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作者:王耳朵先生
前段时间,在知乎上看到用户@怒吃鸡胸肉整理出的一张“上海各行各业真实税前收入表”。每天往返高大上写字楼的白领,拿着6000元的薪水;同单位的普通消防员拿着5000块钱的薪水,还得每个月交300元的伙食费;科级或副处级的警察,365天待命,一年到头就15万上下。如果你有幸进入到外企,还是四大会计事务所,一个月的收入也只在10000元到15000元之间。反而是木工、电工、泥瓦工,以及996的代言人程序员,收入普遍更高。要知道,这可是在房价动辄千万,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刨去社保、日常开支、房租房贷、社交消费、供养孩子、赡养老人、医疗支出,这样的收入,实在是少得可怜。本意是说赚钱难,如今看来,更大程度是体现在赚钱的天花板上。若非在行业内做到顶端,那么你的收入,在你最开始选择某个行业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过得都不如别人看上去的那般轻松写意。微博上有个博主说,当今社会最大的误区,就是大家都觉得坐在办公室工作的人,过得都比较好。“其实这就是社会发展、经济转型所造成的幻觉而已。
此刻在格子间里辛辛苦苦干PPT、开会、周旋在领导和客户之间的白领,跟当年在厂里踩缝纫机、穿线、应付工长的女工,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你以为身在大城市里的人必定穿金戴银,富裕多金,可实际上,大多数不过是为了一碗饭,几十年如一日地在今天重复着昨天。今天谁豪掷千金买了一套房,昨天谁发了6位数年终奖,明天谁又大手笔为孩子买下了出国交换学习的机会。甚至公司同事毫无后顾之忧地怀了二胎,都能成为你的羡慕点,生活慢慢让你产生一种错觉:“我好像是同龄人里混得最差的那个。”塔勒布的《黑天鹅》里,有一个2300多年前罗马雄辩家、思想家西塞罗讲过的案例。有人拿出一幅油画给一个无神论者看,油画上面,是一群正在祈祷的拜神者,他们在一次沉船事故中幸存了下来。画作原本想宣扬这些人由于信奉神明,祈祷拜神,所以才没有在沉船事故中淹死。不料那个无神论者却问道:“那些信奉神明,祈祷后却被淹死的人的画像在哪里呢?”那些比画中人多无数倍的人,死在了那场灾难里,却因为“死人不会说话”,无法再讲出最真实的经历。人们只看到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却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提到“上海”两个字,大脑皮层主动浮现的,总是高耸的东方明珠塔和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第一反应就是得出“魔都=有钱人聚集地”的结论。可事实上,根据上海社保网的官方数据,2018年上海月平均工资比去年增长了9%,达到了6504元,年平均工资是78045元。扣除社保、纳税等各种需要缴纳的费用后,全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58988元。城镇常住居民高点儿,到手有62596元;农村常住居民,只有27825元。褪去华丽的幻象,每个折返于职场和被窝的普通人,肩上都扛着一样的重量。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里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70.7%的网民月收入不足5000元。再举个例子,当你觉得身边大学生已经烂大街的时候,实际上以2018全国录取率来计算,本科生只占4.43%。也就是说,只要你是本科生,就已经碾压了95%的中国人。因为你是年轻一代,你在大城市里,所以你身边大学生的概率更高,你看不见更多数没有念过大学的农民和工人。每一座城市,都像是一座冰山似的存在。山顶的繁华浮于水面,沉在水底的基底才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些沉默的大多数,游离在我们的视线之外,社会也很难听到他们的声音。于是大多数人,只看到山顶的繁华,再对比自己的处境,焦虑自然泛滥成灾。2018年上海一大爷在相亲角给生活在美国的女儿征婚,记者采访他时,大爷侃侃而谈自己的择婿标准。这句话倒是中肯,但没想到接下来说出自己对于男方薪资的看法时语出惊人:金字塔尖20%的人挥金如土,余下80%的人挥汗如雨。可正是那些看上去不起眼,很少在网络上发挥话语权的80%普通人,才是撑起如今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是在疫情期间,从大山里肩挑背扛出85吨物资,送往武汉的农民。一年到头挣不到几个钱,却在国家危难之时,倾囊相助。他们是在性命攸关时,用瘦弱的身板托起每一位病患,从死神手里抢人的医生护士。他们是在除夕之夜撇下亲人,前往疫区用10天10夜建造出3万多平方米火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脚上穿着裹满泥水的劳保鞋,裸露的皮肤沟壑里藏着灰尘,承受着外界的鄙视,却兢兢业业地筑起每一栋高楼大厦。他们是一年365天游走在大街小巷,不论严寒酷暑都弓着身子,默默清扫城市道路的环卫工人。他们很平常,很透明,默默地重复一日又一日的作息,和你我一样,耕耘着自己的小家庭,却也在危难之际迸发出惊人的力量,构筑起这个国家最坚实的底座。不必羡慕网上动不动就给你打鸡血,灌输高消费幻觉的案例;不必觉得“除了我以外人均中产”,盲目增加自己的焦虑。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各自的生活里,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工作温饱,妻儿两全,一家人坐在一起笑颜相对吃一顿晚饭,就是普通人完美的一天。绝大部分人都在受各种不对称信息的影响,“被动却不自知”的参与“内卷”。“00后月入20万。”
“三十而立必须要有xx存款,你达到了吗?”
“工作第五年,你不能没有的x个大牌包包。”
在被这种信息忽悠了之后,慢慢生出“我必须要符合这些要求,只有做到这些,才符合我的年纪,才能达到那个阶层”的心理暗示。你身上的一些东西,或许也是别人羡慕不来且得不到的。不要在攀比的焦虑中,忘记了生活本来的模样。纽约时间比加州早三个小时,但加州并没有变慢。
有的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5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的人25岁就当上了CEO,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直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9岁。
有些人依然单身,同时也有人结婚。
* 作者: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