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视再次曝光,大学生都应该看一看!

中大学工 2019-05-27


近日,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曝光了一段“校园贷”放款人自己录制的上门催收债款的视频。遭遇这种暴力催收后,在深圳某高职院校就读的小陈,不得不找地方躲了起来。



从最初只借6000元钱,到如今“滚雪球”累计欠下多少债款,小陈也说不清楚。因为借款欠条都在放款人手中,他手上压根就没有欠条。另一位受骗学生的家长在事发后统计孩子的借债记录,已经累计超过100万元

“校园贷”借款人家长王女士说,孩子从5000元开始,半年的时间,欠债累计可能有上百万,但是实际上可能不止这些,应该还有空白的借条,这是个未知数。放贷人说有合同,但他们也没有能力还,然后放贷人就恐吓。借款学生的爷爷听到这个消息,一下接受不了,就病倒去世了。



王女士报警后,警方经过侦查发现,这些借贷团伙以民间借贷为幌子,行诈骗之实。在王女士儿子受骗的案件中,就有300多名在校大学生上当受骗,涉案金额超过一千万元。而在全国,近期也出现了多地大学生上当受骗的案例。


“零利息”骗学生入套 借新还旧垒高欠债

为了购买一个新手机,小陈的同学迅速给他联系了一个专门从事小额贷款的“所谓朋友”。这个“朋友”给小陈打了个借条,还说六千块钱可以随时还,给人的感觉就是朋友帮忙的样子,但是实际他们也不熟。既没有说利息,也没有定时间,按照放贷人的说法是“一切好商量”。小陈都没有明确合同细节,就在上面稀里糊涂签了字,然后就迅速拿到了6000元钱的借款。



借贷公司先是利用同学关系、学长关系套近乎,消除学生的防备心,骗学生入套;签订借款合同时,合同书里仅仅标注借款金额和时间,也不注明借款利息等细节,给借款人“零利息”借款的错觉。在借款人签字按手印,才口头告知借款人额外的利息等费用。 

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桃源派出所办案民警说“在侦办这个案件当中,发现嫌疑人以5天为一个计费周期,收取30%的利息。如果出现不能按时还的情况,逾期费是一小时500元。”



骗借款人签订合同入套后,不法分子还会想方设法垒高借款人的债务。借款人如果没钱偿还这笔资金的话,就会被要求通过别的借贷公司,借钱来平这笔债。但这个时候,借款人到手的现金就会大打“折扣”。比如合同借10万,借款人到手只有2万还上家,而另外8万则成了第二家放贷公司的利息、押金和手续费。不仅如此,一些不法分子还通过逼迫借款人签借条等方式,垒高债款。


行骗专挑有不良消费习惯学生

在放款人上门催债前,深圳的借款人家长王女士就已经遭遇过各种软暴力。催款人会连续不断打电话,最后就用“呼死你”的电话轰炸。如果还没收到还款,他们就采取激烈的手段,比如,拿胶水塞住门锁、喷漆等,然后进行恐吓,说要把孩子砍死、打残之类的。

警方发现,这些不法分子在行骗的时候,都要先对借款人进行测试和选择。这些受害人有一些不良的消费习惯,比如说攀比消费、平常花钱大手大脚,甚至可能有赌博等其他一些不良的习惯。不少“校园贷”公司如今开始与美容院、手机专卖店合作,将贷款与产品捆绑搭售,诱骗学生。这种环环相扣的校园贷“新骗局”,在全国都是大体相似的“套路”。



针对不良校园贷机构利用虚假宣传诱骗在校大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对大学生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我们提醒广大学生务必“提高警惕”“理性消费”“找准组织”


提高警惕

不良校园贷机构往往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以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为诱饵,诱骗学生过度消费。其本质就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同学们要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广告中的“免费”“优惠”“打折”要多留一份心眼、多打几个问号;平常要多学一些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切勿盲目信任,提高自身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的能力。


理性消费

大学生作为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感的青年人,应养成自强自立、艰苦朴素、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找准组织

广大学生如家庭经济困难或临时突发困难,千万不能找非法的“校园贷”。学校已经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可以提供相应资助,保障在校正常学习生活。




推荐阅读


1、为新时代保驾护航需要有这个!

2、我们不是药神,但我们培养创新医药人才



--- 中大学工 ---

稿件来源:央视财经、中国学生资助

组稿:周昀

编稿:杨力峰

校稿:许嘉茵


欢迎投稿

zdxg@mail.sysu.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