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造、支教、下基层……这些中大优秀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原来是……

中大学工 中大学工 2021-09-25


在中山大学毕业典礼上

有这样一群学子

他们身披金色的优秀毕业生荣誉绶带

昂首阔步 走上万众瞩目的舞台

从校长手中接过沉甸甸的毕业证书

为四年本科生活的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金色绶带代表着对优秀毕业生的嘉奖 图源:中山大学官微


每一套学士服背后的憧憬不尽相同

他们以奋斗的步履探索前行的道路

为青春的画卷染上缤纷的颜色

而今 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

这些追求卓越的中大人将何去何从

 

就让学工君为大家揭秘

中大优秀毕业生的“青春抉择”吧!


愿你我无愧于这个时代

林凯杨,中共预备党员,哲学系逻辑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同时修读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双学位,保送至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对林凯杨来说,在中山大学的学习经历是他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这个痴迷于符号逻辑、数学公式与计算机算法的男孩,凭借着浓厚兴趣与勤奋努力,连续三年获得逻辑学专业绩点排名第一的成绩,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中山大学一等奖学金和中山大学学科竞赛奖。

 

2018年,他完成论文Location-based End-to-End Speech Recognition with Multiple Language Models(第二作者),被国际顶级人工智能会议AAAI-19摘要录用。与此同时,他率队获2018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个人参赛获2018年广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专业)一等奖。参与哲学系本科生科研项目“Web论辩挖掘”。谈及在学业上取得的佳绩,林凯杨如是说:“只要有梦,我就会不懈追求;只要有点滴进步,我就会更加努力;只要我永不放弃,成功的希望就在前方”。

 

平日里学霸气息满满的他,在舞台上也可以大放异彩。入学伊始,他便加入了中山大学舞蹈团,积极参与每周的训练,并参加了2016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当走进中大定点帮扶的广东省清远市柯木湾村,为当地村民演出舞蹈时,“看到村民们开心的笑容,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站在毕业的时间节点上,林凯杨内心充满了对学校、老师的不舍与感激:“中大会成为我们一生都牵挂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留下的足迹、迸发的激情,和难忘的青春记忆,更因为,在中大的经历,塑造了尚在路途中的我们,给了我们知识和能力、价值和情怀,中大是我们大胆探索、自由翱翔时的坚实后盾,也是我们毕业启航时的精神动力。愿本科岁月里踏实、纯粹的少年感永不褪色,愿哲学系的理性精神与我们一路相随。愿梦想常青,担当常在,你我无愧于这个时代。”



愿未来人生路,抬头有星辰

陈家珊,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015级本科生,大三交换至法国马赛商学院学习,已保研至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经济管理方向。

 

回顾四年的学习历程,陈家珊感慨颇多:“我不算特别勤奋和艰苦,能有幸得奖主要得益于目标和自主性。”在她看来,要尽早找到一个总体的目标,确定后努力探索,不断地根据新的情况和新的发现调整、细化。

 

在大学的前两年,陈家珊的学科兴趣和职业规划并不明确。接触了具体的课程后,她的专业选择经历了会计-财管-市营的调整,慢慢地寻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确定了保研和出国交换的大目标后,她开始朝着这个目标默默发力,提升自己的语言成绩、课程成绩、学术科研能力等。李学柔基金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事等荣誉,成了她履历上亮眼的闪光点。

 

“而在寻找的路上,我也并非原地打转。”确定最终的方向前,陈家珊力所能及地让生活更充实。她曾担任管理学院团委副委员、班长,2017年获得CIMA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第三赛区季军、GMC中国三等奖等竞赛奖项,并完成多份校外实习……丰富的实践经验,让她了解了更大的世界。

 

此外,她还参加了不少语言类、跨文化交流等拓宽国际视野的公选课,并通过参加素质拓展部、外联部、商业俱乐部这类社团,锻炼自己的活动策划和人际沟通能力的。慢慢地,不经意间的选择与刻意的发力聚汇在一起,推动着她走上现在的道路——“我选择了自己真正喜欢的、跨文化、跨专业的多元国际项目:北大燕京学堂。”

 

陈家珊感谢自己曾经的尝试,让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温馨与不舍织就的斑斓回忆激荡,憧憬与希冀辉映的灿烂梦想正扬帆起航。“愿未来人生道路上,抬头有星辰。”



我成功的关键词:努力与机遇

范典,国际翻译学院2015级本科生,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澳门“商骄”商务英语演讲大赛珠海赛区三等奖、外语协会口语大赛珠海校区三等奖等荣誉,将前往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

 

静下心来回顾本科生涯,范典认为。她的大学生活离不开两个关键词:努力与机遇。“努力不必说,机遇在我的发展道路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机遇一,是进入商外A班。”商外A班卧虎藏龙,同窗都非常厉害,每次奖学金评选都是激烈的角逐,输赢就在零点几分之间。想评上奖学金,裸绩要在4.0以上才算比较稳当。要保持在班上成绩靠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容不得丝毫懈怠。优秀的集体激励着范典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学习,每一年的奖学金评选中,她都榜上有名。

 

“机遇二,遇到许多学习的榜样。”不管是团委学术部的国奖部长,还是保研到上海交通大学的优秀师姐,都给了她正面的影响。在范典的成长过程中,这些卓越的楷模,给予了她不少有用的建议与意见,是她求学道路上飘扬着的旗帜、指路的明灯,引领着她不断向前,为她的发展指明了道路,让她受益匪浅。

 

“机遇三,成为学院兼职辅导员。”国际翻译学院的学生干部培养机制是非常全面、有效的。在老师的推荐下,范典加入了兼职辅导员的团队,参与学院工作。她协助辅导员老师管理2018级本科生事务,跟进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奖助贷评审、安全稳定维护以及事务性管理工作等。这一段宝贵的经历,让她在逐步发展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越努力、越幸运。只有尽力争取,才能有这些宝贵的机遇。”范典对作出每个正确决定、努力争取机会的曾经的自己感到骄傲。展望未来,她如是说:“大学毕业是一个结束,也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希望以后的我也可以把握机遇、时常反思,谨记校训、砥砺前行!”



天使有白衣,笃行而不倦

崔妍,2015级护理学院本科生,安徽人,毕业后选调到安徽省基层乡镇工作。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崔妍在中大的四年,那么“笃行”是最为合适的其中一个。笃行,即切实地行走。从走进中大到走出中大,崔妍的服务之心不辍。

 

当谈到为什么回家乡当一名基层选调生时,她这样说:从安徽到广州求学,她见到了广州的繁华。而从广州学有所成再回到家乡,她希冀能为安徽更上一层的发展做一点小小的贡献。根深叶更茂,基层无疑是发展之根。2019年正是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最后一年,她要到最需要发展的基层中去,服务国家,服务家乡,服务基层群众。

 

大学期间,她一直担任班委,她自己摆在同学们的“服务者”的位置,竭尽全力为同学们和学院的发展做力所能及的贡献。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学而思”栏目的运营和“走进护理”学术论坛会议的成功举办,凝聚着她的努力,更收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欢迎和赞誉。

 

而身为一名医学生,崔妍致力于服务病人。“予将以忠诚勉助医生行事,并专心致志以注意授予护理者之幸福。”护理学院的院训铭刻在崔妍的心中。做一名白衣天使,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不可缺乏人文关怀。因此,在护士的临床工作中,崔妍总是进行换位思考,将自己置于病人的位置,“想病人之所想”。临床的工作强度很大,尽管有苦有累,但每次为病人做生活护理,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时,崔妍都无比开心。工作再辛苦,只要一句病人的赞扬,一切就都值得。能够得到病人对自己工作的肯定,能够帮到他人,是一名“白衣天使”最大的快乐之一。

 

从服务同学到服务病人,再到如今毕业,即将奔赴基层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崔妍始终不变的是一颗笃挚的服务之心。四年时光飞逝,在护理学院这个“培养天使的摇篮”,崔妍也成长为一名播撒善意和关爱的白衣天使,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之心。



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

叶惠珠,传播与设计学院公共关系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总成绩排名专业第一,连续三年获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并获“2016-2017学年中山大学优秀团干部”称号。作为中山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毕业后,她将前往云南凤庆开展一年的支教服务工作。

 

选择支教源于内心的选择,叶惠珠希望能够为与自己有相似经历的孩子带去光和暖。在加入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前,有两个画面始终印刻在她脑海里:一个是高考暑期,她在惠州一个山区中学义教,学生对她说“老师,我希望考上大学,看看外面的世界。”学生眼中的光是如此的闪亮,让她十分感动。另一个画面是小时候在农村上学的场景,当时的她是如此深切渴望着触摸外面精彩的世界,也庆幸遇到了很好的老师,为她打开那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那刻,她明白支教是完成自己内心愿望的选择。“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她期待在支教地做好教学工作:“未来,我希望为学生打开一扇扇门,带领他们翻过一座座山。”

 

回首大学四年,叶惠珠十分感激中山大学培育了她独立思考和持续学习的能力。“本科期间,我遇到了许多优秀老师和同学,他们身上展现的专注、执着和思辨的特质让我对校训的学习路径有着更深的思考,这也启示了我以后做事都需要保持中大人的特质,砥砺前行。”



世界之大,不止书海

梁彦婷,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是一名香港学生。她以实际行动践行政治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院训——“问人间政治之道以善政天下,求公共管理之理为良治中国。”她即将前往北京大学攻读政府管理学院研究生。

 

出生于香港的梁彦婷,八岁时随父母来到内地,见证了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现今的国际大都市,她逐渐意识到改革开放给国家、社会和城市带来了高速的发展,也体会到香港与国家发展的密不可分。为此,她积极沟通两地,促进民心相通。本科期间,她在“粤港联”担任主席,带领干事会组织在粤港生实习计划、青年领袖训练营等活动,每次活动受惠学生近百人,积极促进香港青年融入内地、发展自我。在沟通服务两地众多青年的过程中,她成为了一位既熟悉香港,又了解内地的青年领袖。2018年11月,她在香港创办了国际青年发展学院,致力为青年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机会与平台,培养青年成为具有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她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呼吁和号召更多的中国青年深入农村,了解中国基层社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方向。在“青年中国行”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中,她带领团队走进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公益+商业”的农村电商如何帮助乡村实现自我造血,并结合该村现状提出发展建议。此次调研行动和成果获得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

 

她也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青年行动的中国青年倡议先锋,她曾赴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与到会人士分享中国青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具体实践。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她作为非政府组织观察员跟踪气候谈判进程,并担任中国角“应对气候变化的青年声音”主题边会主持人。在亚太青年交流计划中,她与来自2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青年一道,对话可持续发展。她与小组成员一起走进泰国小区Khlong Yai调研,运用社会创新思维帮助当地居民改善生活……这些国际交流经验加深了她“连接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青年使命感。

 

从刚入学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到在磕磕碰碰中找寻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梁彦婷在“误打误撞”中开拓了自己的很多可能性。回顾四年奋斗历程,她勉励师弟师妹们:“大学是你发掘兴趣、开拓可能性的平台,你可以尝试很多事情,从学生组织到音乐艺术,从诗词歌赋到演讲辩论等等,你会发现:世界之大,不止书海。”



改变偏见的道路上,有我

山口真以(YAMAGUCHI MAI),中文系汉语言专业2010届本科生毕业生。来自日本神户的她在2015年9月进入中山大学中文进修班,开始零基础学习中文,并在2016年6月考取HSK 5级,同年9月正式转入汉语言本科专业。在校期间,她曾荣获2016-2017学年度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广东省政府来粤留学生奖学金(2016年、2018年);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2017年)。

 

谈及选择来中国留学的原因,她引用了中国的一句歇后语:丈八灯台——照远不照近。在长期的英语练习和跨文化交流中,山口真以发现很多日本人倾向于关注欧美国家的语言文化,而轻视邻国及亚洲的语言文化。作为一名日韩混血,她认为以中国为首的东方文化非常美丽又深奥。中日韩同属汉字文化圈,往来交流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现在东亚国家对彼此的认知度并不高,还存在着不少偏见。因此,她希望能钻研东亚语言,并向东亚人传播东方文化魅力。

 

作为国际学生,山口真以认为自己四年来最大的变化是“中文水平提高了”。比起刚来时买早餐都要拿着笔和小本子交流,现在的她已能很熟练地讲中文。相比起最初的茫然无措,她的心态也有了改变。“感觉自己坚强了许多,能靠自己去解决很多琐碎的事情。”

 

毕业后,山口真以选择回国工作,并准备报考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研究生。期待她重返校园,继续她的文化钻研之旅!


以三个人生信条,闯荡科研道路

周莹,化学学院2015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曾获2次优秀一等奖学金,1次优秀二等奖学金、生益奖学金、祁存谦奖学金、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奖学金。毕业后,她将前往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继续深造。三个信条,贯穿着她的求学道路。

 

“不违背本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一直是周莹的人生信条。她喜欢比较实际一点的学科,高分子产物在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空间,因此,高分子方向成为了她未来博士学习的主要方向。在大四申请季,她收到了两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信,最终却选择了不是很有名的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研究生学习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博士学习。在选择学校时候,除了客观的名次,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兴趣和喜欢的专业。”这个信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姑娘,更希望遵从自己的兴趣,主动去探索和学习。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是她第二个人生信条。毕业设计期间,由于不熟悉电化学实验的操作,她吃了很多苦头,在被绝望淹没时,她喜欢吃甜点和面包。“填饱了自己的胃,身体就有了力量。要找到一两件自己喜欢的事,在熬不下去的时候奖励自己。”这种豁达的心态也被周莹运用在科研上。比起一味仰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领域大牛,她更喜欢正视前方。“只要明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优秀一点,尽管只有一点点,我就知足了。”

 

“自己的这个决定,不会让未来的自己后悔”是周莹的第三个人生信条。出国是一条艰辛的道路。她曾经问过自己为什么选择出国,也曾经许多次想放弃出国、选择保研。“想去见识世界,见识不同的文化,感受不同的环境带来的冲击。”心中的答案督促着她抓住这个机会,“与其将来后悔,不如现在就动手去做。”

 

谈及毕业的感想及对未来的期待,内心强大的周莹依旧风轻云淡:“毕业只是一个短暂的停顿,未来还有许多挑战等着自己面对。人是会成长的,我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树凤凰花的红

点亮了每一个踌躇满志的梦

学子脱去稚嫩 奔赴远大前程

继续书写上下求索的动人故事

他们的未来 有无限精彩

 

“学在中大,追求卓越”

在人才济济的校园里

还有不少学子楷模

以学问充实自我 以实践开阔视野

践行“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的校训

用奋斗精神作为数载青春的底色

交出一份份令人赞叹不已的答卷

他们,是中大的骄傲!

最全毕业说明书@2019届毕业生


@2019届毕业生:你期待已久的专属报告来啦,快来领取!



----中大学工----

资料及图片来源:管理学院、国际翻译学院、化学学院、中文系、部分受访者本人

收集:赵天翼、赖云、许嘉茵

整理:许嘉茵

文案:刘佳燕

编辑、封面制图:徐婧雯

初审:许嘉茵

审核:周昀

审核发布:钟一彪


欢迎投稿

zdxg@mail.sysu.edu.cn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