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爸妈年赚30万,却不肯花7万给我整牙:为什么父母永远是孩子的手下败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王耳朵先生 Author 我是王耳朵


 

01


先说一个小故事吧。

来源于微博上的一个话题,叫“有没有一件事,对你影响特别大?”

一个网友,匿名回复了句,“翻到父亲手机里未发送的短信”。


17岁的时候,他还不太懂事,很叛逆。当时网购很火,他瞒着父亲,在网上买了一部手机,N85。

这个牌子的手机,在耳朵的学生年代很受欢迎,当然也很贵。对当时的我和他来说,都是天价。

网友回忆,买手机的钱是攒的压岁钱和学校发的奖金。

父亲第一次看到那个手机,听到价格后,都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就说:“这个手机,这么大啊。”

他笑父亲无知,这哪里大了,拿在手上刚刚好。

后来想明白,父亲是觉得很贵。

母亲在他十岁的时候因癌症去世,治疗费用掏空了家底。父亲以前喜好抽烟,可从母亲生病到现在,一根烟再也没碰过。

他的家境,对比这么好的手机,确实有点奢侈了。

短时间的反省之后,再次回到了原路。

他又在网上买了东西,父亲受手机价格和新闻上播出的网络诈骗影响,就多嘴了一句,说网上的都是骗子,以后不要再网购了。

他年轻气盛,没心没肺,觉得爸爸又土又俗,两人大吵了一架。

还有一次,他和同学攀比,想要一个MP4。当时在外地打工的父亲觉得太贵了没肯买,他就故意和父亲冷战。

手机关机,家里没有电话,父亲打到五叔家。亲戚劝他去给父亲回个话,他偏不。

于是,没过几天,MP4寄回来了。


后来某天,他用爸爸的手机打电话,不小心点开短信箱,里面有一条没有发出去的信息,是给他五叔发的:

老五啊,我不想活了,我的日子好难……

回顾过往,从母亲病逝后的家徒四壁,到如今逐渐好转的家境:

他看过拿不出300块钱学费的父亲,低着头唯唯诺诺找五婶借钱的样子。

也看过去拿生活费的时候,父亲和没有及时给他发工资的工头发脾气的丑态。

彼时虽然会有心痛的感觉,但他依然走在自我的路上,不会心疼他人,不会体谅父亲。

直到看到这条短信,他如同被雷击中。

浑身发麻,额头冒出了冷汗,背上仿佛有针在扎,赶紧退出界面,不敢再看……

从那时起,他真真切切知道了父亲的压力和难处。

他考上了大学,从大一开始就做兼职,大二就没再找家里拿过钱。父亲不知道他看过那条短信,还只觉得孩子上大学后懂事了。

他说,希望以后能在工作地定居,日后把父亲接过来,好好孝敬他。

图片来源:微博@思想聚焦 

 

02


写这个故事,其实是因为虎扑上的一则热帖。

发帖的男孩正读研一,小县城独生子,家里年收入30万左右。

自述平时花钱很节制,除了恋爱旅游外不跟家里多拿钱。

他自我感觉颜值尚可,但因为缺少一颗大牙,导致牙越长越歪,还出现了下颌关节紊乱,咬合不对,脸型越来越丑,有地包天的趋势。

为了挽救外在形象,他跟父母提出整牙的想法。


一开始,父母也赞成,还支持他去大医院问诊。

医院专家给出两种方案,普通钢圈正畸3到4万,隐形美观的隐适美要6到7万多,二者最终是一样的效果。

男孩出于形象考虑,更想做7万上下的隐适美。可当他把价格告知父母时,一向如他愿的双亲,久久没有回复。


临近半夜,父母终于打来电话,表示目前可以先根管治疗牙齿,整牙的事情过段时间再商量。

被拒绝的男孩难过又愤怒,发着脾气对父母撂下狠话:“你们不给钱!毕业后我自己挣钱去做!”

内心愤恨无处发泄,又在网上发帖,《长大读研后第一次对爸妈感到失望》。

他不明白,自己家境尚可,为什么年收入几十万的父母,竟然不愿意为他承担区区7万块钱。

明明自己消费已经十分节制,“除了恋爱旅游外不和家里多拿钱”,为什么他们舍不得满足他这不起眼的小要求。

网上的评论褒贬不一,但我只替这对父母感到心寒。

他们应该很难想象,自己被呕心沥血养出的孩子,放在网络上冷血讨伐。

男孩的眼睛里,只有银行卡上不断累积的数字,却看不到那串数字的背后,父母是怎样劳累了一年又一年。

他的耳朵里,只听见了父母的那一声拒绝,去听不见这些年来父亲应酬回家的叹息,和母亲对菜价上涨时的抱怨。

他没有去考虑父母拒绝后的顾虑,没有考虑家庭的其他负担,只一味放大自己的委屈:父母不让我整牙,我对他们太失望了!

我们都是一个人加上另一个人的长相,时间的重量从他们的手掌,压到我们的肩膀。

可是大部分子女的目光,只看得到自己身上。



03


把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写,是觉得这种现象很有意思。

为什么抱怨东西贵价的永远是父母,而孩子看见的永远是父母又抠又穷?

甚至还有人提出疑问,出身在四线城市,父母不能给你事业带来任何帮助,提供不了任何物质资源和人脉,还要不要心存感激。


从攀比MP4,到7万的牙齿治疗费用,再到利益交换式的亲情,这些发言,来源于怎样的心理?

其实原因很简单,父母冲锋陷阵,孩子坐享其成。

生活的鞭子抽打的不是自己,自然感受不到皮开肉绽的滋味。

他们不会向商店老板抱怨MP4定价太高,也不会在医院闹腾整牙费用贵到离谱,他们清楚抱怨和闹腾对老板和医院无效,所以坦然接受。

但对父母不一样。

他们深知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分量,才会肆无忌惮,才会理不直气也壮。

只要冷战,爸爸就会屈服;只要耍无赖,妈妈永远拧不过孩子。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父母永远是孩子的手下败将。

我们所有的抱怨,都建立在他们无条件的爱意之上。


就像这个询问是否还要对父母心存感激的题主,当他要思考的不是“父母对我的事业起不到帮助”,而是“爸妈的病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时,就会发现:

没有任何帮助能力,仅拥有健康身体的双亲,已经是一种福报。

网友@张佳玮 说,很多人低估了,或者完全不记得,自己小时候不省心的程度,低估了父母生活质量被改变的程度。

我知道很多人会拿灾难式的原生家庭举例,力图证明“不合格”的父母配不上感激。

但是,真正坏到骨子里的人毕竟是少数。

对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父母把你拉扯长大,没遗传病没天灾人祸,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来满足你,也没有出现问题来连累你,真就够美了,配得上感恩戴德。

很久以前看过一个故事。

父亲走了十几里路给儿子送生活费,儿子拿到钱后半夜翻墙出去上网。

准备跳下墙头的时候,看到他父亲为了省钱,就蜷缩在墙脚下睡觉,吓得赶紧转身回去,从此发奋图强。

剪断的脐带,甩开的手,用力关上的门。

我们这一生都背对着双亲行走,却忘了停下来回过头,看看他们来时的路。

父母的能力和条件是有差别的,但爱和付出是伟大而共同的。

 

04


大多数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很像王朔书里描述的这样: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
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
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
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能够放下身段脸面,心平气和地和父母面对面互诉衷肠的,应该没有几个。

一个把“谢谢”烂在肚子里,一个把“对不起”闷在心底。

可我们这一生,真正能陪伴他们这一生的时间,少之又少。错过了机会,便只能各自徒留难过。

有时候我想,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未必就是18岁。

而是他的眼里,不再只有自己,还能一步步看见更多人。

永远不要忘记:

当你觉得自己的知识、视野都远超父母,因此吐槽他们“没见过世面”的时候。

其实,正是父母托举着你到更高的地方,你才有机会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看见父母的不容易,才是真正的成长。


昨天听歌,是关于父母亲情的,评论区有人留言。

有天,父亲打来电话,用特别内疚的语气和我说:
“我明年……不干了吧,干不动了……”
言语中像是在征求我同意一样,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我想告诉父亲,愧疚的不应该是你,而是我。

被偏爱了那么久,到了我养你老的年纪,也正是我们回馈父母的时候了。

如果生活没有变更好,愧疚的,应该是我们。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昨日回顾:点击下方可看
  1. 太真实了!爸妈眼中的专业VS你眼中的专业VS现实的专业

  2. 我希望你一进大学就知道这些事

  3. 会计这样给公司避税,判刑三年,罚款10万!今日起,这些避税手段千万不要再用了!

  4. 13岁男孩离家走失4天,获救后一句话令人泪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