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随笔] 说好了等半年……为啥一定要抢跑呢?

拍老师 拍帮主的后花园 2022-11-22
各位早上好上午好中午好下午好晚上好,
说起咱这个公众号最大的特点,以及咱个人最大的恶趣味,那显然就是各种抢跑了~
各种信息,但凡有那么一丢丢把握的,哪怕不完全保熟,咱都要发出来抢个跑。
要是抢跑成功了,那更是要欢天喜地地显摆一番。

然而,哪怕热爱抢跑如我,每当被问到“某款变异株毒力如何/致病性怎么样/重症风险高不高”这类问题时,
咱的答案却总是千篇一律:

“半年之后就有答案了。”

为啥?
因为病原体毒力演化完全无法提前预测,
而靠着现实世界的零散数据搞回顾验证,
多多少少就是需要几个月乃至半年时间。

比如说,举个例子。
就在前两天,丹麦血清研究所(SSI)新鲜发表了关于BA.5住院风险的研究,
至此,BA.5的致病性终于算是实锤落地,
而BA.5最早命名,是在4月8日,丹麦的BA.5爆发则差不多是4月中旬开始,
前后刚好半年~

——请品鉴:
原文传送门:doi.org/10.1016/S1473-3099(22)00595-3

——顺便瞅一眼数据呗:
这篇文章还讨论了疫苗有效率、既往感染保护效力等其他事项,这里暂时跳过,只看住院风险:
  • 在2022年4月10日到6月30日期间,调整过各种变量之后,感染BA.5的住院风险比感染BA.2高69%
  • 对于接种完三针疫苗的人群,感染BA.5的住院风险比感染BA.2高66%; 
  • 如果把考察窗口期扩展到2022年1月1日到6月30日,则感染BA.5的住院风险比感染BA.2高83%
  • 需要注意的是,这项研究所谓的“控制既往感染史”,其实就是简单地查受试者PCR检测记录……所以显然不可能控制到位。并且由于丹麦的“不检测就没有”现象愈演愈烈,也由于重复感染风险越来越高,所以可以合理推测,BA.5面对的既往感染免疫屏障比BA.2更多,因此上述BA.5住院风险很可能存在低估; 
  • 特别是Supplementary analysis 2,干脆整个就放弃了控制既往感染史,改为排除掉有既往感染史的受试者……所以这一项下面Delta的住院风险也可能存在高估。

所以当初那些提前抢跑,认为BA.5跟BA.2致病性差不多的二货们呢?
敢不敢站出来走两步?




比如说,再举个例子。
当初香港第五波背后的罪魁祸首BA.2.2,于2022年2月8日发现并提交,然后于2022年3月7日命名。
那么各位不妨猜一猜,关于BA.2.2毒力/致病性的实锤啥时候出现的呢?

——请品鉴:
原文传送门:wwwnc.cdc.gov/eid/article/28/9/22-0613_article

答案揭晓:
直到2022年8月31日,关于BA.2.2毒力/致病性的实锤才发表在9月份的CDC EID上面。
前后又相距半年之久。

——还是顺便瞅一眼数据:

↑ 解说解说:

  • 以上纵轴是病死率,横轴是年龄分层,

  • 蓝色圆点=第一波到第四波的病死率;

  • 红色三角=第五波(BA.2.2)未接种病例的病死率;

  • 前四波里面里面掺杂了一小撮Beta和Mu,第五波里面则掺杂了一小撮Delta;另外第五波还有10%左右的不完全接种率没有排除掉。


各位不妨仔细对比对比呗,

分得出来高下不?


所以当初那些提前抢跑,认为Omicron毒力大幅减弱,四舍五入约等于天然广谱疫苗的二货们呢?

敢不敢站出来走两步?



之所以上面啰嗦这么一堆,
是因为最近又有不少二货开始蠢蠢欲动恶意抢跑~
这次的主角是刚刚在新加坡成功上位的XBB,以及刚刚在法国成功上位的BQ.1.1~
总之,请各位牢记,
要讨论毒力/致病性,就需要半年左右之后再回顾。
新毒株刚刚冒头就开始宣传MILD的,非奸即盗。

以上!


本人知识星球重新上线:

以及,本人微博(终于)重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