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院系巡礼丨@2018新生们,快来pick你的学院吧!(工科篇)

中大学工 中大学工 2019-09-02



中山大学是一所国内一流、

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

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

多学科厚实基础

涵盖了除军事学外的所有学科门类

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学科门类

最齐全的学校之一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办学权130个

共设有57个院系

作为中大的新生

你对中大的院系了解多少呢?

今天就让中大学工告诉你

中大都有哪些工科院系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系网址

http://mse.sysu.edu.cn/


院系介绍:


学院成立于2015年,由原材料物理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组建而成,凝集了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优势资源。学院践行多学科融合、多平台整合的理念,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产学研深度结合,建立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方向。


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学者、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73)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等组成的师资队伍。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已经与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发达国家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研合作及研究生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有多位知名教授在国际材料科学及相关领域著名学术期刊兼职。


科研水平领先,拥有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系列国际水准科研平台,在光电纳米材料、新能源与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功能聚合物材料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是进入全球材料学科领域前5‰的一流强院


专业介绍

实行材料类大类招生,材料类包括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三个专业。

 

材料物理专业

该专业涉及光电材料、纳米材料、能源和环境材料等研究领域,着力培养先进材料设计、研发、制备、性能表征等相关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

 

材料化学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该专业研究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与物理和化学性质(如光、电磁、声热、力学及活性)的关系,以及各种新型合成材料的制备、加工和利用。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该专业主要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结构、加工、性能以及应用技术,它具有理工交叉、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并重的特色。


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

院系网址

http://seit.sysu.edu.cn/


院系介绍: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15年,是整合原微电子学院、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联合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移动信息工程学院资源成立的学院,办学地点在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东校园。


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人,其中教师76人,专职科研人员12人,实验工程技术人员23人,学生辅导员4人,管理人员16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等16人次国家级人才。学院的教师先后获得过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重大奖项。


学院建立了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涉及现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3个一级学科。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工程硕士点。


学院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科研经费充足,为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持。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建立了系列有助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成长的平台体系。学生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科技创新竞赛、蔚然成风,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Altera亚洲设计创新赛、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等。学院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拥有十余家校内外实习基地、实践基地和腾迅、华为等知名企业俱乐部。


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人才为目标,注重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强应用的培养思路,打造从材料、器件到集成芯片,从信息、电路到终端系统的“全链条”电子工程学科的知识培养体系。学生将有机会进入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等,了解和学习电子信息学科前沿和产业科技,发挥科学探索激情和技术创造力,有机会接触来自国内外的众多著名教授、企业专家,聆听他们的学术讲座,与他们进行对话和思想交流。


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类:(工学专业,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2个专业,其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广东省名牌专业和广东省特色专业。)

通过前两年大类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根据学生兴趣着力培养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工程及其交叉学科领域,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精湛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现代通信工程领域的科研、工程技术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专业,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着力培养在微纳电子学、微纳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上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面、掌握工程技术的高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半导体材料、器件、集成电路设计等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工程技术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专业,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着力培养在光电材料与器件、系统集成与应用、微纳电子制造上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面、掌握工程技术的高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光电信息、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等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工程技术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

院系网址

http://sdcs.sysu.edu.cn/


院系介绍:


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成立于2015年6月,由学校整合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软件学院、超级计算学院以及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计算数学方向(部分人员)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优势资源组建。


2015年12月,学校将原移动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划归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管理,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科学与自动化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和原移动信息工程学院部分教师调入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 2016年4月,学校将中山大学国家保密学院学生划归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管理。 2015年9月,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以下简称“广州超算中心”)管理权移交中山大学,纳入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建立起一个以“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为依托,涵盖高层次人才培养、软件技术研发和支撑、面向产业和科研的高水平应用服务“三位一体”的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2015年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资助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项目签约,项目以广州超算中心“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为平台,依托中山大学管理,学校随后筹建“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后将挂靠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管理。 由此,学院形成“一院两中心”的发展格局,与“广州超算中心”和“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实现一体化运行,互相支撑、共同发展。同时,学院将围绕超算的行业应用和科研方向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技术团队,支撑广州超算中心的应用推广和服务拓展。


学院将坚持面向学术前沿、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贯彻“理工结合,学科交叉”的发展战略,按照学校 “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的部署,推动学术和科研的发展;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和计算与数据分析处理人才。 


专业介绍

学院在招收本科新生时,按计算机类、信息与计算科学、保密管理、软件工程分别进行招生。计算机类前三个学期按大类培养,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专业分流,第四学期开始按照专业进行培养。学院计算机相关学科已纳入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入校后第二年经选拔可进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接受学术大师独立指导,并有机会获资助进行境外游学、交换等活动。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含超级计算方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方向)、信息安全: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实际应用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与产业领域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导论、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信息论基础、操作系统及安全、Linux原理与应用、网络协议与验证、并行与分布式计算、云计算技术、移动计算、嵌入式系统、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计算机密码学、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病毒、信息隐藏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主要有数据科学方向和计算科学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与统计学基础,掌握计算机应用的主要知识与技能,熟悉现代数据分析的主要理论、方法与技巧的复合型人才。数据科学方向面向现代商业、金融、企业数据分析;计算科学方向面向科学与工程计算问题。

 

主要专业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与统计、数理统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高性能计算导论、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导论、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导论、数字图像处理、最优化方法、运筹学、复变函数、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应用回归分析、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等。

 

保密管理专业:

培养熟悉法律、精通技术、擅长管理的复合型保密专业人才。可在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行政机关、军工企事业单位、国防科技工业和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保密理论研究、保密技术开发、保密组织管理、保密法规制定、保密教学培训等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管理学原理、保密学概论、定密理论与实务、保密法学理论与实践、管理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学、现代密码学、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产权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信息隐藏、数字取证、信息内容安全等。

 

软件工程专业

以软件核心知识为基础,以强化外语(英语)能力为重点,以实际软件开发能力培养为特色,培养具有实战能力的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前四个学期以专业基础课为主,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专业方向分流,第五学期开始按专业方向进行培养。学院计算机相关学科已纳入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入校后第二年经选拔可进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接受学术大师独立指导,并有机会获资助进行境外游学、交换等活动。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系网址

http://sese.sysu.edu.cn/


院系介绍: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10月,其前身是创建于1929年的中山大学地理学系,是全国最早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单位之一。此后,1974年开始招收环境保护方向的大学生,1979年环境科学研究所成立,1993年环境科学系成立。2002年10月,中山大学整合原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中的环境科学系、大气科学系和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学科机构,成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同年12月环境工程系成立。2005年12月,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获准立项,并于2008年12月顺利通过验收。2009年学院组建新的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实验中心,同年9月学院主体进驻大学城中山大学东校区。2015年,环境大楼在东校区新建落成。


目前学院下设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研究所、实验中心、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教学与研究机构,同时拥有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清洁生产技术中心、广东省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广东省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废弃物3r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粤港空气污染控制研究中心等7个省级科研平台。现有教职工130余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25人,高级工程师3人。培养体系完善,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现有2个博士点,3个硕士点,2个本科专业。具有先进的教学实验平台和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教学及科研实验中心约8000平方米,拥有数十个校外实践基地。


专业介绍

招生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培养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学术型和管理型领袖人才。主要专业课程:环境学概论、环境地学基础、环境土壤学、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学、环境影响评价等。

 

环境工程:

培养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及运营、科研开发和管理能力,能适应环境工程发展和环境保护建设需要的工程科学家。主要专业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环境工程设计实践等。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系网址

http://gs.sysu.edu.cn/


院系介绍: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是中山大学矿物地质系(1924),是民国初年成立的首批地质科学教学与研究机构,许多著名学者曾在此执掌教鞭,培养的优秀校友在社会各行业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受益于良好的区位发展条件,深厚的发展底蕴,中大地科已逐步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中大地科现有教师43人,以国际著名地球动力学家张培震院士、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高锐院士引领,包括“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杰青”、“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青年千人”、“优青”等高端人才为核心。不同层次的优秀学者组成了师资完备的教学、科研团队,打造高水平学科平台,引领学生畅游地球科学的海洋。


学院现拥有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以及正在筹建的广东省地球动力作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学院瞄准国际化地球科学实验教学平台的目标,现已建成了完整的物质成分与结构分析系统,年代学分析与测试系统,观测、探测与数据融合系统,三维成像与动力学模拟系统,地质灾害与工程试验系统为一体的创新实验平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精密测试仪器,支撑学院的实验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条件。


学院在长江三峡、安徽巢湖、海南昌江、云南澄江、广东河源等地设立了多个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以丰富的课程教学实习,融合理论与实践,循序渐进推进学生野外实践能力,不断开拓视野,增强专业素养。


专业介绍

地质学类(含地质学、地质工程):

本科生实行“大类招生、自主选择专业、国际化”的培养模式。本科一年级广州校区学习生活。二年级后进驻美丽的珠海校区,可自主选择地质学(理学,含地质学和地球物理方向)和地质工程(工学)两个专业。

 

地质学专业历史底蕴深厚,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国际化”的培养理念,培养优秀高级专业人才;覆盖全院本科生的科研训练计划和专业课程全英教学的“全英班”是学院着力打造的教学特色;地质工程专业立足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建设,在地下工程和地质灾害等方面组建一批特色课程。

 

学院现有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岩土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为人才培养提供一站式服务。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院系网址

http://cet.sysu.edu.cn/


院系介绍:


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15年,其前身为1924年创办的中山大学化学系。学院依托中山大学珠海新海滨校园规划与建设的宏伟蓝图以及珠海宜居城市环境的独特优势,在充分利用学校的雄厚师资和广阔的平台资源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并培养一批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优秀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人才,立志建成具有学科特色、国际一流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学院现有一支知识、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队伍。现有全职教职工3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9人、讲师1人、特聘副研究员6人、博士后3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青年千人1人、珠江科技新星1人,超过2/3的教师有境外交流和工作经历。学院未来将建立以高层次人才领衔、具有海外经历的优秀人才为主体的100人规模教师队伍。

 

学院未来规划将主要针对国家实施南海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国家和广东省重大需求,以海洋资源化工、海洋材料化工、海洋环境化工为研究靶标和研发方向,形成具有明显的研发特色和优良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具有明显的服务于珠三角和中国南海的区位优势。


专业介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2017年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拟招生130人,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使其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实践能力,具有继续深造或走向社会的广阔发展前景。专业方向包括化工材料、化工能源与资源、化工环境、化工分析与安全,主要学习和研究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化工过程的节能、化工废物资源化、海水淡化、化工安全生产、企业管理等技术,培养一批优秀的科学家、企业家。

 

据3月份全球著名教育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的最新的2017世界大学学科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显示,学院化工专业排名位列全国前十,此次排名结果来自过去五年全球30.5万名权威学术专家对学科的评估、19.4万家全球顶尖雇主对大学毕业生在全球就业竞争力上的综合评价,以及对全球最大文摘数据库Scopus中4300万学术文献及1.85亿引用数据的分析,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

院系网址

http://marinet.sysu.edu.cn/


院系介绍:


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办学校区为珠海校区。学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术前沿、海洋经济产业发展需求,服务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和南海开发,围绕维护国家海洋安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开展学科布局和科学研究,培养海洋工程与技术高级人才。学院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服务需求、引领未来、突出特色、错位发展”,通过与中山大学海洋学科群有机融合,以中山大学现有学科为依托,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海洋装备与技术。


学院现有海洋工程与技术本科专业,具有物理海洋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指导能力。学院现有教师2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博士后及专职科研人员8人。教师中博士生指导教师8人,硕士生指导教师12人,军委科技委前沿创新主题组专家1人,10人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107人,2018年拟录取本科生约150名,已录取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6名。


学院共设有五个基层学术组织,包括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研究所、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研究所、水下通信与探测技术研究所、河口海岸与岛礁工程研究所和海洋工程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主要开展河口海岸学与岛礁工程、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深远海渔业装备、高性能多体水面航行器、智能水下机器人、海洋油气开采装备与技术、水下通信与探测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


学院在河口海岸学及海岸工程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现有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建成有广东省海岸与岛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年批复)、广东省河口水利工程实验室(共建)、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共建)等省级及国家级创新平台。

 

学术组织设置

本科生专业方向分流为海洋工程与装备、海岸工程与技术。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研究所:

主要包括海上新能源装备与技术、高性能水面航行器、海洋资源勘探开发装备与技术三个研究方向,重点开展潮流能装备、波浪能装备、海上浮式风电装备、海上综合能源生产与补给系统、深水渔业养殖装备与技术、高性能多体水面航行器、海洋油气开采装备与技术等研究。

 

智能水下机器人研究所:

智能水下机器人研究所以海洋科学观测、海洋资源开发和国家安全为主要应用领域,开展海洋无人航行器(智能水下机器人)相关的系统设计与集成、动力学分析与控制、智能感知与决策、多无人系统协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水下通信与探测技术研究所:

水下通信与探测技术研究所以声、光、电、磁为载体,以水下信息获取与互联互通为目标,面向海域通信与组网、广域洋面信息感知与数据融合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构建海洋信息多维度立体观测系统及网络,覆盖海洋信息观测与传输的全过程,主要开展海洋声学通信、导航、定位、海底小目标探测、地形地貌成像、海洋环境参数声学观测等技术研究。

 

河口海岸与岛礁工程研究所:

河口海岸与岛礁工程研究所主要开展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地貌、河口环境、近岸资源与环境、环境海洋、海岸工程、岛礁工程等研究,与河口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地球化学过程、岸滩演变等多学科交叉,针对河口海岸环境动力问题、河口海岸生态问题等,建立河口海岸学多过程多学科交叉的有机研究体系。

 

海洋工程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依托现有河口海岸学与岛礁工程方向实验设施和专业技术人员,“南方海洋省实验室”大型科研平台的条件支撑,打造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基地。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院系网址

http://ifcen.sysu.edu.cn/


院系介绍: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是在中法双方政府的直接推动下,由中山大学与法国以格勒诺布尔国立综合理工学院为首的五所法国工程师学校合作组建的学院。合作中,学院引入法国工程师培养的精英教育模式,并与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与优势结合,通过中法双方教师的共同教学,旨在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核工程与技术高级人才培养和技术开发体系。


自2006年开始,双方经过多年的积极磋商,确定了学院办学的基本模式与相关管理方式。2009年12月21日,在中法两国总理的见证下,中山大学与由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综合理工学院牵头的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签署了正式的合作协议。学院于2010年9月开始正式招生,每届招收100-120名学生。


随着核电及相关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核电等新能源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广东省是能源消费大省,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也带来了较大的环境污染。加快发展核电,提高核电在广东省能源供应比重,有利于改变广东过分依赖煤、油、气等常规能源的状况,降低能源供应风险。核电大发展对于保障广东省甚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专业介绍

核工程类(中法合作办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由精英学校预科阶段和工程师教育阶段组成。所有课程由中法双方教师共同承担,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大部分采用法语与中文教学。

 

学生如修完三年精英学校预科阶段及工程师教育阶段第一年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即修完本科文凭所需学分后,可申请学士学位和中山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对学习优秀通过相关考核的学生,均可获得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规定学分,同时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实习及毕业论文的学生,可获得中山大学硕士毕业证书;符合国家硕士学位条例相关规定的学生,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并得到法国政府承认的“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核能工程师证书”。

 

土木工程学院

院系网址

http://civil.sysu.edu.cn/


院系介绍:


 土木工程学院坐落在毗邻港澳、依山傍海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首任院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教授。中山大学针对土木工程学科发展趋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于2016年复办土木工程专业,2017年招生。学院将根据国家对新工科的要求,打破学科与行业界限,促进土木工程与水利、交通等相关学科融合发展,以水—土(岩)—结构耦合为特色,重点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安全维护(安全土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下土木)和海洋土木工程(海洋土木)三个特色学科方向,同时发展智能土木工程(智能土木)和土木工程新材料(材料土木)两个交叉学科方向,着力服务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部署。


学院招收土木工程专业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生,突出现代土木、水利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征,建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课程体系。学校将整合土木工程与水利工程学科及相关机构,建立起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拥有广东省重大基础设施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地下空间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拥有一只高水平教师队伍,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千人计划”学者、“青年千人计划”学者等高层次人才。


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涉及住房与城建、公路、铁路、机场、堤坝、港口、码头、地下工程等领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学生需要系统掌握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领域所涉及的基本专业知识,主干课程有:结构力学、基础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特殊岩土与地基处理、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测试与监测、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非开挖工程技术、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等。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以城市水安全调控、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河口海岸资源保护与开发、智慧水利等为特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和训练,培养掌握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区域水资源调配、城市水务、水文预报、防洪减灾、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等基本技能。主干课程有:水文学原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文统计、水文测验、地下水文学、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文预报、水灾害防治、水环境保护等。


材料学院

院系网址

http://materials.sysu.edu.cn/


院系介绍:


中山大学材料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是中山大学借助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和广东重大战略实施的机遇,主导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深圳市新成立的整建制学院,是深圳校区“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展新工科和医学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依托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规划与建设的宏伟蓝图,以及深圳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对新材料有着最迫切需求的独特优势,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积极对接国内行业领域领军企业、积极开展前沿新概念材料研究,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核心主导任务。


学院未来规划将主要针对国家实施南海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重大需求,分阶段逐步拓展建设:1.光电材料;2.特殊结构材料; 3.材料制造新技术; 4.计算材料学; 5智能和前沿新概念材料等研究方向,形成具有明显学科特色、优良发展态势和服务于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区位优势学院。学院开拥有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国家科研平台,发展机遇及空间无限。


专业介绍

本科生专业

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硕士研究生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方向)、材料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院系网址

http://bme.sysu.edu.cn/


院系介绍:


2017年6月,在中山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基础上,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起源于1982年设立于原中山医科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经三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拥有完整的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和资质。


学院拥有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入选“千人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珠江科技新星”等国家/省/市级人才计划11人次。


学院建有广东省传感技术与生物医疗仪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便携式普及型先进实用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科研平台。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理工医理论基础、能够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的复合型高素质“新工科”人才。


专业介绍

硕士研究生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位: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博士研究生专业

工程博士(医用电子与信息工程技术方向)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院系网址

http://sece.sysu.edu.cn/


院系介绍: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学院的成立是中山大学新工科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将通过知识创新、技术转化和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珠三角是我国信息技术(IT)的“硅谷”,拥有华为、中兴和腾讯等著名IT企业。学院植根珠三角,将成为区域内重要的电子通信技术知识孵化和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构建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与研究体系,形成信息编码与传输,深空通信与深海通信,智能通信网络,多媒体信号处理,射频与集成电路,新兴信息技术等研究方向和团队,同时积极培育和引导电子通信学科和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包括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和生物信息处理等。


学院将围绕中山大学“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产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扎实理论基础、善于应用创新的电子与通信工程科研、技术和管理人才。


学科、专业介绍

一级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


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信息与通信工程等。


硕士点

无线电物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等。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广东省名牌专业和广东省特色专业。


智能工程学院

院系网址

http://ise.sysu.edu.cn/


院系介绍:


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11日,是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新建学院之一,立足于中国高新技术高速发展的深圳。深圳校区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中山大学的主体校园之一。


软件模块:智能信息处理领域

优先发展模式识别系统、虚拟现实、数据挖掘与分析、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方向。


硬件模块:自动控制技术领域

优先发展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机器人运动控制、智能器械等方向。


大系统:智能系统工程领域

优先发展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车联网、无人机系统、无人船系统、先进制造等方向。


作为中山大学新工科布局深圳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紧跟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和产业升级人才需求,以先进机制与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首任,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工程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为深圳市重点产业提供强大的人力和科技支持,为国家和社会服务贡献力量。


专业介绍

 本科专业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智能科学与技术以自然智能(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人工智能理论和方法为核心,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去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从而建立机器智能。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系统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技术能力的高级宽口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能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其管理部门从事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知识工程、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领域的技术设计、开发和工程管理的工作。

该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包括《认知物理学》、《人工智能导论》、《机器人学》、《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智能控制》、《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


交通工程专业:

交通工程专业以国家交通强国建设目标为导向,立足“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发展战略对交通运输的旺盛需求,本专业瞄准国内外学科发展前沿,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交通工程专业知识、突出创新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的复合型精英人才。专业知识培养以智能交通和绿色交通为发展主线,强调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设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环保与节能等特色培养方向。学生毕业后,具有交通信息与管理、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控制与设备、交通环保与节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交通工程导论》、《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流理论》、《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


自动化专业:

自动化专业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信息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该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等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宽口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设计、开发和工程管理等工作。

该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电路原理》、《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过程控制》、《过程检测及仪表》、《计算机控制系统》、《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等。

研究生专业

  一级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控制学科与工程
  学科方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安全与环境、载运工具与建设、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二级交叉学科博士点:智能交通工程


航空航天学院

院系网址

http://saa.sysu.edu.cn/


院系介绍:


航空航天学院是2017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新建工科学院之一。2018年,拥有60年历史的中山大学力学系并入航空航天学院。学院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求创新”为人才培养特点,培养工程总师、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人才。


学院坚持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建设发展卫星技术、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临近空间飞行器技术、无人机技术等学科方向。目前,学院已有“百人计划”引进教授、副教授27人,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学院将抓住国家和中山大学新工科建设的契机,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发展优势,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航空航天学院。 


专业介绍

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流体力学、工程力学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工程力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工学院

院系网址

http://egs.sysu.edu.cn/


院系介绍:


中山大学工学院成立于2003年11月,以国家及地方的重大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科学家、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和研究机构建设为发展重心,致力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高新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




中山大学正在努力推进

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

由文理医优势

向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


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

为建设成为

“国内高校第一方阵、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推荐阅读

想成为真正的中大人,只差最后这一步!

新生指南系列

关于新生绿色通道、新生补助,你想问的都在这里

新生指南系列


--- 中大学工 ---

组稿:学生工作管理处

封面制图:刘佳燕

撰稿:花映天

编稿:刘佳燕

校稿:许嘉茵 董丽丽

核稿:周昀


欢迎投稿

zdxg@mail.sysu.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