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遭16年老员工实名举报大量造假!刚刚,中国人寿回应:已成立专门调查组赶赴当地调查

2月24日上午,中国人寿因一封员工举报信登上微博热搜。

一名自称在中国人寿嫩江支公司工作16年的员工在举报信中称,嫩江支公司总经理保费造假,骗保套钱谋取私利等问题。
2月24日下午,黑龙江银保监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该局正在研究此事,相关问题有专人在负责,“对于具体处置问题,我们肯定会有后续措施。”
对此,中国人寿相关工作人员今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正在调查。同时,被举报者孙小刚今天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网络上关于其本人的问题不存在,“现在她的行为侵犯了我个人权益,我准备起诉她。”目前,孙小刚已经从中国人寿嫩江支公司离职。
@新华视点 2月24日发表微评指出,夯实诚信,让行业发展更保险。一名基层员工举报中国人寿某支公司存在保费造假、欺骗客户、虚假报销等问题引发关注,所属公司回应正在调查之中,举报事项也尚待调查部门跟进确认。但此事广受关注的背后,也反映出人们对保险行业乱象的担忧,保险是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敬畏规则,转变发展理念,提升监管水平,保险业才能更好守护美好生活。


员工实名举报三大问题



2月24日,中国人寿因黑龙江一位女员工的举报而受到关注。


这位女员工称:


一是嫩江公司领导保费造假,骗保套钱谋取私利;


二是嫩江公司领导窃取客户资料,增员造假套钱假公济私;


三是嫩江公司领导虚列费用,造假套钱中饱私囊。



这位女员工称,嫩江公司领导将《盛世臻品》“包装”成1年期储蓄产品,以“长险短做”的方式欺骗客户投保,第二年再安排客户统一退保。


该女员工还称,存在增员、虚挂人力的问题。2019年4月,银保监会曾发布《关于开展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数据清核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数据清核工作的通知》,解决从业人员执业登记人数与实际人数出现较大偏差的问题。


此外,该女员工还提及序列费用问题。2020年,若按照处罚金额排序,寿险公司年度前五大违法违规事由为:编制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欺骗投保人;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以外的利益;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费率。


2021年1月,中国人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189亿元,同比增长13.13%。



当事人孙小刚回应:均不属实



中新经纬记者联系到当事人孙小刚求证。他表示,张乃丹在网络平台所说关于他本人的问题不存在。“她说我造假、做假保费、贪污套取资金并且占为己有均不属实,她还说我窃取客户资料、虚假增员和身价千万都不存在。”孙小刚说。


他表示,之前和张乃丹曾因工作问题存在矛盾,张所说的经营上不妥当的问题当地银保监局也有相关处理。“现在她的行为侵犯了我个人权益,我准备起诉她。”


关于个人贪污问题,孙小刚表示,当地纪检委曾对他进行过调查,已经有调查结果,具体情况可以询问当地纪检委。记者联系到黑龙江省嫩江市纪检委一位工作人员称,调查结果只能通知当事人,案件涉及到当事人隐私,不方便透露相关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孙小刚在2018年4月到2020年7月系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嫩江支公司法定代表人。孙小刚本人也表示,自己已经从中国人寿嫩江支公司离职。



黑龙江银保监局:正在研究此事



对此,2月24日下午,黑龙江银保监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该局正在研究此事,相关问题有专人在负责,“对于具体处置问题,我们肯定会有后续措施。”



去年国寿被罚次数为行业最多



南方都市报报道称,中国人寿嫩江支公司违规被曝的背后亦反映中国人寿合规情况不容乐观的局面,从2020年监管处罚情况来看,中国人寿在年度累计罚单数量以及累计罚单金额两方面均排在寿险业第一位。


银保监会官网显示,2019年12月,中国人寿嫩江支公司因虚列费用被黑河银保监分局连开4张罚单,被罚款10万元,孙小刚也被罚款10万元。



据经济参考网消息,此前,中国人寿多个分支机构也因虚列费用受到处罚。例如,1月15日大兴安岭银保监分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兴安岭分公司因虚列费用,被处罚款12万元。


1月16日,吐鲁番银保监分局发布罚单显示,因存在以直接业务虚挂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的问题,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吐鲁番市中心支公司合计被罚6万元。



行业“顽疾”几时休?“虚列费用”等造假行为是违规重灾区



虚列费用、虚假增员、长险短做……事实上,在上述引爆热点的举报信中提到的问题一直是行业多年来屡禁不止的顽疾。


第一财经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的官网信息粗略计算,各级银保监局及分局涉及到“虚列费用”的行政处罚信息多达数百条,仅是今年至今相关的行政处罚就接近20条,涉及到多家保险公司。而虚列费用的手法可谓五花八门,有虚列会议费、汽油费、宣传费的,有打“鸳鸯发票”,也有虚挂个人代理业务套取费用的。


所谓“长险短做”,是把“长期险”做成“短期险”。业内人士表示,“长险短做”可能客户实际持有保单期限较短,并不一定符合客户购买保险产品的本意,容易产生销售误导和纠纷。


为此,银保监会多次进行整治。2020年12月,银保监会将近期人身保险产品监管以及监管报告审核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亦提及“长险短做”问题。


虚假增员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虚假增员等情况在行业内比较常见,但各公司各地区差别很大。最普遍的是,为了让不满足资质要求(主要是学历上)的从业人员销售保险,把其业绩算到虚假增员的人头上;其次,有的机构(主要基层)会考核营销员或个人代理人的人数,并给予相应奖惩,这会促进虚假增员;再次,虚假增员能多列支管理费用,从而套取费用,用做手续费支出(主要应对车险),或由个人消费、入个人账户等。


据第一财经记者,就在今年1月7日,中国银保监会德州监管分局就因为德华安顾人寿德州中支累计增员20人,其中17名代理人的档案中存在毕业证书不真实的情况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除了上述举报信所提到的问题之外,涉及到行政处罚和投诉的重灾区还有销售误导、不严格按照费率执行、产品设计激进、披露不及时不规范等等。


一位保险行业资深人士分析称,这些行业顽疾屡禁不止,主要和其绩效考核体系有关。在粗放的管理方式下,保费收入指标以及增员指标两大KPI压身,如果没有长效机制并配以规范的内部治理和严格的合规文化,就可能让整个公司的行为走形,从而出现违规问题。


“谁都想做‘乖宝宝’,但面对市场的残酷竞争和身上的指标压力,有些时候知道一些事情做得有问题,但确实‘身不由己’。”一名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无奈感叹道。


而从更深层次来看,KPI的背后是行业多年来同质化、拼价格的恶性竞争现象。“保险行业发展多年来,公司定位、产品设计的同质化都很严重,一有热点就喜欢一哄而上,小公司为了抢市场份额、大公司为了保市场份额自然会陷入到恶性竞争的循环中去。保险公司还是需要更加精细化地定位自己,找到自己擅长的细分领域,大家错位竞争,整个行业才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从而进入良性循环。”上述保险行业资深人士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从业者自身问题,所受处罚相较所获利益显得“微不足道”从一定程度上也是部分行业人员敢于铤而走险的一个原因。


不过,从近两年监管机构的行动来看,无论是通过法规罚则的修改增加违法成本还是增加自查及检查的力度来看,重拳整治行业乱象都是银保监会的重要工作方向,并且在各种法规的修改中,公司负责人和业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都被进一步压实。


以车险为例,在车险综改的背景下,去年有多家保险公司曾由于虚列费用、给予保险合同外利益、未按照规定使用车险条款费率等行为在部分地区被当地银保监部门暂停了一段时间的车险新业务,这对保险公司的业绩无疑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威慑力可见一斑。


王向楠也表示:“针对虚假增员的乱象,近两年监管整理营销人员信息,加强日常检查,已经有所好转。”



新华微评:

夯实诚信,让行业发展更保险



@新华视点 2月24日发表微评指出,夯实诚信,让行业发展更保险。


一名基层员工举报中国人寿某支公司存在保费造假、欺骗客户、虚假报销等问题引发关注,所属公司回应正在调查之中,举报事项也尚待调查部门跟进确认。


但此事广受关注的背后,也反映出人们对保险行业乱象的担忧,保险是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敬畏规则,转变发展理念,提升监管水平,保险业才能更好守护美好生活。



源:综合自金融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


昨日回顾:点击下方可看
  1. 中国,谁最该做院士?
  2. 颜宁给国家未来敲响重重的警钟
  3. 最新!“老虎”伍兹遭遇严重车祸!世界体坛无法接受又失去一位巨星
  4. 全职太太离婚,获5万家务补偿,网友:少得连保姆都不如!法官回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