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历史源头 循文化根基 从世界视角读懂中国
11月24日,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的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在上海举办。大会邀请约400名中外嘉宾参会,探讨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古代中国、认识现代中国、把握未来中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崛起”成为国际舆论场的热词,也成为国际经济、国际关系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内的热门议题。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沈桂龙介绍,世界中国学是继汉学、中国学之后出现的以中外互鉴为核心内涵的第三种中国研究学术形态和分析典范。“在世界范围内来看,欧洲、北美、日本学者在中国学领域具有传统优势,而近年来,原本对中国研究较少的亚非拉国家也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研究中国。”
世界各国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关系,深刻影响了各国中国学的性质和方向。“比如,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后,中东、非洲、拉美的中国学逐渐兴盛起来。此外,智库在各国中国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关注中国改革与发展前景、服务本国及地区涉华政策的特征日益凸显。”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中国学理论研究室主任潘玮琳表示。
世界中国学在跨文明交流方面发挥了诸多积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世界眼中的中国”与“中国看到的自己”并不完全相同。
在潘玮琳看来,外国学者对中国的学术研究,不仅是以学者为主体、以中国为客体之间的一种认识过程,而且是外国学者以本国文化为起点,通过挑选、评估、分类、构思和归纳的积极过程。因此,需要更多对话来消弭隔阂,更多交流来达成共识。
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以学术研讨会为契机,促进“局内人”与“局外人”两种视角的结合和碰撞,对文明交流互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自2004年起,世界中国学论坛在国内连续举办了9届主论坛、1届‘中国梦与世界对话’专题论坛,并在国外举办4次海外分论坛,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是各国中国学家加强思想对话的成功案例。这充分说明,在新时代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中国道理,是使命重要、大有可为的。”沈桂龙表示。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沈东方
▶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