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傻根”王宝强,怎么成了150亿票房影帝?

桌子先生 就业与创业 2024-04-12

一张聚焦于生活里的智慧、温暖的桌子



截止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唐探3》的票房已经突破了36亿。

 

唐探系列的电影,可以换很多角色,但永远不会换的一个角色,就是王宝强演的唐仁。

 

可以说唐探系列的成功,王宝强至少有一半功劳——他永远可以把一个带着喜剧特色的底层人物演得淋漓尽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上一个这样的系列是“人在囧途”。因为有王宝强加持,“人在囧途”系列前两部都是大火特火,后面因为王宝强的退出,这个系列也逐渐走向了衰落。

 

王宝强身上有很多东西别人模仿不来,也不可复制,这也注定了他能够成为奇迹,成为票房的保证。

 

他在《hello,树先生》里面的抽烟镜头演绎,成为封神之作,被入选当作“北影教材示范”。



而随着《唐探3》这部电影的爆火,也让王宝强作为主演的电影累计总票房达到了150亿人民币。


 

很难想象,这么一个草根出身、其貌不扬,看起来傻乎乎的男人,竟然会成为150亿票房影帝。

 

看起来不可思议,其实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

 

很多人初识王宝强,还是在2004年的电影《天下无贼》。

 

在电影里,他演的是一个淳朴善良,缺心眼,甚至是有点傻的农民工“傻根”。

 

他的经典台词:“山上的狼都不会害我,人还能比狼坏吗?”


 

“你们谁是贼啊,站出来给我老乡看看。”

 

 

“傻言”、“傻语”、“傻标签”,一下子让人印象深刻。

 

在刘德华、刘若英、葛优等一众大牌演员的压力之下,王宝强丝毫不逊色,他完完全全把“傻根”这个角色演活了。


于是,很多人觉得“傻根就是王宝强,王宝强就是傻根”,王宝强这个人就是像他演的角色一样,淳朴憨厚、“心眼”“傻里傻气”,他能够火起来,纯粹就是运气好罢了。

 

可是,王宝强真的傻吗?

 

不见得。

 

让所有人觉得他傻,然后利用这一点去赚钱,这本身就是一种大智慧。

 

能够成为150亿票房的影帝,这不是仅仅靠傻靠运气能够达到的,到了这个程度的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


王宝强其实一点也不傻,相反,在他人生经历中还藏着许多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学习的大智慧。

 

强大的钝感力:不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钝感力是渡边淳一提出来的一个概念,简单说就是:我对别人的评价和嘲讽没那么敏感,甚至是有点迟钝。你们对我的评价对我影响不大,我只关心自己进步了没有,成长了没有。

 

而在王宝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强大的钝感力。

 

八岁那年,王宝强看过了《少林寺》之后,被电影里的少林功夫深深吸引,他想要去学习少林功夫。

 

“要去少林寺当和尚”这个想法一说出来之后,招致身边所有人的嘲笑,甚至王宝强的父母都觉得自己在邻居面前抬不起头,打他骂他,不准他去。

 

但是他不为所动,铁了心要去少林学习功夫。

 

在少林这一待,就是六年。



这6年,他在少林寺每天跑十几里路,疯狂练马步。日子久了,他稚嫩的手上满是茧子,身上也留下了许多伤疤,但却练出了一身的腱子肉和扎实的功夫基础。

 

14岁时,他坐火车来到了北京,当一名群众演员。

 

有一次,王宝强是演一个逃荒的难民,剧情是被军官一脚踹倒。

 

一般的群众演员,都是做做样子,倒地就行,但王宝强不是。

 

为了演出真实感,军官的大头皮鞋踹到他的腰上,他忍受着巨痛,往沟里一滚。

 

他的这种傻,甚至有时候连导演也不认可,大骂:“这人谁找的?找个傻子来干嘛?”

 

他演过无数替身,每次他都想在电视上找到自己,但是室友们都笑他傻,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群众演员是没有特写镜头的。

 

王宝强还喜欢背各种台词,别人也笑他傻,因为群众演员根本不需要记台词,也没什么台词。

 

王宝强并不受他们影响,依然坚持做这样的事情。

 

王宝强还做过一件特别傻的事情,那个时候当群众演员一天只能赚25块钱,但是王宝强竟然把赚来的钱大部分用来打印照片,发给那些剧组人员,副导演。

 

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去打印照片,浪费了大量的钱。

 

室友嘲笑他:“就你这寒酸样,大导演看得到吗?没准路上就扔了。”

 

但他也不听他们的,反驳说:“第100张看不到,第101张就看得到呢。”

 

王宝强就是这样的人。


他对别人的嘲笑和评价,几乎是迟钝的,你怎么说影响不到他的行为,他依然会坚持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像“傻子”一样去坚持。

 

这样的坚持,到底有没有用?

 

有用,至少在王宝强身上有用。

 

在演《康熙王朝》的时候,剧里有个一句话的小太监缺人演,而王宝强就被推荐上去了,原因只有一个——他记台词记得最熟。

 

电影《盲井》开拍的时候,因为要下几百米深的矿井,但这个矿井非常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坍塌事故。

 

男二号害怕危险,临时跑了,而这个时候王宝强之前发照片的效果出来了。

 

王宝强就是凭借这个男二号,拿到了金马奖最佳新人奖,就此崭露头角。



而他之前在少林寺练的一身武艺,就更加有用了。

 

他在《一个人的武林》中的那一段打斗戏,至今被誉为是现代武打片的经典段落,成为教科书式般的示范。


 

“一旦下了决心,就能够无视周围人的目光和流言蜚语,毅然决然地进行。”

 

王宝强身上这种强大的钝感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好好学习。

 

扮猪吃老虎:清楚自己的定位

 

王宝强从来不会避讳别人说他傻、是傻根,相反,别人说他傻,他会傻呵呵地笑,不反驳。

 

大家都知道马蓉和宋喆的那档子事,大家都只觉得王宝强很傻,被戴了绿帽,吃了很多亏,甚至落魄到找陈思诚借钱。但王宝强的反击能力和背后的运作能力,以及处理每件事情的节点,都是深谋远虑,有着大智慧,只是外人不知道罢了。

 

别人都是从外表去认识王宝强,认为他傻,憨厚,而他也不解释,继续“扮猪吃老虎”。

 

他其实是一个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定位是什么的人。

 

我们想想,王宝强在出演了《天下无贼》之后,又出演了哪些角色?

 

电视剧,有《士兵突击》里那个刚直木讷,无论干什么事都一根筋的许三多,还有《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那个愣头愣脑,性格倔强的狙击手顺溜。



回归电影,他又演了《人在囧途》里出演了那个淳朴可爱的讨薪农民工、《泰囧》里那个总是好心办坏事的黄毛小伙子,然后就是唐探系列里嘴硬心软的市井侦探唐仁。



你会发现,这些所有的角色,他们身上其实都有共同点,那就是——三十岁左右、透着“傻劲儿”的善良小人物,而这些角色的气质,几乎都是为王宝强贴身定做的。

 

草根出身的演员一抓一大把,有着丰富底层生活的艺人更是数不胜数,可为什么偏偏王宝强从这些人里面脱颖而出了?

 

因为王宝强和别的演员走的路线完全不同。


很多草根演员在出圈之后会不断去尝试新的角色去扩充戏路,从而失去辨识度,观众很难再记住他。

 

而王宝强不同,他从开始就只演底层小人物的角色,把自己的土和傻展示出来,甚至有时候会为了这样的一个角色,去推掉其他的戏和商演。

 

他的目的就只有一个,为了让观众记住他,让导演和电影制作方记住他,以后只要一有这样的角色,就想到他王宝强。

 

别人是电影演员XXX、电视剧演员XXX,那我就偏不,我就是“傻根”,王宝强,是XXX角色的代言人。


 

能够想到和做到这个层面,就已经很厉害了。

 

王宝强心里深深地知道,自己作为纯草根出身的演员,既没有电影学院毕业的同行们的资历和根基,也没有什么后台为自己撑腰,如果想要成功、想要吃这一碗饭,就只能不断地把自己最擅长出演的那一类型的角色展现给观众。

 

一晃十多年过去,事实证明,王宝强这个另辟蹊径的选择毫无疑问的成功了。

 

这种认清自己的定位,且一门心思走下去的智慧,往往比运气和才能更加来之不易。

 

降低姿态:真诚就是最好的套路

 

我很喜欢一句话: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喜欢用套路,因为真诚就是最好的套路。

 

这句话用在王宝强身上很合适。

 

在王宝强一路开挂的人生当中,也并非没有遇到过低谷。

 

2017年他自己导演的作品《大闹天竺》上映,结果,电影的口碑和票房却双双扑街,还被那一年的专门为年度最差影片颁发的奖项“金扫帚奖”选中,让王宝强获得了那一年的“最令人失望导演”奖。

 

这种奖项,换做其他的电影工作者可能根本不会去理会,甚至会觉得这是一种羞辱。


可王宝强却做了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情——

 

他不仅亲自到场颁奖典礼,更是在一众有名气的影评人以及观众的目光注视下举起了金扫帚奖杯,还发表了一篇“获奖感言”。



他说:


“虽然我也知道金扫帚不是一个特别光彩的奖项,但是它可以鞭策我进步。为什么我自己必须要亲自来接受大家的批评?因为我觉得我爱电影、我尊重电影、尊重观众,尊重在座的前辈,所以我一定要亲自来领。”


最后,他还特别诚恳地说了一句:


“感谢金扫帚给我这个机会,向观众说对不起。我欠观众一声对不起。”


王宝强的一番话真诚而恳切,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演讲的途中数次都被响起的掌声打断。

 

他是金扫帚奖创办以来,唯一一位亲自到场领奖的一线演员,而且他在前往颁奖典礼的途中,连交通、酒店、化妆费用都全部由自己解决,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拿这件事情给自己炒作。


 

他都这样说了、这样做了,这么真诚,自然就没有人再忍心去黑他。

 

这是降低姿态对事业的真诚。


对于家乡,王宝强也是这样拉近和乡亲们的距离。

 

在他们的村子入口,就可以看到巨幅的许三多画像。

 

 

王宝强回村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摆出过高人一等的派头,而是和乡亲们一一拍照,聊家常,一点没有明星架子。



村子变压器年久失修,用电经常出现问题,王宝强知道之后,毫不犹豫自己掏钱购买了变压器,解决了村里用电的问题。

 

2016年邢台洪灾,王宝强的家乡也损失惨重,他在第一时间就捐赠现金,并且还委托自己的哥哥帮忙连夜将物资送到了邢台,为抗洪救灾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仅如此,王宝强还为村里人修建了老年运动中心、托儿所、敬老院等基础设施。

 

村里的人对他都无比感激,甚至把他的名字刻在了村口的牌匾上,还写了一副对联:“投身影视拼搏海内外,成名艺苑不忘众乡亲”


 

王宝强这样的真诚和降低姿态,其实是一种智慧。因为这样会让你获得越来越多的人的好感和关注,从而打开更多的人脉,让自己一路顺风顺水。

 

纵观王宝强的一生,从籍籍无名的草根演员到家喻户晓的百亿影帝,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82年出生的他,已经慢慢成为了所有80后演员顶端的那一批。

 

王宝强的成功不可复制,但在他的身上,有太多值得同样出身普通,并且渴望着成功的我们去思考的东西。

 

他的钝感力,他对自己清醒的认知和定位,他的真诚、知世故而不世故,都值得我们好好去学习。

 

王宝强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是一座永远也爬不到顶的山”。

 

确实,面对人生这一座大山,我们永远保持“愚钝”,永远保持谦卑,像一步一个台阶的虔诚登山者一样,这其实就是一种人生智慧。


昨日回顾:点击下方可看
  1. 论文:群发红包破坏群员平等 助长劫富济贫之心
  2. 山东美女首富:成本20,售价3000,疯狂收割爱美女性!
  3. 老照片:80年代的国营工厂,曾经是最让人眼馋的“铁饭碗”单位
  4. 给宠物贴春联、做年夜饭,这些新潮拜年方式火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