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随笔】因为坚持,遇见美好
送
教
随
笔
因为坚持,遇见美好
—— 李晓芳
案例描述
2022年9月我和搭档开启了对小乐的送教上门之旅。
来到一间窗户紧闭的屋子,里面只有一套沙发和一张空荡荡的茶几。十岁的小乐独自关在里面,他身体瘦弱,光着脚丫坐在地上,自顾自地盯着墙面晃动上身。
通过主动攀谈我们得知,小乐没有语言,大小便不会自理,不会独立行走,不会使用餐具进食。
就在我们走过去伸手要将他牵起来时,他突然抬手朝我们脸上打来。毫无防备地一个巴掌打在脸上让我们怔在了原地。或许是刚才的肢体触碰“冒犯”到他,他才生气做出这样的应激反应。于是,我们又拿出玩具,微笑着蹲在他面前“讨好”他,结果他又一把抓起玩具朝我们砸来。我们尴尬地捡回玩具,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一旁的母亲。小乐母亲无奈地说了一句:“他就是什么都不会,我感觉送教也没有意义。”此情此景让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我们还是请求她协助把小乐从地上抱起来,无论如何也要把第一堂课上完。
结束后,我们决定接下来从“坐椅子”开始训练,用实际行动向家长证明一切。同时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由心理师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给予他们家庭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干预。
第二次送教,我们尝试拿着椅子逐步靠近他,观察到他没有攻击倾向时,再小心翼翼地把他牵到椅子上坐下。还没等我们松一口气,他突然朝我们踢了一脚,再顺势躺到了地上,用手掀翻椅子。我们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同时记录时间,遗憾的是他没有一次能坐着超过5秒。
第三次送教,我们抱着他来到院子里。迈出大门的那一刻,他小小的脸颊上露出一丝笑意。只见他时而驻足抬头望着树上的龙眼,小小的天地在他眼里满是惊喜与欢乐。我们握着他的小手,抱着他在院子里来回散步。许是长久不运动,没一会儿他便有点疲惫了。于是,我们把他放到椅子上坐下休息。这一次他表现出难得的平静,享受着椅子给他带来的舒适。虽然2分钟后他依然选择从椅子上滑下坐到地上,但这种持续时间的飞跃已经让我们兴奋不已。于是,在“散步”与“休息”的循环中,我们愉快地结束了这次送教。
第四次,第五次……第十五次,我们都选择在院子里进行“散步”,同时把延长坐椅子的时间当作我们的重点。慢慢地,我们发现小乐愿意坐在椅子上的时间越来越长,攻击行为也慢慢消退。小乐母亲的态度也随着孩子的进步而悄悄变化,从不闻不问,到偶尔旁听,有的时候甚至会主动协助。小乐妈妈通过云端学习平台上的“家长课堂”模块,了解到许多专业的康复训练知识。还加入康复直播课堂,在康复师的每周线上指导下,利用闲暇时间对小乐的下肢进行简单的松解按摩。
2023年6月份的一次上课,我们惊喜地发现小乐已经能无需干涉,一节课都坐在椅子上。在一旁观察的小乐母亲,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激动地过来搂着孩子亲了一口。那一刻,我们像是熬过寒冬,终于等来春暖花开!
送教的路上有荆棘、有欢笑,感谢孩子的努力成长,让我们有坚持不懈的理由。
案例分析
一、以生存技能训练为首。
对小乐来说,从地上爬起来,会吃饭,会上厕所是他最需要的技能。所以我们把“坐椅子”作为第一个要训练的目标。因为会坐椅子能为后期“坐在桌子前学习、坐在餐椅上进餐,坐在马桶上排便”等各项训练奠定基础。
二、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送教要遵循“小步子、抓反复、不着急、慢慢来”的原则。
小乐是一名重度残疾儿童,我们在对他“送教上门”时应该要有计划,把训练任务分阶段进行,放慢速度,反复训练。教师离开后,家长可随时开启云端学习平台,反复让孩子学。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对送教对象,特别是重度残疾儿童,我们不仅要训练,还要给予足够的关怀。我们带着小乐感受外面的阳光,让他感受到爱的陪伴,从而消除小乐对我们的疏离感。
四、家长的态度是“送教上门”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影响因素之一。
重度残疾儿童的家长在面对“什么都不会”的孩子时,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与情感压力,他们更容易失望和放弃。我们注入专业团队做好家长心理工作,不断强化其对孩子学习和成长进程的关注,参与到孩子的训练中来。
—END—
排版 | 黄靖雅
初审 | 王莉莉
复审 | 李婉芳
终审 | 尤志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