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个项目、市场前三,旷视聚焦AI物流
文/ 何夏
以机器人的方式跟物理世界做交互。
上海一家龙头服装企业的智能仓库中,80多台12厘米的小机器人,扛着1.5吨货物,在密密麻麻的货架上昼夜不停地奔波。
千里之外的郑州万纬融万冷库, 7台冷库版机器人,在温度低至-18℃环境下,仍动力十足。
这是人工智能公司旷视面向智慧物行业,研发的智能托盘四向车。
这些机器人拥有柔性灵活、初期投入成本低、易于部署、节能低碳等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客户青睐,服务范围覆盖新能源、食品、医药、鞋服、化纤、机械制造等行业。
推出不到一年,旷视托盘四向车目前销量已达数百台,位列市场前三。
旷视科技物流业务事业部的负责人徐庆才介绍,中国是制造大国,在物流仓储市场,托盘存储形式占比达90%。旷视新一代托盘四向车,是传统大体积托盘堆垛机方案之外的新选择。在多变的环境下,小体积四向车“有更大的优势”。
托盘四向车是旷视在智慧物流“聚焦”策略下的核心产品。
旷视于2017年进入物流领域。如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物流业务事业部产研负责人唐文斌所言,早期推出过很多产品,“我们这几年一直在聚焦、聚焦再聚焦,希望能把产品做得更少,但是做得更好。”
聚焦核心产品、垂直行业,旷视正成为新一代物流产品和方案提供商。
聚焦托盘四向车
徐庆才在物流行业摸爬滚打二十余年,对行业痛点有着深刻见解。
“我们是基于对行业的深度理解,去做智慧物流。”
徐庆才表示,旷视是AI行业中最早进入物流领域的企业,在产业端,引入了很多像他这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人才,搭建了“技术创新+行业经验”双轮驱动的业务团队。
在此基础上,团队“去伪存真”,找到物流企业转型最迫切的需求,聚焦到托盘这一环节。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托盘存储在仓库中就开始广泛应用,行业多采用重达数吨的堆垛机来运输托盘。高投入、占地面积大的堆垛机,并不适应当下物流企业复杂、细分的需求。
旷视推出新一代托盘四向车PS1500产品,机身厚度仅125mm,是市场上实际投入使用的最薄四向车之一;运转超快,空载换向时间2.5s、带载换向时间3.5s,升降时间2.5s,空载加速度2m/s2,实现综合工况运行效率提升30%。
四向车的载重与自重比,相比堆垛机具有绝对优势,用电量节省35%;同等面积下,四向车方案比堆垛机的存储量高出25%以上,从而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唐文斌称,托盘四向车对场地的要求非常低,适用于各种异性空间和旧仓改造等复杂情况,以更小投资和更柔性方式来实现,能满足企业想快速改造的需求。
旷视自研智能托盘四向车PS1500常温版
以“缝纫机大王”客户为例,打造了智能缝制物联网平台及数字化生产线,需要建设智能密集库,进一步提升公司智能制造水平。
项目位于建筑一层,高8米。在这种环境下,相比堆垛机系统,旷视四向车系统的优势在于“离散性设备、分布式控制”,可以像积木一样按需组合和灵活扩展,具有很强的场地适应能力,能够实现更优的投入产出比。
旷视团队在较短时间内,交付了“智能密集库”项目——以旷视四向车系统为核心,由四向车、货架、提升机、输送线等硬件设备及包含WES、TES的旷视河图软件平台组成。
项目助力企业实现库存容量增长超110%,投入产出比(ROI)有效提升。
该企业智能仓储产品线副总经理指出,这种旧仓改造项目非常适合采用四向车方案,“这种柔性系统依赖算法和调度软件,旷视在算法和技术方面优势明显。”
在冷库行业,“密集存储”方案同样是首选。
采用旷视四向车系统的18℃智能密集库整体鸟瞰
2023年初,支持极致低温的旷视四向车,获得冷链物流头部企业万纬青睐。在郑州低碳物流园,高18米、最低温度-18℃的智能密集库落成,可以存储7000多个货位。
AI思维重构物流
旷视智能四向车目前销量已达数百台,位列市场前三;签约项目超过470个,覆盖新能源、食品、医药、鞋服、化纤、机械制造等领域,客户包括中粮集团、宁德时代、公牛集团、徐福记等企业。
徐庆才自豪地表示,对比行业其他产品后,万纬等客户坚定地选择了旷视四向车,产品已经成为数个行业的首选。
AI在物流行业,可落地的环节众多,旷视如何发现行业或客户的痛点?
唐文斌解释,AI场景或者技术分成三类,感知、决策和执行。旷视成立初期,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核心,但光通过摄像头拥有单一的感知能力,是不够的。
具体到物流层面,需要机器人既对环境有感知,还要有很好的决策行为,执行层面实现“指哪儿打哪儿”,“把场景闭环交付”给客户。
从AI技术角度来看,每个仓库都不一样,但可以被解构为多个模块,通常会有托盘存储区域,这个场景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
将传统解决方案堆垛机加上AI能力,就有了托盘四向车。
四向车原本被定义为一种高存储密度、低流量进出的产品,通过超大集群调度的智能软件河图,还能做到高密度进出,能实现每小时600-1000进出流量,变得更加通用化。
在四向车方面,“结合不同的场景去形成产品”,从常温车,发展到冷库车、防尘车等,让产品应用到更多场景中。
在唐文斌看来,AI分为两种,一种是数字世界的AI,另一种是物理世界中AI,旷视物流团队要做的是,通过感知、决策、执行这样大的闭环,以机器人的方式跟物理世界做交互。
“要很有现场感,很多的东西、经验、知识来自于现场,只有真正到现场,才能够去获得这样的反馈。”
唐文斌称,技术人员会用建模型方式思考问题,但把需求抽象化后,会与现实有差距,也不能很好地解决物理世界过多的异常问题。
包括唐文斌、徐庆才在内的研发人员,经常出差到仓库一线,拜访客户,深入到细分场景中,通过共创交出更优的解决方案。
智慧物流的春天
今年以来,徐庆才与唐文斌走访多家客户,深刻地感知到“行业的春天来了”。
从客户反馈而言,智慧物流不再是一个样板工程,通过提高投入产出比(ROI),让企业“降本增效”。
国药控股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控股”)对此深有体会。2022年12月,该公司与旷视联合研发的“药械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系统”,在国控广东物流佛山物流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借助该系统,上述物流中心的药械信息复核工作效率提升了50%。
数智化升级后的国药广州物流中心
药品和器械的入库流程包括四个环节:第一,订单审核,即员工需要拿着药械入库单据,在WMS系统搜索是否存在这笔订单;第二,单货复核,即WMS系统显示存在这笔订单,员工则将药械的名称、规格、生产期、有效期等信息与单据信息进行复核;第三,员工将复核无误的药械实物信息录入系统;第四,为防止人为差错,需要对药械货物进行人工二次验货。
据统计,这样一套人工操作流程平均每单耗时约两分半钟。采用了双方研发的药械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系统后,只需57秒即可完成入库信息复核,且复核准确度高达99.9%。
据徐庆才透露,在过去三四年中,国药控股持续与旷视合作,针对最新技术进行共创。近期人工智能备受各行业关注,国药控股高层特意邀请唐文斌,分享企业数字化层面最新的AI技术,“客户自己也会主动学这些新技术”。
物流企业学AI技术,源于降本增效的需求。物流行业人力成本逐渐上升,有客户告诉唐文斌,仓库只能招到40-45岁员工——45岁以上干不动,40岁以下没有人。
相较之下,类似旷视四向车等机器人设备,对人员依赖没那么强,标准化、可复制表现更好,企业ROI也算得过来。
那些对于新技术较为渴望的企业,在项目建设初期,就引入旷视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
2022年9月,公牛转换器智能立库项目开工,作为智慧化工厂的一个子项目,选择采购旷视智能托盘四向车解决方案,建设转换器智能密集仓库。
仓库建好后,能够完成原料和半成品的自动化储存、出入库作业,大幅减少人工搬运,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和空间利用率。
这是公牛第二次与旷视合作,早在2021年,它就采用了旷视3A智慧物流解决方案。
唐文斌表示,旷视以多种模式向客户提供服务,既具备整仓完整方案交付给最终客户的能力,也拥有交付标准化的产品的技术。“尽量让产品的边界清晰,把产品的核心组件做厚,从而适用于不同场景。”
针对物流领域的聚焦策略,推动旷视在智慧物流营收实现翻番增长。
徐庆才自信地说,“今年年底,在几个行业里,旷视四向车方案一定会成为客户首选。有很多行业客户,已经这么认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