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计任性调错账!竟将“其他应付款”转为“营业外收入”导致公司被罚25万!

会计千万别任性调账了!前几天,一个会计因为调账“其他应付款”被税务局在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问题,被要求补缴了企业所得税及滞纳金!究竟怎么回事?


赶紧跟着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紧急提醒
会计人别任性调
一名会计好友分享了她亲身经历的调账风险,去年有一笔向股东借入款100万元,由于挂账时间太长,根本也无须偿还,但是又不想将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转为公司的“营业外收入”,因此突发奇想,做了如下调账分录:
借:其他应付款-股东  100万元     贷:资本公积 100万元
2018年下半年当地税局在进行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了隐藏在资本公积中的疑点数字100万元收益,依法要求企业调增了2017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并补缴了25万元的企业所得税以及滞纳金等
参考政策: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以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为捐赠收入,应当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调账建议:
1. 年底调账并非任性而为、调账更不是擅自冲账,必须有根有据、合理合法;
2. 每一笔账目在调账之前,一定要追根溯源、查找到账目出现的原因,厘清业务的真实面目;
3. 每一笔账目的调整,一定不以偷税漏税为目的,而是以还原事情真实为前提、回归业务实际为宗旨;
4. 会计人员切记:调账须谨慎、调账有风险、调账须合法、调账有技巧!



02

取得的去年的发票怎么办?

可以报销吗?
对于跨年度的发票,需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财税处理。01支出属于当年的费用支出,影响当年损益首先大家要知道,会计核算和税前扣除不是一回事!只要是属于企业合法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企业经营收入有关的支出,即使没有取得有效凭证,也可以报销入账,并不影响会计核算。
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是企业缴纳所得税时要扣除一些必要费用,且这些扣除要真实合法,这里主要只是发票以及其他合法凭据。       
而所得税预交申报一般是按照会计核算数据进行申报,然后在次年汇算清缴时,根据发票取得情况,支出限额限制等条件作出调整。如果你入账的这些成本费用,在次年汇算清缴结束前没有取得有效凭证,当年是不得税前扣除,需要做纳税调整。
实务中有很多情况,一些企业也很难保证在次年汇缴结束前取得合规发票,所以,对于这部分成本费用还有一个弥补措施:在实际取得有效凭证后,可以依法追补扣除,追补期限最长5年。    参考政策: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发布)第十七条规定:除发生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企业以前年度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发票、其他外部凭证,且相应支出在该年度没有税前扣除的,在以后年度取得符合规定的发票、其他外部凭证或者按照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提供可以证实其支出真实性的相关资料,相应支出可以追补至该支出发生年度税前扣除,但追补年限不得超过五年。
【例】A公司在2022年12月份在某平台投放广告,按照合同约定在12月31日支付广告费21.2万元,平台在2023年1月5日开具了普通发票。
分析:对于该笔广告费由于是在2022年发生的,因此会计确认费用应该在2022年;税前扣除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也应该是在2022年。所以,案例中虽然发票跨年度了,但是并不影响此笔费用在2022年正常入账和税前扣除。  账务处理如下:  支付广告费用(2022年12月31日):  借:销售费用  21.2万元   贷:银行存款  21.2万元  说明:收到的跨年度普通发票可以直接粘贴到分录后面即可。
如果A公司在2022年汇算清缴结束前依旧没收到对方开具的发票,则需要纳税调整,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后续取得发票后,可以追补至该支出发生年度税前扣除,但追补年限不得超过五年。
       
02

对方在上年度已经开具了发票,由于款项未全额支付等原因而拖延至次年才给发票。 

理论上按权责发生制,应该入到上年,但是上年都结账了,怎么入账呢?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个科目(小企业会计准则不用)。通过这个科目核算分录虽然是做到2023年的,但是不影响2023年的利润,因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是不计入利润表的,直接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里面去了。
那么企业所得税如何处理呢?自然也是在2022年的汇算中处理,已经汇算了那就调整申报表,把这个费用加到所属期去扣除,没有申报那直接就把这部分费用算进去税前扣除。所以不建议大家在1月、2月办理企业所得税汇算,很可能会返工。
【例】2022年的一张费用发票比如1000元的差旅费,去年忘记报销,去年也未计提,2023年想报销(假设预缴的企业所得税为200元),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0元     贷:其他应付款   1000元借:其他应付款   1000元     贷:银行存款   1000元
计算多交的企业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00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元 结转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00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00元 
实际中,如果跨期金额比较大,就应该按上述规范操作处理。如果金额不大,很多企业觉得麻烦,就直接记入当期费用了。
如果直接记入当期费用,税务机关在检查时发现这个问题,要求进行纳税调增补税时,企业可以考虑再进行调整,也可以直接认了。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话,小企业会计准则采用未来适用法,不需要追溯调整,发生跨年费用直接记入当期费用。03支出属于预付性质,不影响当年损益对于一些预付性质的成本费用支出,只要不影响当年度损益,在当年度就可以不用考虑。
比如,2022年12月31日支付次年第一季度的房租30000元,该项支出虽然发生在2022年,但并不属于2022年的费用,即使跨年收到发票,也不影响当年度企业的损益。(1)2022年实际支付房租预付款时,会计分录:借:预付账款  30000元贷:银行存款 30000元
(2)分摊2023年1-3月份房租费用,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租赁费  10000元贷:预付账款    10000元
(3)3月份取得的如果是增值税专用发票,会计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477元  贷:管理费用-租赁费    2477元
注意:对于预付款支出,企业在次年或者次年税款所属期间(次次年)汇算清缴结束前取得发票,都是可以依法税前扣除的。
【例】C是一家私营企业,老板在2022年8月份找财务小张报销了以前年度发生的费用,提供的发票中包括了5年前的业务咨询费、差旅费发票等5万元(假定进项税额抵扣等其他问题)。小张不敢不给老板报销,所以小张报销后应该这么做账务处理:
由于已经超过了追补扣除的最高年限,当然就不能追补扣除,也不能在报销的当期年度税前扣除。(1)报销: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万元贷:银行存款 5万元
(2)结转: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万元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万元
由于会计账务处理上没有影响报销当期的损益,所以2022年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拓展:跨年发票能不能报销?

       
总结下来就是跨年发票可以报销,税务上可在所得税前扣除。但是!需注意超过追补期限的跨年发票【追补年限不得超过5年】就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了。



03

财务人必备的调账原则及方法

值得收藏!


调账在经济生活中,一般指的是会计处理的一个内容,即调整账务以达到预期的或规定的结果。下面,为你分析调账的基本原则及哪方面入手。



调账的基本原则


1、合规性
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而不是随意调账,将错就错;或者配合老板领导等的需求,表面上调账,实际是变相偷税偷税,损害其他方面的利益。
2、准确性
身为会计,要符合会计的基本原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原理,通过对账核对的调账,让财务能准确性的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让调账清晰表达错账的思路。

调账5个基本方法


1、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
即,应当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相应调整变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

追溯调整法的运用:
  • 首先,累计影响数;
  • 第二,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调账),对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外商投资企业还包括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进行调账;
  • 第三,调整相关的会计报表,在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要对受影响的各该期间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
  • 第四,在表外进行披露,即在财务报告附注中进行说明。

其中,累计影响数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从三种不同角度给出了三种定义:
(1)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项追溯计算的变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之间的差额;(2)指它是假设与会计政策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在初次发生时即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而得出的变更年度期初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额之间的差额;(3)指它是变更会计政策所导致的对净损益的累积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利润分配及未分配利润的累积影响金额,不包括分配的利润或股利。
2、未来适用法
未来适用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即,不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也不必调整变更当年年初的留存收益,只在变更当年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根据披露要求,企业应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数。
3、红字更正法
红字更正法又叫赤字冲账法。它是指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或金额发生错误,且已入账。
更正时,用红字填制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冲销原有错误记录,并用蓝字填制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入账的一种更正错账的方法。
4、补充登记法
适用于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填的金额的金额小于正确金额的情况。
采用补充登记法时,将少填的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内注明“补充第×号凭证少计数”,并据以登记入账。这样便将少记的金额补充登记入账簿。 
5、不能按错误额直接调整的调整方法
税务检查中审查出的纳税错误数额,有的直接表现为实现的利润,不需进行计算分摊,直接调整利润账户;有的需经过计算分摊,将错误的数额分别摊入相应的有关账户内,才能确定应调整的利润数额。
后一种情况主要是在材料采购成本、原材料成本的结转、生产成本的核算中发生的错误,如果尚未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其错误额会依次转入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销售成本及利润中,导致虚增利润,使纳税人多缴当期的所得税。因此,应将错误额根据具体情况在期末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本期销售产品成本之间进行合理分摊。则一旦全部调增利润后就会造成虚增利润,征过头税。


04
调账,面对乱账的处理
1.盘点出纳库存现金
与出纳一同盘点库存现金数量,并与账上核对,如发现不一致,应查明原因,并进行账务调节处理。
清查之后填写“现金盘点报告表”作为原始凭证调节现金日记账的账面登记。
2.核对开户银行存款
出纳把所有开户银行的对账单打印出来,逐个账户进行核对,若与账上金额不一致,找出原因,并将每个账户通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把银行账与银行对账单调整成一致。
通过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若两者不相符,原因可能是:


1)一方记账有误2)存在未达账款项,应调节银行存款余额调节一致
3.盘点仓库存货
组织财务与仓库人员对公司所有存货进行大盘点,将盘点的库存数据与存货明细进行核对,确保每个存货的账实相符。若不一致,请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账实一致。
4.盘点公司固定资产
与管理人员一同对公司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核账,一方面核对账上是否与实际固定资产一致,一方面建立固定资产小卡片,并张贴在固定资产显眼处,以便下次核查。
逐一对仓库存货、固定资产等各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并填制盘存单,与账面余额核对,确定盘亏盘盈数。填制实存与账存的对比表,作为调整账面的凭证。
5.与客户核对应收账款
主要核对销售合同、报价单、送货单等单据。制作每个客户应收账款对账单,先交销售人员核对,再由销售人员发给客户核对,对方核实后,盖章标示相符并退回。
如果不一致,应编制“往来款项清单表”说明情况,注明相符与不相符的款项,将应收进行调整保持一致。
6.与供应商核对应付账款
主要核对合同、入库单等单据。要求供应商的对账单,先发给采购员进行核对,核对完交由财务员进行核对,盖章标示相符并退回。
如果不一致,查明原因,应编制“往来款项清单表”说明情况,注明相符与不相符的款项,进行账务处理。
7.核查税务纳税申报情况
查阅纳税申报情况,核对账上涉税是否与网上纳税申报数据一致,应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
8.收集各种单据
银行流水单据、仓库入库与出库单据、生产领料单据、销售送货单据、合同、各种报表等财务建账做账都需用的凭证。
总而言之,乱账的调整是需按以上方面调整,每个方面都不能乱,还有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财务管理和核算制度。这样,公司的财务相关越来越顺,并有更好的发展。
以上内容,关于年底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调账,如何面对乱账,你学会了吗?

素材来源:猫叔说税、郝老师说会计、河北税务、财叔税课堂等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点击下方可看
  1. 破5亿!网友:建议查查!“他不像演的”

  2. 成为福布斯亿万富豪最古怪的努力

  3. 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71家)

  4. 广东网红景点连夺4条人命,副镇长一通电话道明原因,听得人头皮发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