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韩亚栋 管筱璞 廉洁上海 2022-04-08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代表委员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成为推进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

过去一年,“中国号”巨轮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破浪前行,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重要基础。过去一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超过50万亿元,增长4.9%。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1%,比上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伴随着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国内循环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在“委员通道”上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制造业给世界的贡献接近30%,我国工业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实现新飞跃,并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是稳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带动能力的迫切需要。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表示,供应链自主可控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要求。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达到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凸显了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强大与韧性。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我国多措并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图为上海向海而兴打造的国际航运中心“升级版”洋山港。新华社发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以高水平开放创造条件、塑造动力,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广交会、消博会、服贸会、进博会等国际经贸盛会如期举行,21个自贸试验区建设统筹推进……当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不仅推动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也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新动能。2021年,中国外贸量稳质升,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外贸增量创历史新高。中国进出口总值在世界贸易总量中的占比超过20%。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从国际看,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是‘变’,准确识变,才能科学应变并主动求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指出,大变局之“变”主要有三条基本脉络,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收缩、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和大国博弈加剧。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了这个变局,使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


从国内看,中国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模式悄然改变,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外贸依存度大幅下降,内需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依靠低要素成本形成的国际竞争优势减弱,再加上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原先经济‘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说。

2021年4月16日,第129届广交会“国内国际双循环、内贸外贸齐驱动——双循环促进活动”现场。(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从根本上说,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阶段新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撰文称,从国际比较看,大国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在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格局,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收缩带来的影响,有利于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确保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


只要顺势而为、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条件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新竞争优势

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我们完全有条件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塑新竞争优势。


今天的中国,正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道路上加速奔跑。实践证明,只要顺势而为、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条件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新竞争优势。

2021年9月2日,反映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共同“走出去”的列车模型亮相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独特优势。”全国政协委员、荆楚理工学院副院长杨希雄告诉记者,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战略决策,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体现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配套完善高效协同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形成了完备高效的生产优势;14亿多人口和庞大中等收入群体,构成了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我国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形成了更高水平的开放优势。


中国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无比深厚的基础、无比强大的动能,将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以来,一系列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政策逐步落实,通过制度创新打通堵点、释放活力。图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生产线上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凯 摄

“自立才能自强,自强才能主导。我们要以改革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全面推进自主创新,组建更多产学研一体的创新中心,切实增强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刘明忠说。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扩大内需,就要加快促进消费恢复升级。”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兆安建议,通过创新市场结构、加快传统消费提升等方式,把潜在消费转化成为现实消费。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建设,完善农村消费网络建设。着力推动产业转型、技术研发及产品服务模式创新,创造新供给,引导新需求,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当前还要稳就业,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推出鼓励消费措施,让老百姓有钱消费、愿意消费。


围绕稳定和扩大消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站在2022年的春天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准确把握发展之机,牢牢掌握发展主动,为塑造经济发展新格局不断谋势、蓄势、聚势,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之势不可逆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韩亚栋 管筱璞


更多精彩,为您推荐

刘学新深入普陀区调研指导工作;4人被查......【一周纪事】来了

中国纪检监察报:信心满怀建功新时代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