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铁饭碗已经开始裂了!
前几天听某位友人吐槽00后新人:985毕业,巡考3次上岸他们单位,进来就开启“龙卷风”模式,卷心眼卷汇报卷材料,甚至连会议纪要都要卷。白天干活比谁都勤快,晚上还在悄悄看书考证。
整个科室都被带着加班,干到凌晨、周末不休的比比皆是,还都是无效内卷,用他的话说:形式主义,就是干给上级看的。
这真是让他叫苦不迭,自己辛苦考进来,以为能稳定无忧,在办公室喝茶看报躺到退休,没想到体制内“根本不养闲人”。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些看似无用的内卷,正是体制人感到危机的自救表现。
因为说实话:“稳定”已经不再是体制内的代名词,铁饭碗要开始裂了。
一个月前,湖南多地披露编外人员清退工作,一县卫健系统各清退500人。
这还不是个例,从黑龙江哈尔滨到江苏南通,从湖北十堰到云南楚雄,从安徽桐城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多个城市都已经开始清退编外人员了。
虽然编外不同于编内,但也反映了财政压力增加的情况,更何况机关单位、事业编制改革一直在进行时,近几年更呈现加速之势。
前段时间,人口小县机构编制改革首先在湖南湘西州古丈县试点推进,26个部门减少到10个,引发了一系列恐慌。
山西有6个县也进行了改革,多个部门被撤并精简,事业单位编制被缩减,县域缩编人数超过千人。
这一次改革,不仅是人口小县,甚至连省会和大城市的铁饭碗,也有融化的迹象。
早在5年前,哈尔滨率先开启了一场自上而下的事业单位改革,超过四分之一的事业编制被精简,每年又有20%的编外人员进行清退。
除此之外,江苏、山东、内蒙古、江西这些省份各自精简的编制人员也有上万名乃至几万个不等。
从清退编外人员到缩减编制,从东北到中西部地区,从人口小县到省会城市,种种迹象都表明:打破铁饭碗,绝不是说说而已。
改革的风暴还没有波及到的一批人,日子也不会好过:编制虽然精简了,该干的活却没有精简,工作压力骤然增加。
任务多了,收入却不尽人意。
这几个月的降薪潮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有的地方是换了上级,加大绩效考核压力,变着法克扣奖金。
有的地方则以财政赤字为由,将公积金缴存比例从12%降到6%,部分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甚至都不发工资了。
前几天汝州市妇幼医院欠薪一年的新闻上了热搜,直接撕开了编制看似体面的面具……
这么看来,体制内不仅稳定性堪忧,含金量也在不断降低,如果不做任何风险预案地躺下去,原本享受的稳定就变成了“温水煮青蛙而不自知”。
拿我一个朋友举例子,他们家是典型的体制内家庭,夫妻俩结婚快十年,本是备受羡慕的一对,但是最近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
他们在一个单位工作,原本底薪不多,但奖金和福利每年下来也是个不小的数字。
前几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奖金发不出来,暂且靠底薪苟着过日子。
本来以为今年放开经济会缓和,但没想到大环境竟越来越差,私企成批成批倒闭,政府税收收不上来,发工资都要四处借钱、一拖再拖。
这个月上面出了骚操作:降薪也就罢了,还让他们把三年前发的几万块的奖金拿回来。
偏巧这时男方的老母亲突发脑梗进了医院,在icu一趟就是一个月,前前后后花了七十多万,直接干掉了两代人的积蓄。
那点微薄的工资已经不指望能帮多少忙,两人商量着跳出来找个相对高薪的工作。
没料到工作近十年,除了补材料、写汇报外没有任何硬技能,体制内的工作经验根本打动不了hr,跳槽难度简直堪称王者级别,现在除了苟着别无他法。
本来一个家庭就有房贷、养育子女、抚养老人的重任在身,现在彻底入不敷出,只能每个月借钱来维持生活开销,后面还可能卖房救命。
费尽心思建立的小康之家,一夜之间被击溃。
这位朋友的经历,其实就是典型的灰犀牛风险。因为灰犀牛总是成群出现,离得远且行动缓慢,所以人们大多会选择忽略它。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