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公布就业率和出生率的背后逻辑:熬 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笔迹侠 Author 四大叔

今天,有两个热点新闻,一是不再公布青年就业率,二是不再公布出生率。两条新闻合并在一起,希望你能懂政策的苦心。下面简单说说。

五年前,我曾在收费读者群向大家建议,控制消费总量,消费架构要减少享受型消费,增加发展型消费,也曾整理发言做成文章。当时,整个社会认知还停留在消费主义狂热中,流行对自己好一点,不少人对我的建议不认同,甚至直言:人生下来不是来吃苦的。

口罩三年,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认同我的建议。不过,今天我要建议的是:不仅要控制享受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也要压缩,因为,经济下行,绝大多数的发展型消费并不能成为正向投资,只能成为浪费。

比如,孩子的教育。四大叔曾在国家政策打击教培内卷之前三个月,就精准预判到教培行业将覆灭。原因就是过度的教育内卷对国家毫无意义,对绝大多数孩子毫无意义。那么今天,如果已经意识到孩子并非天赋异禀,从小也没培养好习惯,那么降低预期,减少投入,才是正解。

强力打击教培,其实是提前为民间排雷。否则,经济下行中,不少家庭还会继续被教育军备竞赛裹挟,最后无端拖累更多家庭。

四大叔曾在2020年中对全球经济到底是L型还是W型一文中提出,确实是L型,只是这一竖还没结束。那么这一竖今天已经转变为横了吗?并没有。

全球经济下行的判断逻辑简单说起来有两点:

1,整个科学技术的创新其实早已撞到天花板,没有突破性技术进步,就不能带动生产和消费升级。今天所有的技术应用,都脱胎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科学理论大突破。今天,科学理论还困在百年前的框框里不得前行。

2,技术不行,用后发市场弥补,将先发技术覆盖更多区域,创造出更大的国际市场。无论是生产转移到日韩,四小龙,还是转移到中国大陆,都是通过拓宽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来放大存量技术和产品价值。今天,只剩印度和非洲两地可以接盘这个板块轮动游戏,但是显然,印度因为迟迟不能进入世俗社会,非洲因为迟迟不能进入市场经济,都无力承担国际重任。没有增量市场,只能在存量里内卷。所以,出现贸易战,也出现俄乌战争。

那么存量市场的竞争,必然要以你死我活决出输赢。问题在于,因为核威慑,大国之间打不起热战,也因为中美各有自己的牢固的立国基础和护城河,一时半会谁也压制、制约不了另一方。剩下的结果只能是:

熬战

熬战是四大叔在今年暑假前于收费读者群中创造的新词。简单解释如下:

当中美之间谁也没有绝对主动权来平息争端,双方只能在盲目的对抗中等待对方内部出问题,继而获得胜利。

中方期待美方在越来越膨胀的美元规模中自爆。因为一定会有更多的国家无法忍受被美方长期大量无底线的吸血,从而站出来明着暗着反抗。这就像《让子弹飞》中最精彩的放子弹剧情,鹅城百姓最终站出来干死了黄财主。

美方期待中方在国际贸易这个经济发动机熄火后,经济内循环失去外部支撑引发内部不稳定,从而借民生、能源和粮食危机煽动中方内乱。这就像苏联的最后剧情。

到底谁能熬到最后笑到最后?

认为美必赢的,不少选择润,所谓“君子不立危墙”;

四大叔坚信中必胜,因为三点:

1,中国人的耐力还在,只是很多人被长期繁荣的消费主义蒙住了双眼;

2,中国主粮自给率90%,确保粮食供给问题不大,但是整体粮食自给率不到70%,主要被大豆玉米等生产性粮食拖累,因此以后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可能就没那么容易;

3,能源方面,绿电、传统煤炭资源和中亚和俄罗斯的油气矿供给,足以支撑中国内部消耗(出口减少,也就减少了对能源的需求)。

以上所讲,一个意思:普通人家,请做好财务规划,做好工作规划,做好吃苦准备,储备更多,以熬过三到十年的鏖战困难时期。

收费读者群进入第七期(第七年),关于趋势研判,四大叔还没错过,希望这次我错了。如果你有兴趣,欢迎加入。

就这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