淋的湿,一律收敛起轻薄的野性子,沉静贞婉起来。浅浅的粉,从花瓣的最末端,淡淡地往里洇。洇至最深处,便成了无限温柔的一痕红。又或者,是美人颊上的胭脂,酿成了春天里最美的一盅酒,让人醉了。

养生话廉

惊蛰时节也是阴雨季节开始,南方会出现潮湿的情况,所以要保持室内的清爽干燥,这样可以防止室内细菌的滋生,从而避免湿气重,导致出现风湿疼痛的现象。俗话说“春眠不觉晓”。天气渐渐暖和,人也变得容易困倦,即“春困”,惊蛰后尤其要注重睡眠质量,要睡得饱,睡得好,才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和生活。


惊蛰饮食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可多食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万物复苏,党员干部要在“盼春”中释放奋斗激情。惊蛰之日,桃花是月始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惊蛰的到来,桃花、梨花纷纷绽放枝头,满园春色,到处都是生命跳动的旋律,党员干部在此时,也要将对春日的期盼之情,化作奋斗的动力,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展现出春日的勃勃生机。当前,有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难免有“歇一歇”“停一停”“等一等”的松懈心态,喜欢将“拖”字作为办事要诀,能拖一天是一天,不能拖时再来想办法,这就与党员干部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状态背道而驰。“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党员干部在一年之始,更要保持奋斗激情,做到当日事情当日毕,同时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也要善于创新思维,开拓视野,无论在任何时间阶段,都应该保持元气满满的斗志。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孙尹若

美编:赵燕婷


更多精彩,为您推荐

崇明:以有力有效监督严守粮食安全底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反腐月报:3“虎”被查,1“虎”被处分

宝山区一公职人员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接受监察调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